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史 | 華歆的道德和演技

作者:各界導報
文史 | 華歆的道德和演技

華歆是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的名士、重臣,官至三公。在小說《三國演義》裡,他屬于出場不多、但令人印象挺深的角色。

在小說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中,曹操要殺漢獻帝的伏皇後,皇後吓得躲進殿後椒房内的夾壁裡。作為曹操寵臣的華歆,帶着五百甲兵進後宮搜查,發現皇後的藏身處,“歆親自動手,揪後頭髻拖出”。皇後懇求饒命,華歆呵斥說:“汝自見魏公訴去!”

這段情節,倒是正史中也有的,見《後漢書·皇後紀》。不過《後漢書》成書的時間距離東漢末已很遙遠,其中道聽途說的東西不少。這個故事的資訊來源,是東吳人寫的《曹瞞傳》,那是一部著名的給曹操抹黑的作品。華歆曾在孫策手下做官,後來被曹操點名索要,就欣然走了。東吳人很可能是以懷恨在心,黑曹操的時候順手黑一把華歆,一石二鳥。

在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中,曹丕篡漢的時候,華歆沖在最前面,對漢獻帝一通羞辱恫吓,看對方還在猶豫:歆縱步向前,扯住龍袍,變色而言曰:“許與不許,早發一言!”帝戰栗不能言。在把“忠君”當作核心價值觀的古代,這些言行可謂罪大惡極,也特别能讓情感樸素、愛憎分明的一般讀者,對華歆切齒痛恨。

然而史書中的華歆,完全不是這樣的。《三國演義》把華歆寫成逼迫漢獻帝退位的關鍵人物,大概是因為漢獻帝禅位給曹丕的大典,是華歆“登壇相儀”,擔任着類似今天主持人的角色。但據華歆的孫子華峤說,當時自己的爺爺和另一位“老戲骨”陳群的表現一樣,“心雖悅喜,義形其色”,既為曹丕當皇帝感到高興,又表現出一個漢朝忠臣應有的樣子——總之,是節奏帶得很好的人。

這樣看來,《三國演義》醜化華歆,主要不是抹黑了他的品德,而是貶低了他的演技。實際上,能混到這個位置的人物,多半很注意吃相,不會是《三國演義》裡那種窮兇極惡的樣子。

文史 | 華歆的道德和演技

這一點,《世說新語》處理得好得多。《世說新語》關于華歆的記錄有五則,大多是把他當作正面人物的,如: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是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甯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顯得很為難。王朗說:“幸好船上空間足夠,為什麼不可以呢?”後來,賊寇迫近,人多,船行駛不快,王朗就想讓那人下船。華歆說:“剛才我之是以猶疑,就是擔憂現在這種狀況。但既然已經接納了他托身的請求,怎麼能因為情況危急就抛下他呢?”于是仍像原來那樣,攜帶、扶持那個人。世人也由此判定華歆、王朗的境界高下。

這個故事裡的王朗,就是《三國演義》裡被諸葛亮罵作“蒼髯老賊,皓首匹夫”,并最終被活活罵死的那個王朗。當然,這時他還不老。

而那句風行網絡的評價——“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顔無恥之人”,也和王朗挨不上。他就是個典型的普通人:第一,他是善良的,是以樂于付出廉價的同情心;第二,他是簡單的,是以遇事不過腦子,并不知道做好事需要付出多大代價、承擔多少風險;第三,他是脆弱的,是以危機一來就想撂挑子。《三國演義》設計出王朗被諸葛亮罵死的情節,沒準就是受這個故事的啟發:這種心理素質,确實很容易被罵出個三長兩短來。

這件事裡,華歆的表現确實很出色。開始不同意幫别人,是有遠慮,早早想到可能的後果;後來堅持幫别人,是有擔當:雖然倡議是你提出的,但我既然同意了,就要承擔責任。

但這件事的真實性有一些疑問。第一,看華歆和王朗早年的履曆,兩個人未必有機會一起避難。第二,華歆的孫子華峤寫過一本《譜叙》,其中講過一個差不多的故事,但襯托華歆高大形象的,是一個名字都沒有的人物,并不是王朗。

王朗很崇拜華歆,喜歡模仿華歆的行為,得到的評價卻是:“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是以更遠。”王朗學習華歆,連皮相都算不上,越學差距越大。可以推想,王朗是名人,在吹捧華歆的故事裡,把王朗拉進來配戲,肯定比别人效果好。

文史 | 華歆的道德和演技

《世說新語》裡,唯一一個華歆扮演反派的故事,是他少年出仕之前的事:管甯、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甯讀如故,歆廢書出看,甯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華歆是平原高唐(今山東聊城高唐縣)人,管甯是北海郡朱虛縣(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兩人年齡相近,一起求學,加上管甯的同鄉邴原,三人并稱“一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甯是龍尾。有人認為比德行的話,這個排名不合理;也有人指出,這就是按照年紀大小排的,不用想太多。

管甯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甯隻管揮鋤,和看到瓦片、石頭沒什麼差別,華歆卻把金子撿起來,而後又扔了它。兩個人讀書時,曾經坐在同一張坐席上。有個官員坐着豪車從門前經過,管甯不為所動,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回來時發現,管甯已經把坐席割成兩片,表示斷交,說:“我沒你這個朋友。”

這個故事是以華歆的猥瑣庸俗,襯托管甯玉潔冰清的高尚節操。但以今天的标準看,兩個人的舉動都有點怪。金子當然是好東西,在自家園子裡發現的,所有權也沒有問題,撿起來就是了,為什麼一個好像沒看見,一個撿起來卻還要扔掉?華歆看見大官忍不住圍觀,是不夠淡定,但管甯又何至于鬧到要絕交的地步?

還是要了解時代氛圍。東漢的風氣就是講究“清節”,時時要彰顯自己不在乎錢。那時的士人,牽着馬從河邊走過,馬低頭喝河裡幾口水,都要往水裡丢銅錢,表示君子絕不白占便宜。在這種時尚下,撿地上的金子,當然就要被恥笑了。管甯的為人,對這股潮流有發自内心的認同。華歆卻不同,撿了金子,因為愛财是他的本性;扔掉金子,則是因為對士林輿論的恐懼。“捉而擲去之”這個動作,表現出他在本性和潮流間的糾結。

文史 | 華歆的道德和演技

看豪車的那個例子也類似。政府請你去做官,而你推辭不去,幾乎是那年頭的名人一定會有的舉動。雖然許多人是虛僞矯飾,但也有不乏真誠的,而且要做到這點,也不需要特别清高。畢竟,這是秦以後政府權威最小、宗族掌握社會資源最多的時候,如果家族靠得住,不做官,日子也過得挺滋潤;雖然做官的收益還是大一些,但官場的風險和壓力也要大得多。這就是說,若追求利潤最大化,當然還是要當官;但從風險最小化的角度考慮,就容易選擇在家待着。

按照這裡的描寫,管甯用一種非常傷害華歆尊嚴的方式,和對方絕交了。但看《三國志》裡兩個人的傳記,後來兩個人的關系卻并不壞。

華歆是很會做官的人,也時時要彰顯高潔,可以說戲演了一輩子。漢末大亂,他逃到南方,先在袁術手下任職,再投靠孫權,後來又到了曹操身邊,然後一路高升。

華歆離開孫權時,很多賓客舊人給他送禮,華歆開始都收了,但臨出發時卻對大家說:“你們的禮金,本來我是不想拒絕的,不知不覺就收得太多了。但現在我一輛單車,要走這麼遠的路,随身财物太多反而有危險。”于是就把大家的禮金都退了,這樣既沒有收禮,又不傷人家的面子。

曹魏時代,皇帝給華歆的賞賜非常多,但他都轉贈給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以至于有同僚評價他說,華歆的智慧,努力一把還是可以追得上的;華歆的清廉,可真是别人比不了的。

從這些事例看,華歆對财富的态度,倒一直是“捉而擲去之”的。

而與他割席斷交的管甯,流亡到了遼東,在民間做道德偶像,和當地權勢者保持距離,但絕不得罪,也是很懂人情世故的人物。曹丕做了皇帝後,讓公卿舉薦“獨行君子”,華歆推薦了管甯,已經在遼東30餘年的管甯接受了征召,帶着家眷回到家鄉,但沒有同意出來做官。到了曹丕的兒子魏明帝的時候,已經70歲的華歆,又提出要把自己太尉的職務讓給69歲的管甯。管甯當然不會接受,不過這件事,自然會讓華歆和管甯的聲望都進一步提升。

按古代标準,華歆很長壽,活到75歲,管甯更能活,84歲。華歆死後,仍有許多人推薦管甯做官——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不會同意,寫舉薦信其實是給自己刷道德積分,并趁機展示一下文學才能。

來源:各界雜志2021年第7期

作者:劉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