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曆任首長——政治部主任鄧子恢(5)

作者:趙連軍
新四軍曆任首長——政治部主任鄧子恢(5)

中共閩西“一大”,主席台上左起:毛澤東、譚震林、郭滴人、鄧子恢、張鼎丞。(油畫)

1928年7月15日,中共閩西特委正式成立,郭慕亮任書記,張鼎丞任組織部長,鄧子恢任宣傳部長。同時,還成立了閩西暴動委員會,負責指揮閩西各縣暴動武裝。總指揮由省委特派員王海萍擔任,鄧子恢、張鼎丞、傅柏翠為副總指揮。決定把閩西各縣的武裝合編為紅七軍第十九師,下轄五十五、五十六、五十七三個團,鄧子恢兼任五十七團黨代表。根據實際情況,閩西特委決定停止公開的大規模的軍事活動,保留少部分精悍的暴動武裝,組成遊擊隊,相機打擊敵人,保護群衆和土地革命果實。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3月中旬,紅四軍進入閩西長汀,在長汀長嶺寨一舉擊潰了閩西軍閥郭鳳鳴旅二千餘人,擊斃旅長郭鳳鳴,解放了長汀城,并幫助成立了閩西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長汀縣革命委員會。此時,鄧子恢剛剛接任特委書記。他從龍岩趕往目杭水南特委機關,然後又馬上出發前往長汀,準備向紅四軍前委彙報和請示工作。當他走到畲心時,聞訊紅軍已揮戈西進,轉戰贛南。為了能使紅四軍了解閩西的情況,并要求紅軍主力再返閩西,幫助消滅反動武裝,建立革命根據地,鄧子恢寫了一份關于《閩西曆年鬥争與敵我情況》的報告,派人趕赴贛南,送交紅軍前委。

5月20日左右,毛澤東派遣宋裕和持他簽署的信來找特委,送交鄧子恢。信中說紅軍準備再度入閩,特委須做好策準備,要鄧子恢務于5月22日趕到蛟洋,共商退敵之計。鄧子恢接信後,立即召開了特委緊急會議,要求各縣迅速派人通知各地,實行暴動,響應紅四軍入閩。會後,鄧子恢星夜出發前往迎接毛澤東、朱德和紅四軍。他才走到龍岩小池,便聞紅四軍已攻克龍岩,于是急赴龍岩。5月23日傍晚,鄧子恢在龍門墟遇到了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同志。毛澤東對鄧子恢說,要重視武裝建設,盡快建立起一支政治上堅定、組織上鞏固、軍事上具有堅強戰鬥力的地方紅軍,這是保證革命勝利、建立人民政權的基本條件。鄧子恢向毛澤東介紹了閩西革命鬥争的發展情況,認為閩西武裝力量還比較薄弱,要求紅軍調一部分有才幹的軍事幹部,加強閩西地方武裝。毛澤東同意了這一要求,抽調了一批紅四軍的軍政幹部給閩西特委。

6月3日和19日,紅四軍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兩次襲占龍岩城,消滅了盤踞在龍岩等地的福建省防軍陳國輝之第一混成旅,為進一步建立閩西根據地奠定了基礎。6月4日,龍岩縣革命委員會在中山公園宣告成立,鄧子恢擔任主席。至此,以龍岩、永定、上杭三縣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閩西的革命運動也進入了新的時期。

龍岩戰鬥勝利結束後,毛澤東對鄧子恢說:“閩西局面已經大定,特委對各地工作要有個綱領才好。”又說,現在黨的基本任務,是充分發動群衆,實作土地革命,徹底消滅土豪劣紳,建立工農政權和武裝,鞏固和發展赤色區域。鄧子恢回到特委機關,根據毛澤東的意見,結合閩西各地的鬥争經驗,起草了一個土地革命鬥争綱領。鄧子恢把草稿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看後說“很好”,并作适當修改,正式印發到各縣貫徹執行。在紅四軍的強有力支援下,閩西各地迅速建立了各級紅色政權和工農武裝,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熱潮。

遵照紅四軍前敵委員會的訓示,7月20日,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蛟洋文昌閣正式開幕。毛澤東、譚震林、江華、蔡協民、曾志等代表前委出席并幫助、指導大會的召開,毛澤東代表前委在大會上作了報告。鄧子恢代表中共閩西特委作報告。會議期間,鄧子恢根據閩西的政治、軍事形勢和大量的調查研究材料,為大會起草了長達近二萬字的《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政治決議案》。決議案為大會确定了目前黨在閩西的總路線:“堅決的上司群衆,為實作閩西工農政權的割據而奮鬥。”決議還提出了鞏固擴大黨組織、發動群衆、建立蘇維埃、實行土地革命、擴大工農武裝等項主要任務。這個決議案經毛澤東修訂以後,得到了全體代表的的一緻通過。大會選舉了新的閩西特委,鄧子恢為書記,張鼎丞為軍委書記,蔡協民為組織部長,藍鴻翔為宣傳部長,江華為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