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遠超想象。今年從年初到年尾,每月增長一個多點,從年初的5%,估計年尾到20%,差不多增長了15%。新生事物的增長從來不是等比例的,都是先低後高。即使按照等比例的保守估計,明年年初肯定在百分之二十幾。如果再增加15%,到明年年底,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可以高達35%,遠遠超過原來的總規劃。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不可否認,當傳統燃油車市場礙于種種原因,仍在哀鴻遍野之時,新能源市場的愈發向好,則被凸顯得更加耀眼。年初之時,或許并沒有太多人預見,整個大盤的走勢,會攀升得如此瘋狂。

作為其中的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做出了文章開篇那段十分樂觀的預測。

作為論據,從乘聯會剛剛釋出的11月終端資料來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42.9萬輛,環比增長17.9%,同比增長131.7%。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80.7萬輛,同比增長190.2%。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1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7.8萬輛,同比增長122.3%,環比增長19.8%。1-11月新能源車零售251.4萬輛,同比增長178.3%。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走勢形成強烈差異化的特征,實作對燃油車市場的替代效應,并拉動車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轉型的步伐。

更為令人感到欣喜的是,11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19.9%,1-11月滲透率15.0%,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11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更是達到33.2%。

顯然,市場到了,機會也到了。對于身處這場驟變之中的所有參與者而言,需要做的則是拼盡全力趕上來之不易的“風口”。在此過程中,也催生出一個個有趣的現象與變化。

前10個月,每當乘聯會釋出新一期的《零售銷量排名快報》,有關新能源闆塊的資料表格,其實隻有車型銷量榜與累計車型銷量榜兩張。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殊不知在剛剛結束的11月,關于新能源廠商單月銷量與累計銷量的統計表格,最新出現在了報告中。與此同時,曾經彙總的車型銷量榜,也被拆分成轎車與SUV兩個部分。

種種舉措的背後,無不印證着電動化的潮水愈演愈烈,整個汽車行業與之對應的關注度與話語權也在不斷增加,是以需要更加周祥的彙總,展現出每一節點的全貌。

也正因如此,看着全新披露出的新能源廠商銷量排名,發現年初之時所做的兩個預測,特斯拉能否拿下2021年總體銷冠,蔚來能否拿下2021年新勢力銷冠,已然被明晃晃的推翻。那麼是誰在碾壓特斯拉?又是誰反超了蔚來?答案則集中在以下幾家車企身上。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首先,11月比亞迪以90,124輛的銷量成績,穩坐第一名的位置。而1-11月,其新能源銷量同樣達到491,245輛,依然位居榜首。緊随其後的則是上汽通用五菱,11月銷量達到44,157輛,1-11月累計銷量達到376,498輛。

至于二者能夠異軍突起,碾壓特斯拉的原因各不相同。前者更多是在接連拿出“刀片電池”與“DM-i混動技術”後,成功擊中部分終端使用者的消費心理,進而引發由量變引發的質變。而後者則是準确抓住了A00級純電小車市場所具有的時代紅利,進而推出一款現象級産品。

綜上,雖然方式方法不同,但最終結果都是二者在單月與累計銷量上,讓特斯拉試圖在華成為“銷冠”的目标無法實作。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今年1月,曾以為在ES8、ES6、EC6三款在售車型的加持下,蔚來一舉沖擊年度傳遞10萬輛的裡程碑時刻與拿下新勢力銷冠,基本已是闆上釘釘。但未曾料到,缺芯、疫情造成的供應鍊短缺,會在下半年對于這家車企造成無法預料的沖擊。

當蔚來暫時深陷泥潭,緊随其後的同行者,并不會好心地停下等待,而小鵬無疑成為了典型代表。11月,創紀錄的傳遞新車15,613輛,1-11月累計傳遞新車82,155輛,已然分别超越蔚來的10,878輛、80,940輛。

“我相信小鵬汽車Q4單月傳遞會不斷提高,最終成功突破1.5萬輛的月度傳遞峰值。”Q2财報釋出後的電話會議上,何小鵬對其接下來的終端表現,做出了充滿信心的預測。而此刻,伴随終端資料的出爐,可謂兌現了承諾。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至于能夠實作反超的根本原因,還是集中在雖然在新車平均售價,橫向對比蔚來、理想,小鵬并不具有太過明顯的優勢,但在目前的産品結構上,卻是豐富度與合理性均最高的存在,價格區間涵蓋15-40萬元。這樣的布局,無疑令其容易實作更大的量變。

同樣的道理,對于出現在廠商銷量榜中的其它品牌,需要知曉:身處在這格局與秩序完全沒有定式的“藍海”之中,暫時的領先,并不值得沾沾自喜,因為沒有誰能穩赢。

平心而論,過去一年,每目前往新能源車企的終端門店親身走訪,大多時候都能感受到客流量的攀升,權衡過後選擇下定的顧客,也不在少數。看到這裡,或許會有稍顯偏頗的聲音認為:此刻,購買電動車或插電混動車型,更多還是為了那張“綠牌”,以及政府層面給予的相應補貼。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但在與許多使用者交流後發現,随着參數配置的更新,部分較為優質的新能源車,提供給前者的使用體驗,可以說已經實作對同級别燃油車的全方位超越,尤其是在動力儲備與智能化方面。并且随着補能網絡的擴建,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充電問題也在迎刃而解。

進而回報到新能源滲透率的激增,整個大盤俨然已經完成由“補貼時代”向“市場時代”的切換,真心實意願意嘗試與選擇相關新能源産品的潛在消費者,還在持續增多。上述現象,相信也是所有車企,十分願意看到的。

由此望向11月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單,便會發現前15名中,A00級純電小車占據了較大的份額。位于榜首位置的五菱宏光MINIEV,銷量達到40,395輛;奇瑞eQ則排在第4位,銷量達到9,291輛;歐拉好貓以8,429輛的成績,位居第7位。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長安奔奔EV銷量達到6,440輛,位居第10位;上汽科萊威與思皓E10X分别以5,370輛與5,207輛的成績,位列第11位與第12位;而榜單最後兩位,被上市不久的奇瑞QQ冰淇淋、歐拉黑貓所占據。

不過在我心中,總認為上述車型所處細分闆塊的熱度頗高,更像是一場虛火,傳統自主品牌處在電動化轉型之中,的确能夠利用這些産品獲得暫時的“喘息”,并吃到市場相應的紅利,但是為了自身實作真正意義上的質變,還需考慮怎樣提升含金量。

而位列榜單第6位的特斯拉Model 3,位列榜單第9位的小鵬P7,兩款定位于純電轎跑的直接競品,或許就是最為值得參考的模闆。如何賣好一款相對小衆,卻能讨得年輕人歡心的産品,其中蘊含着非常多的門道。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反觀比亞迪,如上文提及的一樣,在接連拿出“刀片電池”與“DM-i混動技術”後,這家新能源老牌勁旅終于迎來了多點開花。轎車榜單中,排在第2位的比亞迪秦、第3位的比亞迪漢、第5位的比亞迪海豚,亦是最好的證明。

同時,望向11月新能源SUV銷量榜單,其中的第2位、第4位、第6位,也分别被比亞迪宋、比亞迪唐、比亞迪元所占據。看到這裡,或許又會有人提出質疑:将純電與插混放在一起共同計算銷量,對于其它競争對手并不公平,也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

但過往經驗告訴我們“黑貓、白貓,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隻要消費者願意買單,就是比亞迪最值得被褒獎的地方。有時候,瞅準機會抓住當下的風口,不妨也是一種能力。

11月新能源車銷量:誰在碾壓特斯拉?誰反超了蔚來?

與之類似,整個11月,特斯拉Model Y依然十分強勢的取得23,117輛的終端表現,不僅排在新能源SUV榜單首位,位于11月高端SUV榜單中,同樣超越諸多傳統燃油車競品,拿下銷冠。

無論承認與否,30萬元左右區間内,其就是目前各方面最為均衡的存在。而在馬斯克所展現出的野心中,“Model Y将會成為全球最暢銷的産品,包括所有燃油車型。”

另外,當看到理想ONE、哪吒V、小鵬G3、蔚來ES6、蔚來EC6、哪吒U、蔚來ES8的逐一上榜,愈發感受到這些曾經飽受質疑的新勢力造車,已然成為全新賽道的引領者。

相比之下,榜單中以大衆ID.4 CROZZ、ID.4 X、寶馬iX3為代表的合資豪華品牌,雖然仍在努力“大象轉身”,但卻不得不扮演追趕者的角色。畢竟,時代真的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