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實習生 鄧倩倩

浙江德清曆來文風頗盛,古有沈約、孟郊、俞樾,近現代有俞平伯、沈西苓、趙蘿蕤等等作家。2015年,“駐館作家”項目在德清縣圖書館落地,該項目先後邀請了蔣子龍、劉醒龍、何建明、張抗抗、潘向黎、王旭烽、沈葦、陸春祥、蘇滄桑等29位當代文學名家走訪德清山水,深入在地寫作,豐富讀者交流。每每舉辦文學講座,不僅當地讀者報名踴躍,杭州、嘉興等周邊城市的讀者也會慕名而來。在某種程度上,德清駐館作家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學品牌,乃至一種文化現象。

12月4日,由中共德清縣委宣傳部、德清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浙江省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為什麼是德清——從德清駐館作家現象談起”研讨會暨第三十期駐館作家活動在莫幹山舉行,研讨會由《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方岩主持。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12月4日,由中共德清縣委宣傳部、德清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浙江省圖書館學會學術委員會主辦的“為什麼是德清——從德清駐館作家現象談起”研讨會暨第三十期駐館作家活動在莫幹山舉行。全文圖檔由活動主辦方提供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德清縣圖書館第二十二位駐館作家張抗抗作為駐館作家代表發言。“德清本就是一本大書。”她說,作家們來到這裡,與這片土地發生關系,與這裡的人們展開交流,這個項目是以有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德清縣圖書館首期駐館作家蔣子龍也發來題詞:“國家有個圖書館日,今天可謂是德清圖書館駐館作家日,開先河,成佳話,名下無虛,珠聯璧合,可喜可賀”。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駐館作家蔣子龍題詞

活動中,《思南文學選刊》雜志社與德清圖書館、浙江郡安裡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思南文學選刊》莫幹山創作基地暨作家館戰略合作意向書”。同時,上海妙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莫幹山作家館暨文創中心揭牌。據悉,《思南文學選刊》莫幹山創作基地暨“作家館”将于明年啟動,莫幹山作家館暨文創中心也将于明年開展一系列活動。自此,德清與上海的文化聯系更加緊密。

文學+基層圖書館,可以是什麼樣子

“在我們以往的概念中,圖書館就是藏書、借書的地方,它沒有主動性。但随着社會轉型,圖書館的功能與角色也在改變——它不再是一個被動接受讀者的地方。”張抗抗表示,進入資訊時代後,我們尤其應該想想:圖書館還可以做些什麼?

作為第三十期,也是最新一期駐館作家,浙江文學院副院長黃詠梅首先向德清縣圖書館緻敬。她提到現在的年輕人也開始将目光重新轉向傳統的閱讀,而美好的圖書館能讓時間慢下來,讓經典之書有了新的生命力,讓更多人接觸傳統的優秀文化。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駐館作家張抗抗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第三十期駐館作家黃詠梅通過線上發言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黃德海認為,德清縣圖書館讓我們看到一個基層圖書館可以是什麼樣子。德清縣圖書館在做的事情,或許國家圖書館、各省圖書館也在做,但它們不是基層圖書館。“駐館作家”項目恰好與一個基層圖書館的國際化與在地化有關。“項目已經請來了諸多國内著名作家,還将進一步請來國際名作家,能充分實作圖書館的交流功能,把國内外的先進的文學經驗引進德清。而圖書館那些有文化細節的地方,從國際方面看,能去除人們對中國或中國某個地方的奇觀化想象,展示一個豐富多彩的中國;從國内作家的角度而言,這也是一個深入基層,了解基層讀者的珍貴機會。”

在作家肖江虹看來,行走與交流對作家非常重要。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曆為例,以前僅僅依靠閱讀,自己很難寫出好東西,自從開始窮遊、與人交流,他學會了内化閱讀所得,進而更好地寫作。他相信“駐館作家”項目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幫助讀者開拓視野,深化對文學的認知與感覺。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雙向滿足的過程,除了滿足讀者的需求,也讓駐館作家對德清文化有了立體、深入的了解,讓寫作有了縱深的力度。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駐館作家蔣子龍在德清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駐館作家張抗抗(左二)與曾經一起在德清下鄉的朋友們在一起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跨越山與海的閱讀”更有溫度

去年9月,上海市作協副主席、作家潘向黎入駐德清圖書館,并由此開啟了“跨越山與海的閱讀”。所謂“跨越山與海的閱讀”,山既指莫幹山,又指山地文化,核心是德文化;海既指上海,又指海派文化。德清縣圖書館館長楊敏紅表示,一直以來,“接滬融杭”是德清縣一以貫之的發展戰略。跨越山與海,使這種聯系更加緊密。到了今年,上海思南讀書會、《思南文學選刊》也為德清圖書館注入了新的内涵。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駐館作家潘向黎

“希望德清圖書館最終成為長三角文化一體化發展的一段佳話。”潘向黎稱,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圖書館、作者、讀者之間曾經立體化的關系變得扁平、坍塌,網絡與資訊稱王,人的位置反而被邊緣化。

“我們需要新的力量确立人的主體地位,‘作家駐館’項目應運而生。它力求恢複人在閱讀中的重要性,也讓人與文學閱讀的關系擺脫僅僅‘線上’的冰冷虛幻,更加真實可感。它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尋求真實的文學交流和心靈觸碰。此外,它讓閱讀本身更有了溫度。”

作家來到德清縣圖書館,為地方帶來文學的力量

最新一期《思南文學選刊》,《思南文學選刊》莫幹山創作基地暨“作家館”将于明年啟動。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張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