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作者:看見泉州

日前,“中國白·瓷墨塑語”文化專題展覽在麗水市處州三寶博物館順利開幕。據悉,本次展覽共展出了青年藝術家伉俪陳藝輝、簡麗華的白瓷創新之作110多件,包括當代陶藝、傳統陶瓷雕塑、文創杯(手捏杯、手繪杯)等。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德化陶瓷藝術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底蘊,更通過藝術家們的創新思維,賦予了傳統白瓷以新的生命力和藝術價值,推動着傳統陶瓷藝術與現代創作手法的融合與碰撞。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遊客參觀“中國白•瓷墨塑語”文化專題展覽(受訪者供圖)

“此次‘中國白·瓷墨塑語’專題展,讓我又有耳目一新之感,以傳統典故人物為題材演繹出新的藝術形式,冀希喚醒國人内心的人文意識,将中國傳統水墨寫意手法與德化白瓷的傳統技藝融合,中國白與留白,白而不空,白處富含的想象力留給觀衆自己細嚼體會。”知名設計師陳文說。

在傳統中尋求突破

“當代陶藝,借鑒德化傳統雕塑為藍本,從‘中國白’的特色瓷種出發,以簡影的方式來概括、提煉、升華,通過融合畫面、結合工藝等,呈現多種可能性。”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陳藝輝說,他從小就對傳統文化萌生了興趣,大學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修陶瓷藝術雕塑專業,畢業後拜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蘇獻忠為師,通過不斷學習、交流汲取營養和受蘇獻忠老師新思維的影響,從傳統的手法慢慢向現代衍變,在當代觀念的引導與支撐下,不斷激發創作新思路。

如作品《新·劉海》以中國傳統題材“劉海戲金蟾”為主線來創作。劉海是一個小孩子的形象,如何讓作品有新亮點,需在傳統基礎上融入新手法,從構圖造型、形式感來突破;整組作品大小五件形态各異,富有動感,不拘泥于傳統架構,诙諧幽默的展現出“新”劉海的一面,天真無邪,生動有趣。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作品《新•劉海》

據陳藝輝介紹,他最初創作的作品《師·禅》以禅宗為主題,通過老者與年輕修行者的對話,在一山一水間,一塵一葉中,似乎在講述着人生真谛,感悟自然與生命的奧妙;作品構圖上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創作手法上簡繁結合,大處簡潔洗練,細緻處精雕細刻,也可展現在日常生活中輕重緩急有緻,有輕有重的哲理。

後又以作品《師·禅》為基礎進行升華,創作了作品《言傳身教》。該作品在取材上,以“愛蓮說”為主題,表達對蓮花的愛慕與贊禮,更具文人氣息;在裝飾上,一改以往寫意留白的手法,在岩石上豐富細節;整件作品體量更大,人物刻畫更加精細,更有視覺沖擊感,于2024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作品《言傳身教》

在留白中追求多彩

“我們創作的水墨系列作品與‘書畫同源’,主要以一團泥原有的自然狀态,稍加修飾、調整,更加追求自然性、随意性,塑造出無意間的一種狀态。” 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陳藝輝告訴記者。

塑墨無聲,瓷藝傳音。中國白與中國畫,墨與宣紙,诠釋黑與白;墨落宣紙,色入素瓷,即大千世界的黑白分明。《瓷塑鐘馗系列》作品就是以此手法進行創作,形态各異,表情生動逼真,通過黑白基調展現鐘馗的剛正不阿和浩然正氣。作品《源》亦是從一團泥中塑造老子的形象,手法上追求寫意自然和線條感的渾然天成,而後再施以水墨釉色,形成色彩的視覺沖擊。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瓷塑鐘馗系列》作品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作品《源》

“我們靜心鑽研,力求創作出有别于市場的作品。”全國輕工技術能手簡麗華微笑着說。如作品《吉祥如意》塑造的是牧羊女手持如意安坐在一頭簡潔概括的綿羊身上,通過傳統與創意的融合,在留白處再施以釉下彩繪草原、野花,使作品色彩上更加豐富。作品《鴻運當頭》則是以太湖石的元素為基調,勾勒一隻神氣十足似在鳴啼的雄雞;雞冠上的一點紅,寓意鴻運當頭、大吉大利。

德化:陳藝輝、簡麗華——守正創新 呈現多彩瓷塑

作品《吉祥如意》

此外,青年藝術家伉俪陳藝輝和簡麗華,還緻力于将傳統的手工成型技藝運用到現代茶器當中,如手工編織杯、手捏杯、手繪杯等,主要結合題字、刻圖、融入篆刻等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簡麗華以德化傳統捏花技藝創作,采用花瓣元素填疊構成的作品《蝶》,于2024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目前,她正在創作以魚為題材的系列捏花作品《鯉魚躍龍門》。

“未來我們的創作方向,主要以水墨瓷塑為主,展現德化白瓷當下的可能。現在我正在着手于《老壽星系列》作品創作,造型上更加追求渾然統一,表現手法上呈現德化瓷塑的多彩。”陳藝輝信心滿滿地說。

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