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作者:局小乖簡史

提起民國才子徐志摩的感情糾葛,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輾轉在三個女人之間的徐志摩,多情又浪漫,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津津樂道,他們之間的感情糾葛,也頗有傳奇的味道。

可鮮有人知的是,傾心于徐志摩的還有一位女作家,而且是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這便是美國作家:賽珍珠。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賽珍珠出生于一個傳教士家庭,早在4個月大時,父母就帶她來到了中國,并給她取了一個很好聽的中文名字:賽珍珠。

賽珍珠人如其名,有着白皙的皮膚和像珍珠一樣發亮的眼睛,她就是用這樣一雙純淨的眼睛觀察着中國的風土人情。

賽珍珠在江南的小城鎮江生活了17年,她接受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從小就有專門的私塾老師教授她漢語和四書五經。

更不用提從小到大身邊的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全是中國人,家裡的奶媽和廚師也常常講中國民間故事給她聽。

小小年紀的賽珍珠就這樣生活在中國文化裡,這自然也影響了她以後的文學創作道路。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晚年時,賽珍珠回想起鎮江,曾深情地說道:“我熟悉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就像熟悉我臉上的皺紋一樣。”

深愛着中國文化與中國人民的賽珍珠,在1924年與徐志摩有了命運邂逅。

當時,世界著名的詩人、哲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從印度乘船東來在中國進行通路和演講。

而徐志摩精通英文、法文,對泰戈爾的作品了如指掌,是再理想不過地随行翻譯和向導了,于是便陪同泰戈爾前往南京東南大學。

世界級的文學巨擘在台上演講,意氣風發的徐志摩在旁邊做出了精妙的同聲翻譯。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而台下有一個白人女子,此時正深情地凝望着台上的徐志摩,這個女子便是賽珍珠。

賽珍珠很早就通讀了徐志摩的詩集,深深地為徐志摩的才華所傾倒。

自己也進行文學創作的賽珍珠,産生了一個強烈的願望:便是親眼見一見徐志摩。

這既是一種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也是一位女子,對有才情的男子毫無抵抗力地向往。

而見到徐志摩本人之後,他憂郁的氣質,有靈氣的雙眼更是讓賽珍珠無法自拔,徐志摩的翻譯水準也讓賽珍珠深深的折服。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當天的晚宴上,賽珍珠主動走到徐志摩跟前,與他攀談起來。

徐志摩注視着眼前這個女人,她珍珠般的眼神裡閃着熱切的光,他卻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當時的徐志摩正值創作的巅峰期,已出版了兩本詩集,還翻譯了大量世界著名詩人的作品,年紀輕輕,意氣風發,有着迷人的魅力。

而賽珍珠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與一位農學家教授結婚,這位教授将大量的時間放于農學研究上,忽視了自己的妻子許久。

後來二人又生下了一個殘障的女兒,本來就搖搖欲墜的婚姻更加壓抑和折磨。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如果說此時的賽珍珠是一株即将枯萎凋零的花朵,徐志摩無疑便是她心靈的甘露。

他的浪漫,他的才氣,他熊熊的熱情,無不點燃了賽珍珠的心,這命運般的相遇,無疑讓賽珍珠的心産生了悸動。

當婚姻中的兩人再無靈魂上的交集和精神上的交流,婚姻便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而女人對于愛的渴望卻無法切斷,一旦有了心儀的對象便如飛蛾撲火一般,明知不可為,也忍不住心生向往。

他們相約書信來往,探讨各種翻譯問題,徐志摩隻當自己結交了一個知己,完全想不到這個已婚的美國女人對自己動了真心。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1924年泰戈爾離開中國時,徐志摩也陪同他前去日本。

糾結了無數次的賽珍珠,終于忍無可忍,隐晦地在信中向徐志摩表白,她在信中寫道:“我的心隐藏在語言的背後,但從你眼裡頻頻擲來的刺激,使我痛苦不安。”

也許上天注定不會讓這份感情有什麼回音,信還沒有發出,徐志摩從日本回來了,同時高調宣布他愛上了一個叫陸小曼的女子。

賽珍珠的心幻滅了,那封還未發出的信被她封存起來,她藏起自己的心事,并将一腔對愛的熱情和對生活的絕望融進了小說的創作。

1925年賽珍珠寫了一部短篇小說:《一個中國女子的話》,這部小說講的是一對異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故事中深深的無望和絕望,便是她和徐志摩的真實寫照,也許她将此書當作了寫給徐志摩的情書,也許她将自己當成了書中的那個愛而不得的女子。

此後,從1925年到1928年,賽珍珠又接連創作了多部中國題材的小說,有些人如果仔細閱讀便會發現,原來每部小說中都有徐志摩的影子。

這便是世間中最求而不得的痛苦:我不能和你在一起,但我的心裡滿滿的全是你。

1925年賽珍珠受美國出版商的鼓勵,開始着手翻譯中國題材的小說,她首先決心翻譯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這也是她本人十分喜愛的小說。

借由着探讨學術和翻譯問題,賽珍珠終于又能與徐志摩頻繁聯系,在每封信中,她都與徐志摩商量着翻譯的細節,最終賽珍珠将《水浒傳》翻譯為《四海之内皆兄弟》。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徐志摩對此也十分贊賞,他們二人你來我往,頻繁通信,在學術上盡情地交流,隻有賽珍珠知道,她将這份感情永久地埋在了心底。

有一次,二人談論起了水浒傳中的感情故事,賽珍珠無比感慨地說,水浒傳裡沒有一段是英雄和美人的纏綿故事。

而徐志摩此時情場剛剛失意,又沉迷于鴉片,尤其對愛情陷入深深的絕望。

也許是觸及到了傷心事,他不贊同賽珍珠的評論,卻說《水浒傳》裡沒有愛情,正說明那些英雄好漢們知道世間情字最是惱人,這才是看透世事的通達。

此時賽珍珠與徐志摩都成了愛情裡的失意人,在為徐志摩的愛情難過的同時,賽珍珠忽然意識到,或許這會不會是她的機會?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在輾轉反側之後,賽珍珠終于寄出了4年前沒有寄出的那一封表白信,信中袒露了她真實的想法。

在信的末尾中她說到:“我不想得到你的愛,隻希望你能從中找到力量,狂亂如你,沉靜如我,其實大家都一樣,在痛苦的婚姻中,更加期待真愛的到來。”

表露心迹後的賽珍珠惴惴不安,一直等着徐志摩的回應。

可不知徐志摩是因為不敢相信,還是太出乎意料,遲遲未能作出回應,直到7個月後,徐志摩終于回信了。

而這信的内容讓賽珍珠陷入了失落,徐志摩說:“我跌倒在生命的荊棘裡,隻有康河的水能為我療傷。”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就這樣徐志摩以極為詩意的方式,委婉地拒絕了賽珍珠,将信寄給賽珍珠後不久,徐志摩就去了劍橋大學,從此二人漸行漸遠,再無交集。

一生都在經曆着求而不得的愛情之苦的賽珍珠,将滿腔的熱忱投入到了創作當中。

後來她出版了極具浪漫情調的現實主義作品《王龍》,後來這本書又更名為《大地》。

這本書講的是賽珍珠眼中的中國農民,書中的描寫既細膩又打動人心,賽珍珠憑此書在1938年本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摘取了文學獎項中的桂冠。

讀過此書的人都說這本書裡流露着濃濃的絕望,可同時又擁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這兩者看似沖突的内容和諧地融合在一起,也許這正是賽珍珠的心路曆程。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她的愛情是絕望的,失落的,可她内心也從未放棄過對愛情的熱忱。

最終,賽珍珠嫁給了為她出版本書的出版商,并成為一個高産作家,陸續發表着以中國為背景的作品。

而徐志摩成為了賽珍珠心中永遠的一顆朱砂痣。

也許人的一生都會經曆好幾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就像賽珍珠的感情曆程,最開始的夫妻是在懵懵懂懂中相識,并結成婚姻。

在對的時間遇到了錯的人,與徐志摩的那一段,遇到了對的人,卻恰恰在錯誤的時間,雖然帶着滿腔的熱忱,卻帶着遺憾,無疾而終。

1924年,美國女作家寫情書表白徐志摩被拒,14年後榮獲諾貝爾獎

最終,她終于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

當賽珍珠終于放下了對浪漫對不切實際的追求,牽手了最合适的伴侶,這個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侶,又是事業上的合夥人。

這份愛情既能成全夢想,施展才華,讓她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又能相濡以沫,回歸平時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