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作者:三聯生活周刊

寸墨色方形眼鏡、紅色夾克是李偉在電視上的簽名。他尋找證據,笑着罵罵咧咧,觀衆一眼就知道了,可以稱為今天的"網紅"的祖主。晚年,他推出了微網誌,擁有數千萬粉絲,幾乎每天都在更新,用140個單詞的正常語言大笑和咒罵,但幾乎沒有互動,也沒有聲音。如果《李師傅》的能量更加旺盛,如今的互動網播環境,将成為他最像魚和水的時代。

記者|劉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2011年7月23日,李偉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中國知識分子潮流"。

<h1>

世紀之交,一位電視表演者誕生了

</h1>

1995年10月底,李娜來到工作室時,王淑軒除了興奮和激動之外,還是有點難以置信。王淑軒負責該計劃的實施,對于當時25歲的她來說,李是一位在報紙和雜志上發表文章的知名作家,也是反複發生的新聞事件的主題,以與他人的良好鬥争而聞名。而台灣的"去嚴格化",有線電視行業剛剛開業不久,李偉作為嘉賓,五次參加中國電視台的《今夜之約》節目,談性别話題,犀利的言辭将是他表演的潛能。但當局的激烈批評導緻他試圖制作一個單人脫口秀節目,在審判中被浪費了。奇怪的是,竟然來到當時還不算大的台灣真相新聞網,主持自言自語的《李偉笑敖江湖》。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李毅的奇妙世界"節目

真相新聞網董事長周偉這一"勇敢"的嘗試,誕生了電視演藝人李偉。專欄式的脫口秀風格,一場大火是20多年。

當時,真相新聞網邀請的嘉賓都是台灣知名政治人物,在島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周薇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李薇在社會環境中是不敢說真話的形象,讓她覺得李薇主持節目,能讓觀衆面對很多事情,多一個思考方向。10月20日,她派副總裁與李偉簽署合作協定,雙方明确表示,未經李薇同意,不得删除真相新聞網,否則每集将損失新台币30萬元,李偉不能随意起訴真相新聞網。用李的話說:"我剝奪了他們的删除權,實作了100%的言論自由,除非他們不怕罰款;

李偉在節目中的自由,讓王淑軒感覺最直覺。在視訊之前,她隻需要擺好桌子,準備水,把一切都留給李薇。她告訴我,沒有人幫助他,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準備。雖然當時李薇已經是花甲之年了,但每一集節目都是一集一體式的,一集的目錄,喝水,再錄下一期。在章節目錄之後,王淑軒唯一的任務就是在後期制作中糾正字幕錯别字,李偉嚴格要求,連"的"和"得到"的差異都是放不開的。

現在你還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李偉笑敖江湖"節目。在螢幕上,經過10秒倒計時到數字閃爍,真相新聞網的桌上辨別被轉換成李偉穿梭于自己大書房的視訊,鏡頭掃過李偉的收藏和著作,停留在李薇的腰間看着書房裡的銘文,他回以微笑,鏡頭緊貼着他的臉固定。在下一幀,李偉坐在演播室的講台後面,說:"李偉又笑,我們又來了。"

節目的背景是深暗和淺色的,李偉的造型沒有變化,總是穿着紅色的外套,尤其是黑色的背景。王淑軒曾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回憶說,這件紅色夾克原本是周偉送給李偉的,作為節目辨別,但從沒想過會成為他的簽名。"李偉會保持他的外表一緻。後來成為《李炜》制片人的餘本佳告訴我,台灣觀衆看到的李偉,基本上是紅夾克,大陸觀衆通過鳳凰電視節目看到的李炜,更多的是唐袍的形象。"我們希望他改變形狀,但他不喜歡。他有三套衣服,都是一模一樣的。"

李偉上台下都處于截然不同的狀态。私下裡,從門口的警衛到視訊釋出時的從業人員,他都很有禮貌。王淑軒回憶道:"有時候我大聲說教授好,他也會俏皮地站直,單手敬禮說,舒舒好。"但一開始演出,李薇的獨特風格就顯現出來了。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陪同李偉錄制《李偉笑敖江湖》的王淑軒

雖然這是第一次主持節目,但李偉很放心,他評論時事,沒有性格,揭露黑點,挖冤。就像寫專欄一樣,他會抛出一個小故事,然後用自己的曆史觀來讀,然後把它變成一個恰當的問題,用豐富的曆史材料和證據來支援他的觀點。而誇誇其談和有色的片段夾在其中,就像川菜中的辣味一樣。與看李炜的文字相比,來到錄音室看錄音的王淑軒覺得李炜說話時,更加直言不諱,表達情感更濃厚。"有時他說話時會生氣。

20多年後,王女士仍然記得李先生談論1995年盧安事件。當時是由台灣大學博士生.class入學考試第一名,複試不被錄取到争議,并導緻她與台灣大學某教授發生婚外情的事件。因為事件中的演員是台灣某知名企業總裁的長子,當時引起了台灣群眾的關注。"關于她的八卦當時主導着媒體。王淑軒回憶道。李克強抓住了看似八卦的事件,但從台灣軍銜的混亂開始,然後談到了台灣教育,特别是台灣大學教學無能和管理的混亂,這是基準。令王全璋印象深刻的是,李不僅在節目中出示了盧安的論文,還展示了教育部門内部處理盧安事件的内部檔案。"李師傅知道的比當時的媒體報道還要多,她在台大走過的幾乎所有痕迹,都是師傅整理出來的。

展示物證是李偉脫口秀在語言風格之外最鮮明的特點。當他講話時,桌子上豎起了一塊木闆,上面放着他收集到的資訊,他拿一把切紙機作為鞭子向聽衆展示并解釋他所标記的證據。"每次來錄制節目,李師傅都拎着一個皮包,裡面總是塞滿了材料。"每一集都有一個明确的主題,那就是他從不同的書中收集的材料,以及證明他是對的證據,"王女士告訴我。

這種風格源于出生在曆史系的李偉,終身學習和思考的方式,這是他脫口秀的基礎。"我去了他在敦化南路的書房,那是一家書店。王淑軒回憶說,一兩百平方米的空間,看不到牆,每個空間都充滿了書。除了收藏之外,每本書都被他肢解,并按照他自己的邏輯進行分類。我去看本佳幫李偉做節目的時候,李偉已經快70歲了,每次錄節目,節目組都去他家取。李偉的習慣正在養成。"每次他帶一個裝滿三套素材的盒子,一次三集,每集,他都會拿出一疊,當劇集完成後,他把它放回去。于本佳告訴我,李偉的書房并排擺着四五張寫字台,他寫文章需要引用不同的作品,一張表不能放下,把不同類型的材料放在不同的桌子上,需要用什麼材料,到一張特定的桌子上去寫。他每天都這樣工作,直到他去世。

犀利的視角和鑿子,讓"李偉笑青江湖"成為真相新聞網的金招牌,節目本身也成為讨論的話題。"播出後,往往有政治和媒體的狂熱,急于追蹤故事。王淑軒向我描述了這件事,"大家都關心李說了什麼,什麼爆料了。"李薇與周偉的合作也一帆風順,《李偉笑青江湖》四年後成為台灣電視史上首集1000集的單單脫口秀節目。後來改名為《李偉的秘密書房》和《李偉的萬物反轉》,直到2001年他的合同解除。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李偉參加"康熙來了"節目

<h1>黑暗時代的尖叫,個人風格的起源</h1>

李偉曾在電視節目中承認:"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善良的頭腦,也是精神,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成功了。可惜,我脫離了知識分子的世界,沒有人認為我是一個學者,我不願意成為一個學者,我變成了什麼?我成了一名藝人。我在這裡,你看我在這個舞台上是如何按照演員的标準行事的。"

在與李薇面對面之前,他對李薇的電視劇很不了解。李偉是他所接受的,在1990年代之前,他是一位風格犀利的作家,"我首先是李偉的讀者,他小時候經常把他的書當作禁書來讀。餘本加告訴我,他出生于1966年。"在台灣,李偉在1990年代登陸電視台後,年輕人對電視演員李偉有了更多的了解。對于1950年代和1970年代末,讀李偉的早期文章,終生影響,他們心中的李偉是一位作家。"

作家李偉自1961年11月11日在《文星》雜志上發表《老人與棍子》以來就為人所知。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的朱雙義教授告訴我,那一年台灣發起了"中西文化辯論",文章從這裡開始。李偉、顧浩然等人在文興寫信肯定了胡石的貢獻,主張對國民黨官員、徐輔關、胡秋元實行"全面西化"。26歲時,李偉延續自由主義立場,在當時專制統治的壓抑氣氛中提出"老人手在棍子裡",受到年輕知識分子的歡迎。在《老人與棍子》之後,他寫了一篇《向中西文化展示看病》的文章,點名批評中國近300年來作為40多位學者、名人的僵化傳統,抨擊中國人患病的"不健康心髒病",認為"我們應該責怪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東方文明', 這是一種負擔,壓力我們無法呼吸,耽誤了我們現代化的速度。

他的文章引起了轟動。李回憶起白熱化的一幕,"無數的信件,無數的批評,贊美,支援,恐吓,無數的口頭反駁。朱雙一告訴我,當時,台灣、香港、海外地區的幾十家報刊雜志紛紛介入或作報道,隻對各類文章表達負面看法的至少有一百篇。

"為什麼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但語言風格卻和魯迅的一樣犀利,比起胡石平靜的文章?"與李偉的語言風格相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研究當代文學的張力教授記得,當他第一次讀到李偉的文章時,這是他最大的疑問。後來,他想,從表情效果來看,在尖叫的環境中,隻能聽到尖銳的聲音。事後看來,李炜語言的矛頭被磨尖了。這場争議以1965年《星報》雜志的停刊而告終。之後,李偉的文章被禁,入獄五年多,出獄後,他依然抨擊當局的威權主義,以及文章、書籍一再被禁的鬥争史。三聯書店原總編輯李偉,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期間,是第一個将李偉的作品正式介紹到大陸的人。他寫過書,回憶起他與李偉的交往,他認為李偉"一再受到當局的壓制和排斥,使李偉逐漸陷入不嚴厲說話、别人不理睬他的境地。他必須發表震耳欲聾的言論,才能引起公衆的關注。久而久之,以傲慢的态度做驚人的文字,漸漸成為他的語言風格。

李偉的書中的廣告語言,是他政策的最好表達。"50年半500年來,中國人寫白話的前三名是李偉、李偉、李偉,罵我嘴的人,他們給了我心中的一席之地。李記得他告訴他,為什麼他會為"獨白下的傳統"做如此傲慢的廣告。"你可以罵我,你可以恨我,但你不能忘記,因為文字是如此強大 - 如此吹噓,并有技能參與其中。

電視演藝人李偉的語言風格與此不謀而合,大陸讀者對李偉的文字讀得非常好。19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大陸和台灣讀者對李偉的看法存在時間差,當李偉在台灣各地嘲笑大火時,大陸方面對李偉隻有零星的看法。李的工作提升了他的人氣。根據他的文章,1989年,他出版了李偉的《獨白下的傳統》,當時海報貼滿了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第一版搶購了5萬冊,很快重印到近20萬冊。他趁熱鐵,在随後的幾年裡,出版了李偉的7本書,為《李偉有話要說》做準備。

"自媒體人"李偉,從作家到演員的世紀之交的演變,誕生了一位電視表演者在黑暗時代的尖銳,個人風格起源于大陸,李偉的機智和比例

2005年1月,李薇自手術以來首次露面

<h1>面向大陸,李偉的機智與比例</h1>

十四年前,鳳凰衛視制片人陸斌還不到30歲,他知道李偉一直在監獄裡,還讀過一些在大陸出版的書,但那些早期的作品并沒有展現出《李師傅》的銳利,直到2004-07年鳳凰衛視推出《李偉有話要說》。

21世紀初的台灣已經形成了民主社會,李克強對當局的批評已經失去了對立面。張力認為,言論自由雖然沒有錯,但已經成為一種娛樂的把戲。結果,觀衆的口味發生了變化,李的書本式脫口秀在台灣正在消退。而且因為他厚顔無恥地嘲笑當局,電視台的老闆們大多不敢承擔他帶來的麻煩。

在這種情況下,李偉選擇在《康熙來了》中将自己暢通無阻的一面發揮到極緻。2004年1月,康熙來首映時,李偉是第一位嘉賓,随後又參加了四次。他通過與兩位主人開玩笑,談論他的私生活并讨論自己的書,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老男孩。不過,出乎意料的是,與其他明星嘉賓相比,李薇的特點在那個娛樂節目中并不明顯,收視率在節目曆史上也沒有排名。2004年至2007年,他主要擔任台灣立法院的"立委"。

相反,香港正對着大陸的鳳凰台灣。餘本佳告訴我,他們瞄準了當時台灣最知名的李偉、趙少康、陳文熙,計劃讓三人在鳳凰城一起開一個宣傳台灣時事政治和曆史的節目。在效果方面,三張臉都有自己的焦點。趙少康的政治經驗主要集中在台灣的時事上。陳文曦被描繪成西方女性知識分子;而李偉已經成為一個傳統的中國文學家,專注于曆史和時事。

"你不覺得今天很多讀書節目都像李薇的嗎?"餘本佳在采訪中回問我。《李偉笑敖江湖》的風格在《李偉有話要說》中延續了下來,更加成熟自成一體。他跟我說起李薇的制片人,"世界上最容易的工作"。李要求他們有三個座位,一個願景,一個在他的臉上,一個專門針對他所展示的資訊,并且能夠清楚地拍攝材料上的文字和筆記。"他不需要大綱,他沒有草稿,他開始整理材料,超過700集從未被翻拍過。而且他怕冷,錄音棚的溫度會升高一點,但節目是極其繁重的腦力勞動,每次李偉錄音,全身的衣服都會濕透。"十多年後,餘本佳依然記得李薇的魔力和專注。

規模是鳳凰衛視員工最關心的事情。當時,餘本佳負責為李偉在台灣錄制節目,每周錄制兩次,一次分三集,每集20分鐘,錄制後,通過寬帶同時到香港和深圳。在深圳的Lubin負責後期處理,以及文本,語音和政治審查。而李偉要求節目播出,節目播出的視訊和網友的回報發給他。"我們就像聽衆一樣,我們不知道他會說什麼。剛錄了幾十期,雖然餘本佳告訴李偉可以暢所欲言,但還是暗自擔心自己說得太多了。然後他才發現,李偉有時候會問他,這難道不是禁止的嗎?

李偉注重觀衆的反應,在節目中會反駁網友的觀點,也喜歡繞着天平的界限搖擺。當時,大陸的輿論環境并不比台灣好,觀衆期待他說一些别人不敢說的話,李偉很清楚這一點。在張力看來,李某的言論并沒有傷害到他,相比于他年輕時的作案,他總是平安無事的。李偉敢于說出形象,是他的"賣點"。

從制片人和普通觀衆的角度來看,李偉正在拓寬規模的邊界。"他曾經說過一些曆史性的話,我以為我的頭皮麻木了,我以為這樣會成功嗎?"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魯賓回憶說,李克強有一個懸崖理論,很多管理者都明白真相,但他不知道管理者真正接受的東西在哪裡,是以每次走到邊緣,他都試圖向前邁出半步。"《李偉有話要說》的初衷,是為了讓觀衆了解事物背後和多面的故事。他說,中國文學中有四張面孔,但那是我們崇敬的人物。起初我無法接受,但在從各個角度分析之後,他說這個人很複雜,并得到了他的功勞。"

"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在前進,他不會回頭。李炜通路大陸時,李炜在節目中反複的責罵,是魯賓和俞本佳最難忘的一次。"他在九集時大喊大叫,我快要瘋了。"餘本佳回憶道。當時,連戰争都在風中,鳳凰做這樣的節目很容易讓人覺得自己唱的曲調正好相反,他自己也覺得沒有威脅。"我正在尋找他說話。他說:"我不能讓底線。我可以不做就展示它,你打開天窗,這不關我的事。"他們最終播放了五集,其中沒有一集隻能重播,他們穿插着重播,一集詛咒,還有一集。當時,李薇想要一部電影,我隻能說沒有發,于本佳告訴我,事發後他跟李偉談過,李薇露出了"故意惹麻煩"的笑容。在魯賓看來,這也是他對觀衆心理表現的猜測,"當時,觀衆一定最想看到這個。

通過這些方法,李薇在大陸獲得了巨大的影響力,成為當年收視率最高的單張脫口秀節目。當時,每天中午和晚上兩個電台分别播出《李偉有話要說》,魯賓記得節目的中午時段已經調整了時間。"我去北京出差時,一位學者為此責罵我,說時間調整後,他們不能午休。

受歡迎的結果是2005年9月為期12天的"神舟文化之旅"。于本佳告訴我,李偉在鳳凰衛視錄制一年多後,積累了大量内地網友回報,鳳凰衛視希望能促成李偉與大陸觀衆的"網友見面會"。"他已經56年沒有回來了,第一次回家的時候,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特别的話題。鳳凰衛視已經把它變成了一個全面的電視活動來跟蹤報道。李彥宏前往北京、上海和香港探訪家鄉,并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複旦大學講學。他在禮堂的表現,是李克強在大陸輿論上曝光的巅峰之作。

在李彥宏的晚年,于本佳仍然和他有私人關系。年初,他去看望李偉,沒能叫醒他。遇見李薇後,他把李偉當成朋友,但對他做電視節目還是有一些看法,他直言自語地告訴李偉,李薇神秘地笑了笑,仿佛在說:"你真的明白嗎?"我沒有問他為什麼從作家轉向脫口秀。如果我問,他可能會開玩笑,因為有更多的錢。"

(感謝金林和賴炜在本文中的大力幫助,實習生周曉偉也為本文做出了貢獻。參考文獻:《李偉的登陸》,李偉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