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導語:在日本宣布全面投降之後,中國的老百姓都在歡呼的海洋中,以為中國即将全面解放。不料卻迎來了國民黨反動派挑起的内戰,在4年的内戰裡,中國紅軍迅速的化整為零,集結了幾乎所有的軍隊,重新編制,為的就是與蔣介石的國民黨做最後的決戰。

内戰的4年中有三大戰役是至關重要,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消滅華北東北各方面蔣介石殘留的國民黨部隊。當時的淮北和東北率先開打,戰争局面陷入焦灼的時候,作為東北的守軍,傅作義并沒有伸以援手,最終導緻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三大戰役期間,傅作義手握60萬大兵,為什麼卻選擇按兵不動

包括國民黨内部也覺得不可思議,傅作義當時手裡掌握的可是60萬大軍。如果當時傅作義有所行動,支援東北和淮海戰場,那麼中國紅軍便不會那麼輕易的拿下國民黨。

然而對于傅作義而言,不伸出援手,自有他的道理。傅作義本身并非蔣介石所信賴的部下,而是閻錫山的兵,是以他對蔣介石并不是完全相信。再加上國民黨内部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傳統。即使友軍有難,大家也都各自為政。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傅作義當時選擇不出兵?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首先傅作義會考慮到,如果他一出兵,戰争結果并沒有如他想象的話,那麼他自己就可能被完全架空,包括他的軍隊都會被屆時重新收編。這并非傅作義小人之心,而是蔣介石之前已經有過先例。是以傅作義即使要出兵,戰場也一定是在華北軍區。

其次國民黨軍隊的内部并非像表面那麼般的有組織紀律性。這與中國紅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合作調配方面幾乎是完美的協作關系。國民黨内部的組織,一團的混亂,甚至在協作方面更是一塌糊塗。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并非隻有蔣介石的軍隊組織混亂,當時傅作義的華北軍内部也是同樣的混亂。當時說傅作義手上有掌握60萬的大軍,其實真正意義上屬于他的隻有20多萬,而其中還有30多萬是蔣介石中央軍用來限制他的部隊。這完全就是蔣介石對他的不信任。

由此更能看出國民黨内部軍隊十分的不統一,這也是間接導緻了軍閥之間不願意互相配合,導緻傅作義不願意出兵。就是因為這種内部的分裂,才讓國民黨最終走向失敗。60萬的軍隊尚且如此的分裂,何況是百萬的軍隊,更不可能去互相信任,更談不上互相支援。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這種事情在中國紅軍的内部是絕對不會發生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抗日戰争還有内戰期間,中國在對上國民黨軍隊的時候,都是整個團地消滅他們。國民黨打勝的幾場戰争中很有意思的,是從沒有系統上消滅過我軍一個師以上的兵團。從這兒就顯而易見,因為中國紅軍的協作意識很強,團結意識很強。

國民黨的軍隊就像一盤散沙。另外還有一個客觀的原因,就是華北戰場上我軍的兵力有将近30萬,這也讓傅作義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當時在華北和淮海戰場上隻有傅作義的華北軍能夠進行協助支援。最終傅作義卻選擇不與東北野戰部隊為敵,當時他便以華北軍隊要偷襲石家莊為由,拒絕了支援,想要是以保全自己的實力,最終延誤了戰機。其實傅作義的軍事戰鬥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國民黨内部的高層也是心中有數。然而最大的缺點就是目光比較短淺。

他似乎并沒有想過,如果東北一旦失敗,淮海戰場如果失敗,華北還能夠保全嗎?格局在當時國民黨内部都已經十分的透徹,是以對于傅作義不出兵的這個舉動,實在是讓國民黨内部高層感到費解。

解放戰争中遼沈戰役時,傅作義有60萬大軍,為何不肯發兵相救

結語:再者當時傅作義帶領軍隊占領華北地區的時候,由于戰線過長導緻兵力分散打下來的。的每一座城池都要分兵把守,到最後機動力量不夠。而中國紅軍最大的優勢便是機動力量靈活,當時紅軍以野戰部隊和機動部隊為主。并不關心城池土地,是以就沒有去守衛城池的顧慮和負擔。

這就給了紅軍逐一擊破國民黨軍隊的機會,最後客觀的因素在于當時在時間和地域上面來不及,幾十萬的軍隊跨區域的調兵,在當時國民黨的條件是不允許的。是以最終傅作義選擇了按兵不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