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作者:聚焦巴中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責任編輯:老錢

每年入冬以後,松鼠開始收集橡子、松子等各類堅果,存儲起來,準備越冬。這時候農活不再那麼忙碌,山裡人家也開始進入冬藏,把收獲的各種農作物分類貯藏起來。 勤勞的女主人開始着手準備一些便于長時間儲存的風味小吃,以豐富自家的餐桌,滿足一家大小的口腹之欲。在衆多的風味佳肴裡面,豆豉絕對是農家人餐桌上的最愛,特别是豆豉炒五花肉,那是無論老少人都垂涎欲滴的下飯佳品。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記得小時候,每到冬天來臨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做豆豉。大山裡盛産黃豆,是制作豆豉的最重要的原料。首先挑選黃豆,先用竹篩子篩選一遍,然後再仔細把裡面爛的、發黴的黃豆和其他雜質挑選幹淨,清洗、浸泡。水要多加些,因為黃豆發脹後,體積會增大很多,要保證增大後,也要被水淹着。

一般都是用溫水大約浸泡一個晚上,黃豆已經完全發脹以後,将泡好的黃豆瀝幹水份,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水要淹過黃豆。然後開大火煮沸。煮過約十分鐘後,開小火繼續煮。一直煮到黃豆能輕輕一捏就爛為最好。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将煮好的黃豆倒出鍋,裝在竹簸箕或者竹篩子裡,瀝幹水分,攤開,自然放涼。

當煮好的黃豆溫度降至三四十度時,就可以裝入搪瓷盆中進行發酵。冬天氣溫低,盆子要用紙箱包裹起來,紙箱裡還要墊上幹玉米葉子,放在火坑旁邊,以保持發酵需要的溫度。 發酵時間長短與溫度高低有關,大緻需要三五天。當打開蓋子,能聞到豆豉的那種特有的香味,用手觸摸,有種黏黏的感覺,就算是發酵好了。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豆豉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稀豆豉,一種是幹豆豉,家鄉人更習慣釀制幹豆豉,也叫吹豆豉。在等待發酵的過程中,還要準備炒黃豆和大米 (以前人們也經常用包谷面代替大米面,口感稍微粗糙一些罷了),把炒好的黃豆和大米打成粉,然後把黃豆粉和米粉混合在一起,依次加入分量足夠的鹽、剁好的幹辣椒、生姜、花椒、八角、山奈、草果、豆蔻等香料,再把發酵好的黃豆倒進去,用長長的竹筷子調和均勻,盛放在竹子編制成的大窩蓋裡面(蓋子裡面事先用幹淨的報紙鋪墊起來,防止粉末掉落),放在通風的屋子裡面,自然的陰幹。在晾幹的過程中,要經常用筷子去攪拌,避免結成團,發生黴爛。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等到水分差不多晾幹以後,就可以窖藏起來了。把豆豉放進大的陶瓷壇子或者玻璃壇子裡面,蓋上蓋子,就像腌制酸菜一樣,在壇子口加上适量的清水,繼續發酵,剩下的交給時間,隻管等待美味就行了。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這時候的豆豉已經可以食用了,不過還需要另一樣食材,才能更好的展現出豆豉的美味,這就是家鄉熏制的五花肉。把煮熟的五花肉切成薄片,大火炒出油,然後倒進豆豉,量不能太多,要確定豆豉能完全被炒出的油充分包裹為宜,迅速翻炒,然後放進一些蔥段,就可以出鍋了。因為豆豉裡面本身就添加了足夠的佐料,是以翻炒的時候就基本不用再放鹽、辣椒之類的了。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每次炒豆豉,那香味,讓人忍不住不停的吸鼻子。每次都要炒一大耳鍋豆豉肉,吃不完的裝起來,下次煮飯的時候,等飯快要好了,把豆豉肉蒸在罐子裡,一揭開蓋子,那誘人的香味就直撲鼻子,讓人食欲大增啊,以至于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忍不住要問一句:“蒸豆豉沒有?”

豆豉飄香過三山,一篇散文抒我情

勤勞的山裡人,用自己的勤勞和雙手,調劑生活,把原本貧乏枯燥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就像這豆豉炒五花肉一樣,香噴噴、火辣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