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匡胤死于斧聲燭影,趙光義到底是不是兇手?司馬光道破玄機

作者:才高八鬥的我叫冬梅

趙匡胤生于逐州,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成為皇帝,其實也屬于一個偶然,在陳橋兵變中,酒醉時被人黃袍加身,然後簇擁成為了皇帝。

成為皇帝的他,并沒有沉迷酒色,而是平戰亂,守邊疆,統一國家。他先後侵占京胡,攻滅後蜀,平定南漢,平定江南。

趙匡胤采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使國家逐漸地統一起來。他加強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家呈現出比較穩定繁榮的局面,百姓也是安居樂業,進而就出現了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呂思勉曾說:宋太祖的才略,亦和周世宗不相上下,或者還要穩健些。可見趙匡胤是少有的明君。

統一天下後本應坐擁江山和美人。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但是意外卻是那麼措手不及。

開寶九年10月19日晚上。趙匡胤傳召他的弟弟趙光義一起在宮中喝酒,那晚倆人,不是君主和臣子,而是親生兄弟,家長裡短,真的是好不快活。

一向身體強壯的趙匡胤卻在第二天被發現已經逝世。

對于趙匡胤的死呢,世人也是衆說紛纭。有人說是被斧頭砍死的,顯然不成立,因為斧頭把人砍死,身體肯定會有外傷,但是在《續湘山野錄》中說趙匡胤死後身體沒有外傷,但是具體也隻是一種猜測,也就有了燭影斧聲這個典故。

還有人曾提出趙匡胤有可能是因為酒喝得太多了,然後酒精中毒而死。确實那天夜裡,趙匡胤和他的弟弟趙光義飲酒長談,會不會是情到深處難以控制,一不小心就喝多了?後來這個想法也被否定了,有史書記載趙匡胤确實希望沒事喝兩杯,但是他是有節制地喝酒,他比其他人更愛惜自己的生命。

難道兇手就是趙匡胤自己的親弟弟趙匡義?俗話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趙光義是出于什麼目的殺害自己的親哥哥呢?如果兇手真的是趙光義,那他的目的就隻有弑君篡位。其實在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就道破了這千古疑案的玄機。

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光義不在身邊,宋皇後讓宦官通知他的兩個兒子進宮,但是宦官卻通知了趙光義,那時候的趙光義還是猶豫的,還說要和家人商量一下,是宦官的催促是的他下定決心。

稱帝後的趙光義,在趙匡胤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經濟、農業、軍事等方面,還廣納賢士,在趙光義的上司下,國家繁榮,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對于到底是不是趙光義殺了趙匡胤,其實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兩人都是明君,沒有讓百姓受寒挨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