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作者:淚殇之陌

在亂世之中,一代枭雄曹操斬殺了當世醫術絕倫的華佗,這個決定讓後人産生了諸多質疑。一位權傾天下的軍事家,為何要下令殺害一名僅僅是醫生的平民?難道曹操真如後世所評的那樣,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暴君嗎?

還是說,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另有隐情?後漢書中關于此事的記載,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到底是曹操私自殺人,還是華佗實在罪有應得?讓我們一探究竟。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曹操與華佗初識淵源

當年,曹操執掌中原北方,對蜀吳兩地進攻,其武勇聲名遠播天下。而華佗雖姓名不顯,卻有一手絕世醫術。二人緣何相遇,又是怎樣結下梁子的?

話說陳登本是颍川太守,因貴為廣陵太守後,不治之疾在身,病痛纏身。那時華佗遊醫于陳登府邸之外,陳登一見華佗的大名,立即請入内館,親診脈治。經華佗一番醫治,陳登之疾果然痊愈。臨别之際,華佗卻對陳登說:"君之疾尚未根除,三年後恐複發,仍需名醫相助才行。"陳登聞言大驚,并請教華佗以後防治之法。

三年之期一至,陳登果然舊疾複發,但此時華佗已然遠走高飛,音訊全無。陳登無計可施,隻得禀報曹操。曹操自幼飽受頭疾所擾,欲延名醫治療,獲聞華佗大名,遂四處差人尋訪。終于在一處戲園子中尋得華佗的下落。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曹操親自拜訪華佗,拜請他回許昌給自己治療頭疾。華佗見曹操如此懇切,隻得應允。于是曹操便恭迎華佗入宮,一來受治頭疾,二來親炙醫術。自此,二人便有了正式的"君臣"關系。

此時華佗已是滿門人望,其醫術之高已是無人能及。曹操雖地位顯赫,卻也不恰溫飽,對醫術一竅不通。待見華佗神乎其技,便親自拜為師,虛心請教。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華佗拒不侍疾

華佗雖受曹操重用,供給殷實,卻對自身醫術存有傲慢态度。《後漢書》曰:"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蓋當時社會風氣如此,将醫生這一行當作下等,華佗亦深受其害。雖然技藝高超,卻自視甚高,對曹操也漸漸擺譜起來。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曹操起初對華佗十分敬重,不時親自請教醫術疑難。然而随着時日久了,華佗開始逐漸露出高視闊步的本性。有時曹操請他療疾,他便借故推遲;有時又提出種種無理要求,如要曹操接其家人入宮等。曹操屢次照辦,卻仍無法打動華佗的積極性。

頭疾雖已初步治愈,但根基未除,時常還會複發。曹操急于求醫,可華佗卻總是愛理不理。一次曹操命人将華佗家眷接至許昌,他卻反過來要求曹操先派名醫去家中替家人治療,否則他就不肯在宮中侍疾。曹操雖十分不滿,卻還是勉強答應了。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那時正值曹魏政權初立,曹操正想決定一名得力的宰相以佐治安邦。本想委以華佗重任,奈何華佗如此嫌貧愛富、目無尊長,是可堪大用?曹操的焦慮可想而知。他數次親自勸說華佗改過自新,華佗卻總是将話題一轉再轉,避而不談。

這等情況,換作是誰都會覺得受了委屈。可曹操一味地忍讓着,生怕華佗真的一走了之。終于有一天,忍無可忍的曹操決定痛下決心......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兩人沖突加劇

華佗久辭不歸,在曹操看來實在有些放肆。曹操雖然權勢傾覆中原,但醫術實在是他所不通曉的。上至宮中達官顯貴,下至草野布衣,無不欽佩華佗的神乎其技。曹操強求華佗回返,也是出于對醫術的敬重。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可是等到華佗終于重新回到曹操身邊時,卻提出了一個令曹操震怒的主意——開顱手術。衆所周知,彼時的醫術雖已小有長進,卻仍遠未達到能對人身行這等大開顱的地步。更何況,曹操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終歸也隻是個身體脆弱的凡人。面對如此驚世駭俗的手術,誰人又能毫無疑慮?

然而華佗卻視曹操如草芥,對他的懇求置之不理,反倒嚷嚷要對他行此手術。如此無理取鬧,怎不惹惱曹操?當下曹操遂震怒,痛斥華佗無視君臣大義,竟然如此放肆無禮。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不過倒也不能全怪華佗,其實是彼時社會的等級觀念太過根深蒂固了。那個時候,醫士這個職業被認為是十分低微的,幾乎和棺木匠、織婦一般無二。可華佗自恃本領高強,加之曹操對他确實是百般恭維,是以才會如此放縱。

再說那開顱手術的主意,或許也不完全是無的放矢。畢竟當世還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誰能保證華佗說的不是實情?隻不過提出的時機并不恰當,先是自己久辭不歸叫人等得心力交瘁,現在又突然提出如此荒唐的主意,誰人不會覺得被耍了?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更何況,明知曹操已經對自己滿懷不快,華佗也并未先向曹操賠不是,反而逞一時之快繼續提開顱手術,未免也太不知趣了些。

曹操斬殺原因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面對華佗如此無理取鬧,曹操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憤怒了。當下便命人将華佗囚禁,并親自詢問華佗為何如此背信棄義。

曹操原本對華佗曾懷有厚望,想委以重任,豈料華佗竟如此狂妄自大,踐踏君臣大義,簡直是罪無可恕。作為一名平民,一名醫生,竟敢如此放肆無禮,豈不讓曹操大為掃興?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當年曹操四處延聘華佗回許昌,原本是出于對他醫術的重視和欽佩。可是華佗不知好歹,反而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曹操哪裡還用得着如此目中無人的庸醫?

更何況,當時的社會風氣确實将醫生等行當視為下等,如此傲慢無禮的行為,可謂是違背了時代的大潮。一味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不思變通,實在是缺乏遠見卓識。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面對曹操的質問,華佗卻置若罔聞,态度更加嚣張跋扈起來。終于,曹操決定親自審問他,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竟讓他如此狂妄自大。

可盡管如何追問,華佗依舊我行我素,對曹操避重就輕、搪塞敷衍。見華佗如此不知好歹,态度更是越來越嚣張,曹操終于忍無可忍,痛下決心,将華佗處以極刑!

曹操愛才如子

縱觀曹操一生,他對待人才向來都是非常寬容和包容的。雖然在華佗一事上采取了決絕的手段,但這并非他對有才之人的一貫作風。

曹操自小便秉承"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信念,視人才為珍寶。在他的朝野中,集結了大批賢能,如曹植、曹冑、程昱、程曠等。對于這些才華橫溢之人,曹操都是愛護有加,禮遇有加。

曹操當初非要斬殺華佗,原因為何?後漢書給出真相,曹操是對的

就連那些曾經對他懷有叵測之心的人,如張繡、窦武等,曹操也都痛加寬恕。他深知人才的珍貴,從不會因為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而斷了後路。這正是他的遠見卓識所在。

有鑒于此,大家也就更加難以了解曹操為何要對華佗如此苛刻了。畢竟,按理說一代醫聖之稱的華佗也當算是人才中的佼佼者了。

其實,曹操之是以對華佗動怒,并非單單是因為一時沖動。而是出于對天下蒼生的深切關懷。一個狂妄自大、視民如草芥的庸醫,若是委以重任,必将禍及百姓。與其任用一個如此人,不如另尋人才。

要知道,曹操雖然武力所向無前,但他卻從未濫殺無辜。他雷霆手腕,無疑是為了維護大權在握的局面,進而讓天下得享太平。是以,每每面對賢才,他都是将其奉若珍寶,無微不至地加以培植。

結尾

可惜的是,華佗卻沒能認清這一點。他隻顧着己欲放縱,完全無視了曹操對人才的敬重之情。于是,曹操不得不狠下心來,痛下決心除掉了這個患上了驕橫症的庸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