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作者:我要爆

2019年的秋天,南韓對于女性困境的讨論陷入了又一輪狂熱。這股風潮的源頭,是一本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上映—— 《82年生的金智英》。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推出僅兩個月,它重新整理了南韓年度電子書的最高售出記錄,創造了實體書百萬銷量的奇迹。

超高銷量帶來的,還有大範圍的争論。

像我這樣平凡地長大

金智英,是南韓八十年代最常見的女性名字。

小說的主人公金智英,出生于1982年的首爾市。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有一個大兩歲的姐姐,和一個小五歲的弟弟。

從任何次元上看,都是一副平淡而順理成章的模樣。

不過在平靜的湖面之下,普普通通的金智英,正經曆着許多令她窒息的性别困境。

和智英一家同住的,還有奶奶高順芬,她對家裡唯一的男孫無比寶貝。

飯桌上,智英總是要等弟弟吃飽才能動筷,偶爾偷吃弟弟的奶粉,就會被奶奶狠狠地朝背部拍下去,痛得她眼淚汪汪。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在飯菜按性别配置設定的時代,女孩總是巴巴地看着肉被首先送到奶奶的“金孫”碗裡。

這些重男輕女的觀念,自奶奶年輕時就深深地烙在她的腦海裡。

奶奶獨自拉扯大了四個兒子,卻對懶惰的丈夫毫無怨言。在她看來,隻要丈夫不偷腥、不打人,就是不可多得的好男人。

這樣勞碌的一生,自然讓她對隻生了一個男孫的兒媳不滿。

“要生個兒子啊,一定要有個兒子才行。”

是以,當二女兒智英出生時,母親忍不住抱着襁褓中的她哭泣。

南韓的堕胎罪将在2021年被廢除,此前的68年,女性的子宮從不屬于自己。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智英的母親,也非生來就是母親。

母親名叫吳美淑。雖然成績很好,但美淑自十五歲起便辍學,獨自北上首爾打工,把沒日沒夜工作賺到的薪水用作哥哥弟弟的學費。

在城市化啟蒙的年代,農村人口如潮水般湧進大都市,家裡的男丁被賦予了搶占先機的使命。

“隻有兒子出人頭地,全家才有希望。”

直到三個兄弟在美淑的幫助下陸續從大學畢業,家人對前途光明的兒子滿口稱贊,無人提及女兒的犧牲。

美淑這才意識到,原來在以家人為名的範圍内,機會和贊美永遠輪不到她。

于是她選擇了婚姻,收起自己的名字,成為一名默默付出的母親。

雖然這一切都不是母親的選擇,卻得由母親全權負責。

就像80年代任何一位平凡的女性,智英就這樣不被期待地長大,習慣犧牲,習慣失望。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國小男同桌總是欺負智英,用手臂撞她,拿她東西,讓她在課堂上出糗。

智英哭着為自己抗争,隻換來老師的一句敷衍:”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男孩子都會欺負喜歡的女生。”

為了不變成過于敏感的麻煩精,她選擇了調離位置後息事甯人。

同樣地,幾年過後,在前往中學補習班的路上,智英被陌生人尾随,還遭到了父親斥責 —— ”為什麼裙子那麼短?“

那一刻,她依然沒有為自己辯護。

她一直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危險要自己懂得避開,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開的人身上。

乃至進入大學,智英總是因為女生身份而在社團活動中被剝奪話事權。

她仍不自覺預設,女生當社長太辛苦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為男生加油就好。

雖然有點委屈,但當她看着周圍的人,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

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小說中,金智英的姐姐希望成為電視制作人,卻被家人勸說去讀師範學校。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為此,姐姐和母親争論:“這确實是一份能兼顧小孩的工作,那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工作才對,為什麼隻有對女生來說是好工作

智英作為未婚未育的女員工,預設被放逐在項目組之外,幹些可有可無的雜活。

唯一被重視的時刻,就是在酒席上應付難纏的甲方

智英感覺自己仿佛站在迷宮的中央,一直以來都腳踏實地地找尋出口。今天卻有人突然告訴她,其實打從一開始,這個迷宮就沒有設定出口。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在入職的第三年,公司裡唯一一位女課長的辭職,讓秀珍徹底灰了心。

女課長在課長的位置上呆了整整十年。

高層認為她會随時結婚生子,從不指派重要任務;部下害怕項目突然中斷,不願成為她的組員。

為了證明自己,課長甚至把私人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結婚育兒計劃通通延後,卻始終還不回一個晉升的機會。

最終,心灰意冷的她還是告别了職場,回歸家在長輩的催生壓力下,面對一臉輕松的丈夫,智英忍不住質問:

“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社會人脈,還有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是以才會一直隻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

“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

孩子出生後,智英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每天被繁重的家務纏身,身心承受着巨大壓力。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她也曾想過重返社會,卻發現在加班文化突出的南韓職場裡,願意雇傭自己的,隻剩下允許彈性上班的雪糕店。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明明不是因為工作能力差或者不腳踏實地而搞丢飯碗,卻依舊失去了工作。”

之前的人生履曆通通都被封印,從此隻剩下母親這一個身份,成為社會裡的透明人。

金智英在這樣的環境裡窒息。

在書的結尾,她從産後抑郁滑向嚴重的精神分裂,開始以其他人的口吻講話。

不到40歲的智英,徹底失去了自己的聲音。

為女性發聲-《82年生的金智英》

一個普通的故事,折射了社會的痛點。

金智英很平凡,平凡到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的故事,似乎不值得被寫成一本小說。

她甚至還有些幸運 —— 她擁有不錯的學曆,好看的外表,溫柔的丈夫和乖巧的女兒。

即便如此,她依然會感到焦躁與不安,默默滑向失語的絕境。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