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二戰蘇德戰場,如果抛開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戰史,東線作戰會顯得格外枯燥,由于這支部隊一直承擔着三個作戰方向的最重要任務,也是4支裝甲叢集裡唯一參與過列甯格勒包圍戰、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和庫爾斯克坦克決戰的部隊,是以它的戰鬥曆程也是最豐富和戰史學家研究最多的。之是以這支部隊這麼能打,離不開兩任指揮官和曼施坦因的重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
從德軍裝甲部隊發展史得知,雖然1941年進攻蘇聯時的4支裝甲叢集中,前三支承擔的作戰任務不僅最重也是最重要的作戰方向,但第4裝甲叢集卻是最早挺進波羅的海三國,曼施坦因指揮他的第56裝甲軍也是最早占領西德維納河渡口的部隊。
早在德軍發動二戰之前,第4裝甲叢集的前身是第16摩托化軍,它不僅在1938年參與了占領蘇台德地區的作戰,還在1939年閃擊波蘭的進攻中隸屬于南方集團軍群的第10集團軍,在1940年德軍進攻西歐占領法國的作戰中,第16摩托化軍又歸屬到B集團軍群,并在1941年2月更新為第4裝甲叢集。
從德軍裝甲叢集組建過程看出,雖然第1第2第3三個裝甲叢集都是從前期克萊斯特裝甲叢集、古德裡安裝甲叢集和霍特裝甲叢集發展而來,但霍普納裝甲叢集的組建是德軍專門為進攻蘇聯所準備的,在進攻列甯格勒的道路上,第4裝甲叢集也是受到挫折最多,又成為後來居上的一支裝甲部隊。
有些人認為,雖然曼施坦因指揮第56裝甲軍跑得很快,但在1941年7月份就陷于到原始森林和沼澤地裡轉圈出不來,嚴重影響了第4裝甲叢集的作戰任務,德國陸軍副總參謀長保盧斯甚至專門為這事飛到前線了解情況。實際上,曼施坦因陷于原始森林才發現,這些失誤都是德軍情報部門沒有弄清波羅的海三國地理環境,而北方集團軍群所進攻的路線又不适合于裝甲部隊行軍,客觀上這是上天沒有給曼施坦因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是,第4裝甲叢集的作戰能力是不容否定的,雖然第56裝甲軍遭遇險情,但第41裝甲軍卻打了一個翻身仗,在拉塞尼亞,200輛德軍坦克圍殲了蘇軍700多輛坦克,進而讓蘇軍格外重視。
從這個層面講,第4裝甲叢集雖然排名靠後,但其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參與南下作戰以後,它的戰鬥力完全得到釋放,在參與東線各場大規模戰役中,也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1941年9月30日,東線德軍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進攻戰役打響,180萬德軍向莫斯科進發勢在必得,為了加強裝甲進攻力度,德軍統帥部将第4裝甲叢集也派到了中央集團軍群,加上第2第3兩支裝甲部隊,三把鐵鉗齊頭并進開向莫斯科。
在此之前,德軍于8月份暫停了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的進攻,同時指令第2裝甲叢集增援基輔戰場,第3裝甲叢集增援列甯格勒戰場,在古德裡安9月16日合圍西南方面軍的同時,霍普納也在霍特的幫助下,挺進到了離列甯格勒11公裡的地方,是德軍裝甲部隊離列甯格勒前線最近的。
但好事多磨,由于德軍圍困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蘇軍的需要,第4裝甲叢集參與莫斯科戰役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北線,并在莫斯科戰役以後,開始承擔起戰場救火隊的職責。
1942年1月份,第4裝甲叢集正式更新為第4裝甲集團軍,指揮官也由第3裝甲叢集的霍特接任,也是從這時候起,這支裝甲部隊逢仗必打,而且還經曆了三次拼光坦克重新增補的過程。
第一次增補兵力是1942年參與藍色方案行動。第4裝甲集團軍下轄24、48兩個裝甲軍和第13軍,共有3個裝甲師和4個摩步師,裝甲坦克達到了633輛,其中第11第24裝甲師裝備最多,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師戰鬥力最強悍。但這場作戰因德軍統帥部的分兵政策,讓第4裝甲集團軍成了跑龍套的,先是南下增援A集團軍群,後因組建頓河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團軍成了打助攻的,被蘇軍差點包了餃子。
第二次增補兵力是1943年的庫爾斯克坦克決戰。雖然在1943年1月初,整個東線德軍隻有495輛坦克可投入作戰,但經過3月15日的哈爾科夫反擊戰勝利,第4裝甲集團軍戰鬥力全面恢複,到7月5日曼施坦因決定展開“堡壘行動”時,第4裝甲集團軍已擁有1100輛坦克和25萬名士兵,其作戰實力達到頂峰。但是,這次作戰是曼施坦因表演的最後一次瘋狂,第4裝甲集團軍不僅遭遇迎頭痛擊,其作戰裝備也損失大半,到戰役結束,德軍不僅損兵折将,還将最寶貴的坦克拼個精光。
第三次增補兵力是1943年底的蘇軍收複基輔之戰。此戰,雖然曼施坦因集結了第2第8兩個集團軍,但主要作戰力量還是第4裝甲集團軍,雖然庫爾斯克坦克決戰拼光了家底,但德軍還是集中了400多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兵力也達到了50萬人。
但是,與曼施坦因對峙的是蘇軍瓦圖京指揮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這是一支新組建的部隊,瓦圖京又是曼施坦因的老對手,他二人從列甯格勒打到基輔,從北打到南,曼施坦因就赢了一場哈爾科夫反擊戰,是以,瓦圖京集結了6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一個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共計有66萬人675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7000門各式火炮還有700多架飛機。從作戰陣營上看,曼施坦因已經沒了勝算。
戰役的結果,瓦圖京采取了聲東擊西戰術,把曼施坦因調到克林登陸場,主力卻星夜轉移到北面柳捷日登陸場,打了第4裝甲集團軍一個措手不及,雖然曼施坦因多方協調增派了部隊和坦克,但蘇軍獲得了最終勝利收複基輔,第4裝甲集團軍元氣大傷,12個德軍步兵師、2個裝甲師、1個裝甲擲彈兵師被擊潰,繳獲600多輛坦克和強擊火炮以及1200多門各式火炮,以自身損失不到3萬的代價殲敵10萬,曼施坦因想奪回戰場主動權的希望從此破滅。
從這個層面講,第4裝甲集團軍從南下莫斯科開始,就一直處在戰争的中心,哪裡有大仗哪裡就有它,但1943年是它的災難之年,雖然打赢了哈爾科夫反擊戰,卻暴露了實力,最後又在堡壘行動中再遭挫折,而基輔一戰讓他拼光所有家底,不僅霍特是以被解除職務,曼施坦因也受此戰影響,不久也被調離戰場。
就第4裝甲集團軍來說,德軍統帥部曾經寄予厚望,曼施坦因也将其作為東山再起的主力,但是,戰場環境不會給這支部隊再創輝煌的機會。随着第聶伯河會戰的結束,德軍逐漸向西線撤退,第4裝甲集團軍也逐漸淪落為一支助攻部隊,先是歸屬烏克蘭集團與第1裝甲集團軍合兵一處,後又劃歸中央集團軍群下面的第4集團軍,據守維斯瓦河,最後又撤退到第9集團軍防區内,被蘇軍包圍,一部向美軍投降,一部負隅頑抗。
應該說,關于第4裝甲集團軍的資料最多,既是對這支部隊的褒獎也是對他作戰曆史的認可。但是,即使這支部隊戰鬥力多麼厲害,但他仍然是德軍發動閃擊戰的工具,在他的裝甲鐵蹄下,無數蘇軍付出了生命代價。是以,當蘇軍包圍圈越來越小時,這支部隊選擇了與蘇軍頑抗到底,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向蘇軍投降。
當然,第4裝甲集團軍之是以這麼能打,離不開他的幾任優秀指揮官霍普納和霍特,而曼施坦因接手南線指揮權後,更是把希望寄托在這支裝甲勁旅身上,他們既是這支部隊的靈魂,又是作戰能力的直接展現。可是,他們都被解職了,這支部隊的靈魂也就丢了,戰鬥力也會随之下滑。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1
二戰羅斯托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為何被阻?蘇軍首秀圍殲戰鬥
二戰蘇德戰争,古德裡安為何将裝甲叢集改為集團軍?保障難度加大
二戰蘇德戰争,為何第3裝甲集團軍甘當綠葉?兩任指揮官忍辱負重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以城養戰政策,以局部利益換來整體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