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作者:东方国学

春秋战国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亦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思想领域中有百家争鸣,历史舞台上涌现出诸多胆略过人的风流名士,其中广结天下贤士的战国四公子在这段历史中出尽了风头。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四公子中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是个较为另类的存在。

这主要表现在:虽然四公子都是被各诸侯授之以“君”之爵位的权贵,但其他公子皆出身于王室,比如孟尝君是齐威王的孙子,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儿子,唯独春申君是他们当中唯一一个非诸侯王室宗族出身的“君”。

春申君虽然并非王室出身,但他在楚国处于危急关头时立下了重大功勋,这就不得不提到那次充分展示春申君辩才、谋略的历史事件。

就是春申君劝退来者不善的秦国。话说公元前298年秦国纠集韩国、魏国一起去攻打楚国,楚国无力与之抗衡相继丢失了巫郡、黔中郡、以及都城鄢郢,在此危急关头春申君挺身而出,说服秦王退兵并与楚国交好。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春申君说动秦王的套路大致如下:陈述秦国攻打楚国的弊端。分析秦楚交好的共赢之处,树立秦楚的共同敌人,将秦楚撮合到统一战线上。

春申君说:“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大意为现在天下最强的莫过于秦、楚二国,如果这两国互相攻伐犹如两只猛虎争斗,不管是谁赢了,都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零和博弈。

春申君说:“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这里春申君把实力远逊于秦楚的其他诸侯国比作劣狗,大意为当秦楚相互攻伐而两败俱伤时,就会让其他诸侯国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对秦楚二国来说最明智的做法是结盟对付共同敌人。

春申君利用这一套路成功说服秦国退兵,遏制楚国遭受进一步战败的损失,也为楚国恢复元气争取了时间,这一贡献也为他日后被楚王封“君”做了重要铺垫。但这一套路并非春申君的专利,春申君可以拿它来套路秦国,别有用心的人也会用它来套路春申君。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将此套路反用于春申君身上的人是一个叫李园的人,他是春申君的门客。鉴于当时的楚考烈王后宫佳丽三千但无一人诞下龙种的事实,李园先是将自己的亲妹妹献给春申君,等妹妹怀了春申君的骨肉后,李园又说服春申君将妹妹献给楚王。

李园教唆妹妹说服春申君的套路,同春申君说服楚王的套路何其相似:也是先危言耸听春申君若不采纳他意见的弊端。

李园威胁春申君:“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後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後,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於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

李园这是在分析如果当时的楚王驾崩后,由于没有子嗣,其王位必然由楚王的兄弟继承。但楚王平日待这些兄弟都不亲近,甚至有失礼之处,所以当新楚王继位后必然不会善待当今楚王重用过的人,春申君可能就会因此丢了已得的高官厚禄。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在分析完风险之后,李园紧接着教唆妹妹找出与春申君的利益共赢点,陷害共同的敌人。即“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

这是说如果春申君肯将已怀孕的李园妹妹献给楚王,在楚王没有其他子嗣的情况下,李园妹妹以后若生下男婴必被立为太子,那时不但李园妹妹母凭子贵,李园一家跟着沾光,春申君作为孩子的生父夺得楚国王位也易如反掌。

结果此时的春申君就像当年的秦王一样被说动了,就把李园的妹妹(也是自己怀孕的小妾)献给了楚王,成功为楚王戴上了绿帽子。事情的进展基本上沿着李园的预期发展:李园的妹妹诞下男婴,孩子被立为太子。

但最终的结果并非李园承诺的双赢,因为李园并不想与春申君共享战果,相反他因为害怕春申把这个“代孕”的秘密泄露出去而将春申君灭口。

战国四公子之春申君:让我丧命的套路竟如此眼熟

李园对春申君设的套路是春申君早已玩剩下的,但春申君还是成功入套了,充分展示了什么叫“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但同样的套路却产生不同的结果,可见这被套的人心好琢磨,但设套人的心总是变幻莫测、令人防不胜防啊。

作者:高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