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曹丕老爹留下的家底比較厚,但如何擷取曹操的全部遺産,對于曹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曹操苦心營造的格局,就是為了讓兒子能順利地接管大漢江山,篡了王朝正統自立為帝。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篡位和一般的改朝換代不同,改朝換代有末代暴君荒淫無道這一輿論基礎,起義家有大義傍身,造起反來有底氣。然而,漢獻帝是個老實巴交的憨小子,從來沒做過什麼暴君行徑,即便東漢王朝下達了某些弊政,那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家們下達的指令,與傀儡皇帝沒什麼關系。是以,曹丕不能直接殺掉漢獻帝,從他的手裡奪走權位,隻能用“套路”脅迫漢獻帝進行禅讓,名正言順地将皇位傳給自己。

在《三國演義》“曹丕廢帝篡炎劉”這一折裡,我們不難發現,曹丕是根本沒有底氣的。篡不同于奪,需要的是心機城府而不是暴力手段,在此之前篡位成功的先例幾乎沒有,王莽雖篡西漢,卻讓外人抓住了把柄,成為衆矢之的。

是以,曹丕要走的,是一條嶄新的道路,實屬摸着石頭過河。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遵循曆代皇帝獲得合法性的套路,曹丕先是要搞一套左青龍右白虎的祥瑞之兆,證明自己“王權天授”的合法性。不過,老百姓在長久的改朝換代中已積累了曆史經驗,什麼天降祥瑞?糊弄鬼去吧!是以,單是祥瑞遠遠不夠,“大楚興陳勝王”那一套早就成了過時的把戲,三國時代想要自立的諸侯哪個沒裝神弄鬼過?

曹丕另辟蹊徑,玩了一出文字遊戲,将“魏”字拆解成“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由于,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皇帝用過類似的套路,是以,這一招頗為奏效。緊接着,這出大戲就不太好演下去了,因為曹丕要面對的是正統皇帝漢獻帝。禅讓,必須得讓漢獻帝親自參與儀式,并在大庭廣衆的環境下心甘情願地說出禅讓宣言,至少要在表面上心甘情願。

曹丕夢寐以求的效果,就是漢獻帝中風偏癱,嘴歪眼斜地對自己寄予厚望,讓他為了黎民蒼生的幸福接過統治權。值此之際,曹丕萬分推脫,最終,在群臣擁立之下不得不接過重擔。想讓漢獻帝中風偏癱無疑頗具難度,以當時的毒理學水準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是以,隻能威逼利誘漢獻帝這位“主演”,讓他參與到這出禅讓大戲裡。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為了讓漢獻帝出演,曹丕請出了副導演兼龍套演員華歆,讓他去做漢獻帝的“說服”。在影視作品中,副導演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幹的工作比導演繁重,卻撈不到多少名利。華歆無疑是個為主公排憂解難的最佳副導演,也是這出戲裡的最佳龍套。華歆将自己釘在恥辱柱上,替主子背了脅迫漢獻帝的黑鍋。

華歆來到漢獻帝面前,此時的漢獻帝不再是那個受重臣擺布的兒皇帝,而是個有思想有主見的中年傀儡皇帝。華歆先是給漢獻帝講了堯舜禅讓的故事,告訴他古代禅讓制的可貴,希望他能效仿堯帝。漢獻帝比較保守,不肯松口。于是,華歆上前一步,脅迫漢獻帝,勸他識時務者為俊傑,否則恐遭不測。

漢獻帝怎會受這等人物的威脅?打算拂袖而去。王朗見事情即将發展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連忙示意華歆不惜一切代價逼迫漢獻帝就範。于是,華歆一把抓住劉協的龍袍,說道:“陛下,到底禅不禅讓,你還是留個痛快話吧。”當然,現實情況比筆者的描述殘酷得多,從“按劍指帝”這四個字上,足見當時的漢獻帝已成為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華歆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這是最髒最累的活,肯定會被後世釘在恥辱柱上。将來有人評價大魏政權如何如何,肯定會将自己拉出來鞭屍。然而,華歆卻勇敢地承擔了所有。在整個禅讓事件乃至三國格局的變動上,不論是曹丕還是劉備的表現都堪稱虛僞,整個事件中演的最出色的,莫過于龍套演員兼副導演華歆,因為他的演出最為真實,不摻雜任何水分。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漢獻帝礙于生命威脅,不得不将皇權拱手相讓。曹丕聽說劉協願意讓位以後,沒有任何演出經驗的他還以為可以就此殺青了,大喜過望,想要順理成章地接過皇位。然而,編劇司馬懿卻站了出來,告訴曹丕說現在還不到時候,雖然,漢獻帝的诏書送到了家門口,但作為總導演的魏王必須“上表謙天位,以絕天下之謗”。

瞧瞧,要不怎麼說編劇往往是全劇組最有才華的那個呢?隻有編劇将劇本剖析得最透徹,明白若此時收手必将讓天下有“謗”。任何政治行為,都得考慮到背後的輿情工作。如果不進行一番推讓,天下人難免會嚼舌頭。一語驚醒夢中人,曹丕連忙按照司馬懿所說,上書稱自己的德行不夠,怎能接過王朝正統呢?是以還是“别求大賢,以嗣天位”。

男主演漢獻帝隻想早點結束這出鬧劇,是以,再次相讓。司馬懿的點撥被曹丕記在心裡,是以他這次仍不肯輕易地接受近在咫尺的皇權,而是找來謀士賈诩進行商議。賈诩這位場務兼服化道正愁自己在這出大戲中沒有戲份,連忙為演員們打造了一個嶄新的舞台。

賈诩将所有暗箱操作的内容全都放在台面上:在一場聲勢浩大的禅讓儀式中,漢獻帝劉協捧着自己的傳國之寶交到曹丕手上,兩人像是過年塞紅包一樣你推我讓,最後,曹丕擺出一副“你們也看到了,這江山社稷是他非要塞到我手裡”的嘴臉,心安理得地坐上了龍椅。

到了這,這出大戲終于殺青了。尤其是最後一折禅讓大典,大受北方觀衆好評。除了南方的觀衆是漢獻帝的“真愛粉”,情緒有些反動之外,這部戲大獲成功。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然而,曹丕在這一折戲裡的表現還是不太成熟,或許是因為曹丕是曆史上首個成功導演了禅讓大戲的導演,是以,才會暴露出輕浮暴躁等缺陷。若不是司馬懿、賈诩等從業人員及時站出來為導演提供幫助,恐怕曹丕會成為下一個王莽,落人話柄。

司馬懿和賈诩一個是編劇,一個是場務,兩人都沒有走到台前,是以,他們幹的活相當幹淨。雖然偶爾會出場客串一下龍套,可這兩人的登場都在關鍵時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不過,兩人在這出大戲裡暴露了極其高明的“禅讓學”功力,這一點亦将他們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果曹操是總導演,他一定會懷疑司馬懿和賈诩有朝一日會不會上位為導演,奪取自己的江山社稷。對于受主公猜忌這一點,司馬懿和賈诩亦心知肚明,是以賈诩選擇退出政壇,功成身退;司馬懿則激流勇進,與曹氏家族的政治利益牢牢地綁在一起,并靠多年積累的經驗幫助子孫打下家底。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司馬懿父子才是最成功的“禅讓學”專家。可以說,以魏代漢和以晉代魏的兩出戲碼,都是這兩代人主導的。相比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曹丕這小子還是嫩了點。曹丕在成為皇帝後,像炫耀一樣對文武群臣說出那句“舜禹之事,朕知之矣”時,已經暴露了他賊人之賊的本質。

繼堯舜禹之後的禅讓,大多是篡奪皇權的把戲,所謂“禅讓”不過是幌子罷了,這一點,天下人心知肚明。是以,“舜禹之事”可做不可說,誰說出來便會顯得沒素質,曹丕的稚嫩在此處展現無遺。

除此之外,曹丕遠沒有他老爹的眼界和手腕,這事要是發生在曹操身上,在“禅讓”過後早就将司馬懿、賈诩這兩位“禅讓學”專家消失了,怎會留下這兩個厚黑的家夥?曆史證明,曹丕的錯誤極其嚴重,對司馬懿的疏忽亦使曹魏江山被司馬氏篡奪。

曹丕“禅讓戲”演完,吳蜀立馬上演“自立戲”,結果劉備成了正統

在這出“禅讓戲”成功上映後,蜀漢地區亦上演了一出跟風的“自立戲”。漢獻帝劉協主動讓位,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作為既得利益者,曹丕自然不會為難男主角劉協。

然而,蜀漢地區同樣有一套成熟的劇組班子,在總導演諸葛亮、男主角劉備等人的張羅下,一出關于“自立”的戲碼被導演出來。

在這出戲裡,劉備高明地指出曹魏篡漢的本質,并将活得好好的廢帝劉協硬生生地編死了。

由于删除了漢獻帝的戲份,是以,男主演劉備就成了唯一的“漢室正統”,有了繼承大漢正統稱帝的資格。

實際上,劉備早就等着曹丕等人導演禅讓了,若非如此坐鎮蜀漢的劉備也沒有資格在漢獻帝活着的時候稱帝。

至于孫權,因為他缺乏劇組班底,又沒有稱帝的口實和血緣關系,是以,隻能在蜀、魏自立後,名不正言不順地“自以居非中土”。在孫權當皇帝時,連皇帝必備的祭器和儀仗都沒準備齊全。

相比于蜀、魏的正經劇組,孫權的這出稱帝戲隻能算是草台班子的演出。

參考資料:

【《三國志》、《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