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謇與他的大生紗廠

如果你是南通人,或者到過南通,那麼你對這個人一定不會陌生。

南通的近代工業化化始于他在南通創辦的大生紗廠。

這個人叫張謇(jiǎn)。

張謇與他的大生紗廠

南通的近代工業化開端

中日甲午戰争後,張謇受民族危機刺激,

在南通探索地方工業自治,發展近代工業。

張謇從創辦的大生紗廠為起始,逐漸涉足教育、墾牧、機器制造、船舶交通等諸多領域,到20世紀20年代,已在南通建成了一個包含油廠、面粉公司、肥皂廠、紙廠、電話公司等20多家企業的資本集團,大生資本集團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民族企業集團。

在此之前,南通是長江以北一個封閉落後的封建小城鎮,當地經濟結構以農業和家庭手工業占主導,幾無工業痕迹。

張謇的改造讓南通形成了一個以棉紡織業為主業,囊括輕重工農的地方工業體系,南通逐漸向一個近代規模的資本主義城市過渡。

張謇和的他的産業崛起,讓南通和張謇在國内的影響力躍升。

當時普遍流傳”“國内有事,通電必請張季直署名;實業界有事,必請南通領銜”。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南通在國内實業界的地位的。

直到現今,每當有學者和專家注意力落到中國的制造業發展、工業化現代化程序上,人們總會回想起張謇和他的南通。

新中國工業起步之時,毛主席曾說,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張謇的選擇:大生紗廠

張謇是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狀元,一個傳統的儒家知識分子,讀書人。

在當時的中國,士農工商,傳統士大夫居四民之首。

狀元出身卻要屈身于被視為末流的工商業,這一點放在當時也是不可想象的。

時代使然

張謇是1895年創辦的大生紗廠,正值新舊世紀之交,中國社會正發生激烈巨變。“風雲變幻,殆如百歲”,中國大地被維新變法、庚子國變、君主立憲和共和革命等事件輪番沖洗,封建王朝的統治秩序風雨飄搖。

時代使然,舉國上下震恐若狂,新局勢使舊土壤裡萌生出了新人物和新事業。

中國第一代實業家創辦企業,除了對利潤的追逐,更重要的是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反抗列強經濟入侵的宏願。

個人覺醒

在創辦大生紗廠的前一年,甲午戰敗,《馬關條約》簽訂。條約放開了外資在華設廠的諸多限制。張謇聞之,在日記中悲憤不已:“幾罄中國之膏血,國體之得失無論矣。”

列強經濟侵略

中國勞動力衆多,農業是最主要的産業,在江南一帶,織布成了許多家庭副業收入的重要來源。據統計,一個農婦每織一匹布,需要3~4個勞動力紡紗才能供應上。在西方工業化大生産之前,我們普遍采用手工的土紗作為生産資料。然而西方工業化浪潮之後,其機器生産的棉紗價格低,色澤、韌性和品相都較土紗更好,不易斷頭,很快被織戶所接受,并占領了絕大多數市場。

經濟史學者嚴中平統計過,1871-1873年,中國從外洋進口的棉布價值約3200萬元,棉紗37791擔,過了20年,到1891-1893年,進口棉布價值增加到了4491萬元,棉紗漲到了704877擔。20年裡,外洋的棉布進口量增長僅三成左右,但棉紗進口量卻增加了近20倍。

是以在南通選擇設立紗廠具有反經濟侵略的對抗意識,解答了為何是先創辦紗廠而不是其他。

張謇與他的大生紗廠

大生紗廠

大生紗廠得名自《易經》,“天地之大德曰生”,反映了張謇對工業的認知。在張謇看來,近代工業是“養民之大經,富國之妙術,不僅為禦侮計,禦侮自在其中矣”。

張謇有強烈的與列強争利、保護國内市場的傾向,希望發展機器生産,改變國家命運,繁榮經濟,澤被地方。

為什麼是南通?

首先,南通是張謇的故鄉(大學營)。

其次,南通具有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所具備的客觀條件。

1.南通是産棉區(原材料基地)

當地縣志記載,從明代天啟(1621-1627年)年間開始,地方官就鼓勵農民種植棉花,當地産的棉花有“沙花”之稱,到20世紀初,通州(今南通)、崇明、海門三地上市棉花約40萬包。

2.南通棉紡織業發達,其産品暢銷關外。

當時,清朝加大對東北地區的開發,大量移民湧入東北。在物資缺乏的情況下,普通勞動者更需要耐消耗的棉織品。南通生産的耐磨土布裁制的衣服,能滿足中下層群眾的日常需求,因而暢銷關外。

消費端傳導需求端,南通家庭土布手工作坊對棉紗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大生紗廠一開始面向正是農村商品家庭手工業的生産資料市場。

因為靠近棉花産地和棉紗的消費者中小織戶,同時最大限度減少了生産過程中的原材料輸運成本。

3.稅收

在晚清辦廠,地方政府要征收不少苛捐雜稅。比如,從口岸城市到非口岸區域有額外稅收,紗品從上海的口岸運到其他省份,需要交5%的捐稅。

南通與上海之間的實體距離不到三百裡,這是一個非常微妙又恰到好處的距離。一方面兩地的經濟聯系通過長江,往來便捷;另一方面,又保護了南通的相對獨立性和安全性。

張謇雖有功名在身,但并未有實職。

其在南通的探索是一種從邊緣地帶的創新,具有某種程度的自下向上性,可以說是中國民族資本獨立開展近代工業化運動的開端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