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在甘肅,美食的大旗隻能由牛肉面、漿水面、饸烙面……花樣繁多的面食來扛?作為一個跨越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以及高原氣候區的大省,甘肅給各位老饕的菜單食譜,當然不能這麼單一。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西北“羊咩咩”逃不開成為一頓美食的宿命

甘肅各地地理位置大有不同,“草料”也各具特色,養殖的羊肉膻味兒淡,肉質鮮嫩。在烹制羊肉這件事上,每個甘肅人也能細心到每個犄角旮旯,直到找出最佳的方法。烤、煎、蒸、煮、燴、焖、鹵、炖、炒……正是應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甘肅人做不到。”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手抓配蒜和椒鹽是很多食客的心頭好

甘肅人不會在面和肉之間做選擇,成年人一般是都要!跨過玉門關,還管有沒有故人?光是胡羊焖餅就能一把拽住你的胃,将煮好的羊肉和面餅進行焖炖,“咂”一口便能香氣唇齒留香,離愁别緒得少了一半;紅柳穿過羊肉的肌理,獨特的木質清香滲在羊肉之間。純肉吃多了嫌膩?解膩也有招,那就來一碗羊肉面片,幾口下肚,解膩又頂飽。慶陽的羊肉包子上餐桌時,面和肉“雙鮮”各不耽誤……這品類都要說起來,那可比相聲裡面的“報菜名兒”長多了。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胡羊焖餅融入了肉的鮮香,面的勁道,多重口感在口腔跳舞。

白銀靖遠、慶陽環縣、臨夏、甘南、武威民勤等地更是甘肅頭一份的吃羊大戶,靖遠羊肉鮮香,膻味很淡,非常适合懼怕“羊膻味”的食客;環縣人則把清炖和清蒸羊肉研究到極緻;到了臨夏怎麼能不嘗試下手抓?其粗犷的烹饪和食用方法,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滋味。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紅柳烤肉值得食客一試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件事在甘肅,從來不是簡單的一句描述。那些打着羊肉招牌的店家,總有自己的吃肉的“獨家秘方”,煎炒焖炖……搭配點自己的創意,羊肉和其它蔬菜配合,相得益彰,都是絕佳的美食體驗。這裡吃羊肉能吃出你想不到的搭配,嘗鮮有嘗鮮的做法,飽腹有飽腹的花樣。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羊肉合汁湯要調出湯的鮮氣

中國人吃羊肉的曆史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中國的先民馴化了羊,羊成為日常六畜之一。被馴化後的“羊咩咩”最終的命運就是上餐桌,于是,曆朝曆代的美食家們想出了不少烹饪羊肉的方法,其中宋朝是羊身價最金貴的時代,價格十分昂貴,相傳,饒是蘇東坡這樣的大文豪,大快朵頤吃羊肉的機會都不多,隻能是偶爾“解解饞”。

來了甘肅,怎麼能不吃頓羊肉呢?

黃焖羊肉肥嫩鮮香,醬汁的濃郁包裹着豐腴多汁的羊肉,讓食客唇齒留香。

羊肉乃滋補佳品,中醫記載,其能禦風寒,對虛狀有治療和補益效果,冬季食用效果最佳,故被稱為冬令補品。但是羊肉的特殊氣味,讓很多食客聞之生畏,即便再滋補,也因為氣味兒放棄品嘗。其實,“羊咩咩”的這種氣味兒,來自于“支鍊脂肪酸”這個相對生僻的名詞,尤其是短鍊的4-甲基辛酸、4-甲基壬酸和4-乙基辛酸,這一堆看不懂的詞兒,是使羊肉在氣味上不是那麼“清爽”的源頭。

“南橘北枳”的典故,大意是一方水土不僅能養一方人,水土也會滋養植物。環境不一樣,果實的品相,口感等差異會很大,這個道理放在羊身上也是行得通的。羊肉在南方和北方,味道和口感大有不同,受不了膻味兒的朋友可以來甘肅,這裡的羊肉會給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來源丨鳳凰網甘肅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