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1年就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這一年裡,汽車行業遭遇了“缺芯”危機,其中不少車企被迫選擇減産或停産,以求安穩度過此次危機。除了大環境的變化,車圈還發生了不少熱門事件,其中一部分還可以讓我們看到自主品牌的未來發展趨勢,比如極氪成立等。在2021年即将成為過去之際,轱辘哥就為大家盤點一下,2021年車圈發生的十大熱門事件。
極氪成立
伴随着汽車電動化的不斷深入,不少自主車企開始謀求新能源車高端化,比如東風汽車集團就推出了高端電動品牌岚圖。目前,岚圖首款車型岚圖FREE在2021年11月傳遞了1139輛。受自主新能源高端化的影響,吉利也推出了全新智能純電品牌——極氪(極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宣布成立),進軍高端新能源市場。

雖然極氪成立至今的時間不長,但是産品已實作量産以及傳遞,速度飛快。作為極氪首款産品,ZEEKR 001在2021年10月23日正式開啟傳遞,并于11月傳遞新車2012輛,超越了岚圖FREE。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極氪有很大機會在高端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
小米造車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熱吸引的不僅是傳統車企,還有科技企業。這不,在手機界混得風生水起的小米就在2021年3月底正式宣布進軍汽車領域,而且造車的決心非常大。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雷軍透露,小米汽車預計會在2024年上半年量産。
我們都知道,小米在中國的知名度并不低,這對于小米汽車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可是,小米汽車要在2024年才量産,這是否太遲了些?畢竟誰也不清楚,2024年的汽車行業是怎樣的。到了2024年,傳統車企還會給小米汽車留有多少生存空間呢?我們拭目以待。
捷尼賽思重返中國
2021年4月2日,捷尼賽思宣布正式登陸中國。4月8日,位于上海的全國首個捷尼賽思之家揭幕。作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捷尼賽思曾以“捷恩斯”身份入華,隻不過最後慘淡收場。如今捷尼賽思再度入華,除了想在豪華車市場分一杯羹之外,更多的是為了給北京現代産品背書,推動其銷量增長。
不過,捷尼賽思這一豪華品牌在中國的市場認可度和銷售管道都有待提升,這意味着捷尼賽思現在很難從現有豪華品牌手中搶奪市場。可既然決定登陸中國,那就是做好了戰鬥的準備,至于能戰鬥到什麼時候,那就要看現代汽車集團的決心了。
特斯拉車展維權事件
車展維權時有發生,隻不過被聲讨的車企不一定相同。在2021上海車展上,特斯拉就遭遇了維權事件,一位身穿“刹車失靈”字樣T恤的特斯拉女車主站在特斯拉展車上進行維權,一時間吸引了衆多關注的目光。
此事之後,特斯拉的安全性受到了更多的質疑,但并未對其銷量造成太多影響。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1-10月,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累計零售銷量分别為112173輛和106236輛,分别位列新能源銷量榜第二和第三名,這就是你維你的權,我賣我的車,各不相幹?
轱辘哥覺得,高端新能源品牌并非特斯拉一家可選,如果你對安全性比較在意且受不了特斯拉對車主維權的态度,那不妨選擇其他高端新能源品牌,包括寶馬、奧迪以及自主高端品牌。
新款理想ONE上市引發不滿
5月25日,2021款理想ONE上市。雖然新車售價較老款提升了1萬元,但由于新車進行了比較良心的改進,如輔助駕駛軟硬體全面更新、油箱容積增加、純電續航提升等,最終引發了在4、5月份提車的理想ONE車主的不滿,認為自己是在幫理想汽車清理庫存,當了冤大頭。
造車新勢力能在汽車市場中站穩腳跟實屬不易,如果一有成績就忽視車主感受,很可能會讓品牌遭受難以想象的沖擊,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作為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中的一員,理想汽車更應該好好珍惜今天的成績,給消費者帶來新選擇的同時,也要為老車主着想,千萬别辜負老車主的支援。
一汽馬自達與長安馬自達合并
在日系品牌中,馬自達的存在感比較低,但是在2021年下半年,它成功當了一回主角,原因就是一汽馬自達和長安馬自達正式合并,隻留下了新長安馬自達。兩馬合并,意味着馬自達在華管道完成了統一。
對于馬自達來說,兩馬合并有諸多好處。首先有利于品牌價值提升,同時有助于提升經銷商抗風險能力和企業營運效率。更重要的是,合并後能給使用者帶來更好的服務。2022年是新長安馬自達的發展元年,期待它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阿維塔首發
吉利有了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長安自然也不甘落後,于2021年11月15日首發了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阿維塔,其中阿維塔首款車型——阿維塔11也于當天亮相。官方透露,阿維塔11續航裡程可超700km,并将在2022年三季度正式傳遞。
另外,阿維塔11誕生于智能電動汽車技術平台CHN,其中C代表長安、H代表華為、N代表甯德時代。也就是說,阿維塔背後有強大的支援,這無疑極大提升了其在高端新能源市場立足的可能性。據悉,阿維塔未來五年會陸續釋出四款全新車型。
東風轉讓東風悅達起亞股權
汽車市場你争我奪,銷量有漲也有跌,當銷量持續下滑,有人離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2021年11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轉讓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轉讓價約為2.97億元。東風集團轉讓股權,應該與東風悅達起亞銷量持續下滑和營收減少有關。
其實,股東的減少對東風悅達起亞來說是好事一樁,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管理内耗,有利于資源的導入。當起亞傾注更多資源在東風悅達起亞身上,那東風悅達起亞就有了更多複蘇的希望。
沙龍汽車亮相廣州車展
沙龍汽車是長城新推出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其首款車型機甲龍在2021廣州車展亮相,成為了此次車展最受關注的車型之一。機甲龍外形科幻,并且搭載了十分豐富的配置,例如四顆雷射雷達等。性能方面,機甲龍搭載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可實作3.7秒破百,而百公裡制動距離僅為33米。官方透露,量産版機甲龍的售價将在40-45萬之間,預計2022年上市。
可以看到,吉利、長安和長城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均在2021年登上舞台,而它們的産品也将在2022年展開競争。可以肯定,接下來的高端新能源市場必将風起雲湧。至于哪個新興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能遙遙領先,相信時間很快就會告訴我們答案。
坦克500訂單事件
同樣是在2021廣州車展上,備受關注的坦克500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為33.5萬元-39.5萬元。官方透露,預售首日,坦克500訂單就突破了22654台,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也正是因為訂單過多,導緻網絡上出現了倒賣訂單的現象,随後官方釋出公告,制定了相關應對措施。
雖然坦克300和坦克500都非常受歡迎,但坦克并沒有是以忽略正常購車使用者的利益,放任亂象的發生。總之,坦克及時維護市場秩序的做法值得點贊,而這也有利于坦克品牌形象的提升。
乘聯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了37.8萬輛,同比大漲122.3%,而新能源車國内零售滲透率達到了20.8%。市場環境的急速轉變促使自主品牌進軍高端新能源領域,催生了諸如極氪、沙龍等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同時,合資車企也在積極調整,以便順應中國市場發展潮流。新品牌的誕生以及企業新的調整會給市場帶來更多不确定性,預計2022年的車市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