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作者:豫記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沒有一個河南人能拒絕一碗胡辣湯,這句話沒錯。

在洛陽人的心中,封神的湯可以是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甚至豆腐湯,但排在第一的可能不會是胡辣湯。

比起胡辣湯,洛陽人更喜歡胡椒,也更善于用胡椒烹饪美食。

藍家夏夏|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河南美食頂端的胡辣湯

洛陽人卻不買賬

說起河南的美食,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胡辣湯是避不開的話題。

最近有個新聞,标題是這樣:北京網友饞河南胡辣湯,叫跑腿小哥坐高鐵送餐,一單2000元,關鍵詞一目了然。

内容簡單說就是,一位住在北京的河南老鄉想家了,想吃老家的胡辣湯,于是便叫了一個UU跑腿,讓他從河南鄭州坐高鐵送餐。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衆所周知,有一種鄉愁叫饞家鄉的美食。

胡辣湯之于河南人,不僅關系着味蕾,更承載着家的味道。

這個被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嫌棄的食物,賣相不好,不上鏡,卻很好吃,死死地抓住了一億多河南人的胃。

很多外地的朋友回不了家,吃不到燴面、胡辣湯,于是乎,把對家鄉的思念寄托在速食胡辣湯上,這是常有的事。

打開某寶,最受歡迎的速食胡辣湯,月銷上萬,其中有多少念家的遊子啊。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實際上不光是外地人,即便是本地人也抵擋不了胡辣湯的香味,隔幾天也慰藉自己一碗胡辣湯。

河南人愛說,“中”、“得勁”,是舒坦、舒服的意思。對大部分河南人來說,再沒有比早晨來一碗胡辣湯更令人舒坦的美食了。

這種情感從大街小巷的胡辣湯店就能看出,每條街上最醒目的早餐店八成是胡辣湯店。

每天早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排着長隊,點上一碗胡辣湯,再配個油條或者菜角。小店裡通常擠滿人,實在坐不下的,連店對面的花壇邊也不放過,食客們搬個小闆凳大快朵頤。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胡辣湯可以說是河南人的生活哲學。

也不全然,不過在河南一個地方,胡辣湯并沒有這麼吃香,河南省西邊的洛陽市,胡辣湯着實沒啥地位。

洛陽人并非不愛喝湯,而是太會喝湯。

02

怎麼能錯過洛陽的湯呢

洛陽人當然也喝胡辣湯,喜歡喝,店也不少。

隻是,若你要問洛陽人最愛的湯,排在第一位的可能并不是胡辣湯。

我是個洛陽人,在我上高中的時候,食堂的菜單裡就少不了湯:牛肉湯、丸子湯、豆腐湯。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隻需要五塊錢左右,經濟又實惠,20分鐘的吃飯時間也阻止不了我們的步伐,哪怕站着也要選擇喝。

你可能要問了,為啥沒有胡辣湯?

實際上,洛陽人對胡辣湯的愛并沒有那麼熱衷,主要是洛陽的湯種類實在多。洛陽的湯可達二三十種,輪着喝一個星期都不重樣,胡辣湯顯得沒那麼出衆。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道地的洛陽人講究喝頭湯,當第一縷陽光照射地面的時候,洛陽人就已經在排隊喝湯了。

很多洛陽人甚至會跨越大半個城,隻為一口好湯。

洛陽大部分牛肉湯都不會放鹽,也就是“甜”湯,講究湯的鮮和醇厚,奶白的湯順着喉嚨往下滑,溫潤絲滑,味蕾和知覺在一刹那達到頂峰。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我更喜歡“鹹湯”。牛肉、蔥粒澆上湯,澆上油辣子,自個兒加鹽,把餅絲往湯裡一泡,香氣撲鼻。不光是牛肉湯,同樣美味的還有羊肉湯、驢肉湯。

要是嫌葷的過于油膩,完全可以來碗素湯,豆腐湯、丸子湯。

豆腐湯雖是素湯,料兒卻是十足的:以白豆腐為主料,姜做輔料,再加上燙好的粉條、油豆腐絲和生菜,撒些蔥花和辣椒油,把湯往上一澆,鮮香四溢。

别看豆腐湯簡單,光是料油就要用香葉、小茴香、八角、丁香、桂皮等十幾種香料炒香,羊脂般的嫩豆腐,四四方方,不破不碎,光咬上那麼一口,豆香便與湯味融為一體了。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這麼一對比,胡辣湯在洛陽真的排不上号。而且牛肉湯、羊肉湯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端一鍋全家喝。

盡管胡辣湯沒法占領洛陽人的味覺,但胡辣湯的重要原料——胡椒早已經被洛陽人用的爐火純青了。

03

不産胡椒的洛陽

離不了胡椒

洛陽的湯不僅限于此,傳承了一千多年的水席是洛陽美食的招牌。

水席有兩個特點,一是所有熱菜皆是湯湯水水,共有24道菜,全菜皆湯;二是上菜猶如行雲流水般,吃完一道再上一道。

其中的頭菜,是征服了武則天的牡丹燕菜。

b站上的日食記前幾天複刻了牡丹燕菜,裡面的蘿蔔絲能穿針而過,而且絲絲均一,菜品上桌,中間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瞬間吸粉無數。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很多網友被其高顔值吸引,沒有察覺到其中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胡椒。

胡椒,讓牡丹燕菜在味道方面有了靈魂,一進嘴有點嗆,回味之後就再也忘不了。

除此以外,水席裡還有連湯肉片、焦炸丸子等,口味有鹹有甜、有濃有寡,但大都需要胡椒的點綴。

以至于很多外地人到洛陽嘗試過水席之後,大失所望,感覺都是湯湯水水的,口味也都是酸辣。

他們不知道的是,湯湯水水和胡椒就是洛陽飲食的靈魂。

也不光是水席,牛羊肉湯、肚絲湯等基本都需要胡椒調味。洛陽本地人甚至吃燴面、馄饨也會用胡椒調湯。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你可能無法想象,胡椒在洛陽是家家戶戶最普遍的調味品。

我家也不例外,哪怕是每天吃的面條,不放辣椒油,而是放白胡椒和醋調味,吃起來是溫和的酸辣,也不至于過于辛辣。

幹燥寒冷的冬季,來一碗有濃郁胡椒味的美食,簡直是提神醒腦,一天都有精神。

酷愛喝湯的洛陽人,為啥不愛胡辣湯?| 豫記

胡椒與洛陽的淵源要從很久以前說起,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見證了朝代疊起,這個過程中洛陽人開始嘗試牛肉、羊肉,而後也有了沿用至今的香料——胡椒。

胡椒美哉,一撮胡椒粉,堆成了洛陽的飲食文化。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