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俊慧 來源:IT時報
12月7日下午,作為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創新研究機構,上海海納工程院在普陀區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普陀區人民政府、海納工程院簽署三方合作協定,共同推進海納工程院建設,中國商飛、金山石化、瑞金醫院、華住酒店等一批重點場景共建機關入駐海納工程院,後續将與工程院共同深化場景建設。

上海海納程院是海納小鎮的創新核心。作為上海七大數字化轉型示範區之一,海納小鎮旨在打造一個激發融城市智能研發、産業賽道叢集、數字産品首發、場景沉浸體驗、全球創新生态為一體的數字化轉型示範區,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海納工程院發起人王堅是小鎮“名譽鎮長”。
這是王堅的第三個“小鎮故事”,他同時也是杭州“雲栖小鎮”、無錫“雪浪小鎮”的名譽鎮長,成立後的海納工程院将與杭州雲栖工程院和無錫雪浪工程院共同推動長三角城市間的協同創新。
“小鎮不是鎮,正如中關村不是村,”此前王堅曾表示,海納小鎮是一個科技創新驅動的小鎮,這意味着,它不僅要推動0到1的創新,更要探索從1到100的創新,“技術要變得使社會能接受,這個探索可能更是在黑暗中前行,更需要有創新機制和創新思想的保證。”
上海海納工程院正起到聚才引智的作用,利用柔性人才機制,吸引全球的研究人員利用城市智能科學實驗裝置參與城市數字化的科技創新研究,形成新的城市智能學術研究領域,進而将海納小鎮打造成新技術、新場景的先發地,數字思維的啟發地。
此外,海納工程院還将以社會化機制開展城市智能公共開放平台的建設,形成城市數字化過程中新的技術創新模式,利用柔性協同機制,吸引中小企業在城市智能公共開放平台上從事産業智能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