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浩然與王維的“友情”

作者:早上 668

孟浩然是盛唐時期的大詩人,一生之中作了不少名詩,你小時候肯定痛哭流涕背過不少,錯一個字罰寫一百遍。

孟浩然40來歲的時候,想去首都長安發展一番事業,可惜沒通過公務員的考試。

失敗以後孟浩然并沒有回老家,當了一個北漂,想再找找其他工作機會,沒事了就和王維喝喝酒作作詩,倒也快哉。

孟浩然與王維的“友情”

孟浩然雖然比王維大了十歲,但因為倆人愛寫五言山水詩,還都屬于山水田園派,是以被圈子裡并稱為“王孟”老鐵。

孟浩然年紀比王維大,還是唐朝山水詩創始人,反而是王維的“弟弟”,為啥?

蘇東坡撓頭解釋:孟老鐵押韻什麼的都挺好,但是内容題材的局促性太強,還時不時透漏一點小憋屈。

你看,王維年輕帥氣,學識淵博,精通琴棋書畫、時不時還會說兩句首順口溜,有事兒沒事兒扯扯淡哄哄太平公主,結果搞了個狀元。

王維這一輩子都在官場上打拼,懂得人情世故,經曆也豐富,是以詩的意趣、境界也肯定更加清遠廣闊。

而孟浩然呢,履歷就一句話:想當公務員沒當上。是以他的詩詞非常狹隘,就山水田園,隐居和旅遊三個闆塊,沒事還摻點憤世嫉俗的意思。

孟浩然與王維的“友情”

其實,孟浩然走不上政治生涯,還是因為他自己“有毒”。

當時,王維在皇家府庫内署當差,說白了就是在那養老,偶爾在值班時邀請孟浩然來内署裡聊聊天,鑒鑒詩。

他這地方也不是什麼機要重地,是以門衛大爺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不管那麼多。

這天,老孟又來内署找王維喝酒。他倆喝的正舒服呢,突然外面有人大喊:“皇上駕到!”

老孟這一下懵圈了,自己隻是一個老百姓,嚴格來說沒有召見是不能進宮的,如果被皇上看見了,不僅自己會挂,還會連累了小王。

老孟沒辦法,滋溜一下鑽床底下去了。

剛鑽到床下,唐玄宗李隆基就走進來了,小王趕緊起身迎駕。

唐玄宗今兒心情挺好,在屋裡轉了一會兒,發現桌上有一壺酒,兩個酒杯,杯裡還有酒,就問小王:剛才跟誰倆喝呢?

小王不敢欺君啊,隻能實話實說:是孟浩然,他不敢見您,先藏起來了。

老孟雖是一介布衣,但在當地挺有名氣,唐玄宗聽說過他,就讓叫出來聊聊。

老孟聽到後,隻能床底下鑽出來,整整衣服見皇帝老兒。

孟浩然與王維的“友情”

唐玄宗這人特随和,說讓老孟講一首自己的新作的詩。

這簡直是撞大運了,比王維跟太平公主扯淡檔次不知道高了多少,什麼狀元榜眼哪有自己NB啊。

然而,老孟這會兒因為第一次見駕太慫,兩腿發抖,大腦當機,自己寫過的那麼多名詩全部忘了,吭哧半天隻想起來自己前幾天生病時寫的一首新作。

對,老孟給皇上朗誦的,就是這首牢騷滿腹的《歲暮歸南山》:

北阙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漢唐時代隐士的隐居地點為啥都選在終南山。主要離首都近,皇上一招手就蹭蹭下山複出了,是以才有“終南捷徑”這個成語。

老孟其實也不想隐居,生病了嘛,負能量爆棚,正話反說。這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把皇上給惹怒了。

唐玄宗:“咱倆第一次面基你就說朕嫌棄你?這不是誣陷朕是渣男嗎!你想去終南山蹲着?去吧!”說完轉身走了。

唐玄宗一走,老孟傻了。小王隻能在旁邊安慰着:哥啊,你還不如說你那首“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與王維的“友情”

都這時候,說啥也沒用了,老孟敢得罪皇上,這輩子與官場算是無緣了。沒幾天他就離開長安回了老家,當了一輩子的“田園詩人”。

十年以後,老孟身上生着毒瘡,非跟王昌齡品河鮮過嘴瘾,結果毒瘡發作死了。

害~

還想聽誰的故事?在文章底部留言給我噢,會翻你牌牌的,OV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