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作者:謀略與兵法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一個人能夠呼風喚雨一時,決不可能僅僅憑借運氣上位,很大程度上跟其内在能力有莫大的關系。一代枭雄是怎麼養成的?仔細研讀下面案例,你就能洞若觀火。

【案例原文】世充本西域胡人,姓支氏。父收,幼從其母嫁王氏,因冒其姓。世充性谲詐,有口辯,頗涉書傳,好兵法,習律令。帝數幸江都,世充能伺候顔色為阿谀,雕飾池台,奏獻珍物,由是有寵。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案例解讀】王世充作為隋末的一代枭雄,曾經先後擊敗了宇文化及和李密等勢力,始終将東都洛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若不是遇到不世出的兵法天才李世民,說不定真的能守住“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鄭基業。他作為少數民族,人生地不熟地來文化先進的内地謀發展,本來是很難有機會登上曆史舞台的。為什麼最終其能夠成長為稱雄一方的枭雄呢?其關鍵就在于知識技能與一般人相比,具有顯著的“異質化”特點,具體展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1.有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口辯”是王世充第一項技能,揭示了他具有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項能力有什麼作用呢?最直接的功效就是提升說服别人的機率。學習過鬼谷子謀略的朋友都知道,能夠說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就能夠在說提出的方案之中夾帶“私貨”,進而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之下獲得潛在收益。縱橫家之是以能夠“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也是靠的這項技能。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2.有豐富的人物成敗經曆資料庫。“頗涉書傳”是司馬光對王世充的第二項重要的學習記錄。“頗涉書傳”會導緻什麼樣的後果?通過通讀曆史人物的傳記,可以在其大腦之中形成一個豐富的人物成敗資料庫。有了大量的資料作為依據,才能夠在自身幹事創業的過程中提供相對精準的參考系,進而提升其做事成功的機率。為什麼資料庫有這樣的功能?因為當所采集樣本數量足夠大的時候,反應事物本質的一些規律就容易呈現出來。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3.有與人迥異的思維模式。兵法思維,強調“以正合,以奇勝”,而出奇制勝的關鍵在于與衆不同。是以經常研究兵法的人,其思維模式與其他人截然不同,善于以别人想不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善于從别人注意不到的地方着手做事。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出其不意,減少競争阻力,提高成功機率。“好兵法”的興趣,注定了王世充不會走一條一眼到頭的“尋常路”。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4.有一定的組織管理手段素材庫。所謂“律令”,是指法律和指令,這是組織實施管理的最為基本的手段。一個不熟悉管理手段的人,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員和紛紛擾擾的人群往往不知所措,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圖限制他們,是以不具備成為上司者的可能。而王世充下功夫研究“律令”,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時機成熟,能夠應用這些“馭下之術”達成個人的目的。

枭雄是怎樣養成的?司馬光的描述很簡短,但資訊量卻極大

反觀現在,為什麼當代的大學生越來越貶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工業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導緻了大學生群體的知識技能出現嚴重的“同質化”,沒有與衆不同的才能,怎麼可能發揮與衆不同的作用?

(歡迎想系統學習兵法的朋友搜尋并關注今日頭條号:“謀略與兵法”,歡迎大家私信留言。不懂謀略與兵法,怎能從容應對日益激烈的競争?)

高手!教科書式地演繹了馭人之術的六大絕技,難怪他能夠笑到最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