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作者:東方國學

春秋戰國是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亦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思想領域中有百家争鳴,曆史舞台上湧現出諸多膽略過人的風流名士,其中廣結天下賢士的戰國四公子在這段曆史中出盡了風頭。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四公子中楚國的春申君黃歇是個較為另類的存在。

這主要表現在:雖然四公子都是被各諸侯授之以“君”之爵位的權貴,但其他公子皆出身于王室,比如孟嘗君是齊威王的孫子,平原君是趙武靈王的兒子,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兒子,唯獨春申君是他們當中唯一一個非諸侯王室宗族出身的“君”。

春申君雖然并非王室出身,但他在楚國處于危急關頭時立下了重大功勳,這就不得不提到那次充分展示春申君辯才、謀略的曆史事件。

就是春申君勸退來者不善的秦國。話說公元前298年秦國糾集南韓、魏國一起去攻打楚國,楚國無力與之抗衡相繼丢失了巫郡、黔中郡、以及都城鄢郢,在此危急關頭春申君挺身而出,說服秦王退兵并與楚國交好。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春申君說動秦王的套路大緻如下:陳述秦國攻打楚國的弊端。分析秦楚交好的共赢之處,樹立秦楚的共同敵人,将秦楚撮合到統一戰線上。

春申君說:“天下莫強于秦楚,今聞大王欲伐楚,此猶兩虎相與鬥”,大意為現在天下最強的莫過于秦、楚二國,如果這兩國互相攻伐猶如兩隻猛虎争鬥,不管是誰赢了,都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零和博弈。

春申君說:“兩虎相與鬥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這裡春申君把實力遠遜于秦楚的其他諸侯國比作劣狗,大意為當秦楚互相攻伐而兩敗俱傷時,就會讓其他諸侯國坐收漁翁之利,是以對秦楚二國來說最明智的做法是結盟對付共同敵人。

春申君利用這一套路成功說服秦國退兵,遏制楚國遭受進一步戰敗的損失,也為楚國恢複元氣争取了時間,這一貢獻也為他日後被楚王封“君”做了重要鋪墊。但這一套路并非春申君的專利,春申君可以拿它來套路秦國,别有用心的人也會用它來套路春申君。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将此套路反用于春申君身上的人是一個叫李園的人,他是春申君的門客。鑒于當時的楚考烈王後宮佳麗三千但無一人誕下龍種的事實,李園先是将自己的親妹妹獻給春申君,等妹妹懷了春申君的骨肉後,李園又說服春申君将妹妹獻給楚王。

李園教唆妹妹說服春申君的套路,同春申君說服楚王的套路何其相似:也是先危言聳聽春申君若不采納他意見的弊端。

李園威脅春申君:“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将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

李園這是在分析如果當時的楚王駕崩後,由于沒有子嗣,其王位必然由楚王的兄弟繼承。但楚王平日待這些兄弟都不親近,甚至有失禮之處,是以當新楚王繼位後必然不會善待當今楚王重用過的人,春申君可能就會是以丢了已得的高官厚祿。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在分析完風險之後,李園緊接着教唆妹妹找出與春申君的利益共赢點,陷害共同的敵人。即“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

這是說如果春申君肯将已懷孕的李園妹妹獻給楚王,在楚王沒有其他子嗣的情況下,李園妹妹以後若生下男嬰必被立為太子,那時不但李園妹妹母憑子貴,李園一家跟着沾光,春申君作為孩子的生父奪得楚國王位也易如反掌。

結果此時的春申君就像當年的秦王一樣被說動了,就把李園的妹妹(也是自己懷孕的小妾)獻給了楚王,成功為楚王戴上了綠帽子。事情的進展基本上沿着李園的預期發展:李園的妹妹誕下男嬰,孩子被立為太子。

但最終的結果并非李園承諾的雙赢,因為李園并不想與春申君共享戰果,相反他因為害怕春申把這個“代孕”的秘密洩露出去而将春申君滅口。

戰國四公子之春申君:讓我喪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李園對春申君設的套路是春申君早已玩剩下的,但春申君還是成功入套了,充分展示了什麼叫“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但同樣的套路卻産生不同的結果,可見這被套的人心好琢磨,但設套人的心總是變幻莫測、令人防不勝防啊。

作者:高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