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天下網商

2024-06-03 10:08釋出于浙江

文|楊潔

在直播前三小時,鐘薛高創始人林盛來回踱步,頻繁見人,一切似乎都在正常運轉着,很難看出,這家公司處在危機中。

這是林盛的首場直播現場。5月27日,鐘薛高開設直播間,并預告創始人林盛将直播賣蕃薯還債,相關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次日晚7點,林盛準時現身在鏡頭前,直播間的背景牆上印着大大的3個數字:729。

“這代表了729個被欠薪、拖欠賠償金的在職員工和離職員工,希望将這個數字放在直播間,讓大家作見證的同時鞭策自己,一點一點把這個數字降下去。”解釋完,林盛對着鏡頭深深鞠了一躬。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如果不是欠債和經營危機,無論從任何角度評價,林盛都是大多數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踏準了時代的步點,成功操盤了馬疊爾和中街兩大東北品牌,“馬疊爾”和“中街”品牌的成功,也讓林盛摸索出了日後鐘薛高起盤的路徑——高端化、品牌更新、網紅推廣。

2018年,有着“雪糕之神”、“雪糕界愛馬仕”之稱的鐘薛高迅速走紅,一度成為資本的寵兒。2019年,鐘薛高銷售額就突破了1億元,2020年,更是賣出了4800萬根雪糕,連續拿下天貓雙十一冰淇淋類銷售冠軍。算上公開披露的幾輪融資,創立至今,鐘薛高融資接近13億元。

命運的逆轉很快到來。2022年入夏,鐘薛高的風向開始變了,“雪糕刺客”成了全民議論的話題,疊加内部管理問題,鐘薛高的資金壓力凸顯。此外,有多名網友在社交平台爆料鐘薛高“欠薪”。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被公司欠薪的人員并不隻是離職員工,有鐘薛高總部在職員工亦被欠薪兩到三個月。

當昔日的明星公司窮途末路之時,林盛試圖用直播“重新開機人生”。

“這不是一時興起,直播是長期要做的事,我們會一直直播到公司狀況恢複。”在開播前半小時,林盛表示。

繼5月28日首場直播後,5月31日晚間林盛再次亮相“鐘薛高老林”告别直播間,帶貨食品、雪糕和酒類産品。

會成功嗎?還沒有人知道答案。

鐘薛高創始人,直播“賣蕃薯”還債

無論是曾經引發争議的“愛買不買”,還是回應“鐘薛高火燒不化”時,此前,即使鐘薛高深陷輿論暴風眼,在公衆面前,林盛也鮮少有反思的時刻。

當晚走上直播台後,自帶争議性的林盛卻花了超五分鐘時間“反思”過往。

“鐘薛高在過去的一年裡面營運的不太好,主要是我的責任,導緻資金流非常緊張。有大量員工的薪水、補償金還有報帳等,我們沒有及時地去兌付,我們都積極檢討、努力自救,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繼續賣鐘薛高還是開直播,我們都希望盡量能把公司恢複到一個正常的營運狀态,把欠的錢給還掉。”他表示。

提及自己做直播的心路曆程,林盛表示“壓力一直有”,“做直播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别糾結的事情,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這個選項,但最終還是決定要做這件事”。

對于鐘薛高的經營現狀,林盛在直播間也表示,“公司在控制成本、撤倉,目前倉庫隻有三四個,很多區域無法覆寫,希望直播一段時間後,現金流慢慢恢複,我們再陸續把倉開起來。”

“雖然限高,還是不懼坐一晚上綠皮火車到北京。我就是賣蕃薯也要把債還上!”、“不跑不賴不慫”,4月21日晚,林盛在微網誌發文回應被限制高消費。也因這句賣蕃薯還債的宣言,林盛直播間第一個售賣的商品便是蕃薯。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除蕃薯之外,林盛的首秀帶貨商品主要聚焦農産品、食品、生活用品,包括蘋果、毛肚、奶制品、茶葉、數位電子、家居百貨等。其中,林盛直播間推薦的一款奶酪來自于鐘薛高欠款的供應商,林盛更是将供應商老闆請到現場攜手帶貨。

“會直播到公司狀況恢複,做好頭兩月挨罵的準備”

搞直播帶貨,并非鐘薛高所擅長的事,首次直播賣貨的林盛也稍微顯得有些拘謹和内斂。

既沒有賣力吆喝的熱鬧,也沒有段子、知識分享,“鐘薛高老林”的直播間尚未形成明顯的風格。

在售賣一款價格為42.9元5斤的蕃薯時,林盛不乏自嘲,稱“大家都怕我再把蕃薯賣貴”,有很貴的蕃薯,但怕被罵,是以找了價格适中的蕃薯。

不少網友在彈幕中調侃稱,“這價格很有鐘薛高的風格在”。

面對網友的質疑,林盛解釋稱,“大部分人覺得尋常的東西就該是便宜的,但實際上世間昂貴的東西是純淨的空氣,曬到的陽光和幹淨的水,和身邊默默對你好的人,但這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一個好吃的蕃薯,背後都是農人的點點心血,我們需要去格外珍惜。”

這樣的質疑,也在林盛的意料之中。在開播前,他便坦言,“做好了頭兩個月挨罵的準備”。

當晚,5個小時的直播吸引了84萬人觀看,直播間漲粉至1839人,湧入直播間吃瓜的網友,也順手買走了4000斤“地瓜”,蕃薯也成為當天開播的小爆款。

直播求生存,失意創業者的另類“歸途”

同樣是因欠款被限制高消費,同樣拿着直播還債的劇本,林盛也被戲稱為是“第二個羅永浩”。

2020年4月1日,羅永浩選擇愚人節開啟自己的賣貨首播生涯,在當時,一個曾經意氣風發的48歲中年人對着鏡頭,90度鞠躬道歉,放下了從前的身段。

直播三年,“為了賺錢而賺錢”的羅永浩還完了 6 個億,并且表示将“繼續做一個理想主義者”。這樣的吸金能力,同樣讓不少失意企業家看到了直播帶貨的潛力。

斷臂轉型的新東方,同樣将主戰場搬到了直播間。60歲的俞敏洪在絕望中找到希望,通過直播實作了絕處逢生,2023财年全年,東方甄選帶貨GMV達到100億元,總訂單數達到1.36億單,自營産品數量超過120個。

羅永浩背後的“交個朋友”、俞敏洪背後的“東方甄選”,穩坐抖音平台頭部位置。

曾經的餐飲女王張蘭,也巧妙的借勢熱點,在直播間完成了個人IP和品牌IP的塑造。在俏江南衰落後,張蘭轉型做起了直播,再次創業,用自己的家事造梗,自帶流量體質的張蘭、汪小菲母子,也帶動麻六記成為網紅品牌。

前有羅永浩、俞敏洪,後有張蘭,于是,破産或者欠債的企業家,開始集體湧入直播間。

這一現象在2024年更為明顯。因為一套豪宅被法拍,牽扯出巨額債務糾紛,面對久違的關注,國貨美妝品牌韓後創始人王國安在韓後天貓官方旗艦店的直播間裡,把自己早年創業、債務危機、賣房還債等情況一一道來,講到激動之處頻頻拍桌。

在直播間中,王國安也試圖将流量變現。呼籲圍觀者下單,“大家如果看好韓後,多年以後,你會見證一個國貨品牌重新崛起,你今天買的是一個紀念品,你在買的是一種精神的價值。”

深陷“倒閉風波”、經營停滞的鮮花電商品牌花加,也在用“重生之直播賣花”的方式尋求破局,在略顯粗糙的直播間裡,花加創始人王柯對着鏡頭介紹手裡的鮮花。王柯解釋稱,之前的經營體系被破壞殆盡,現在相當于在廢墟上重建,目前自己在努力賣貨,賺錢發貨。

明星直播、網紅直播的時代已經告一段落,企業家們轉型直播,打造IP成為新的潮流。創業者本身自帶内容、流量屬性,意味着會有大量流量傾斜,CEO們開始各出奇招,頻頻露臉,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最終促成購買。

或許正如這群企業家時常強調的一句話:“隻要不下牌桌,就不能算失敗。”

檢視原圖 110K

  •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 燒光13億,鐘薛高創始人直播還債,想做下一個“羅永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