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作者:至履歷史

魏明帝曹叡有次舉行酒會,邀請群臣參加。太尉華歆因年歲已大行動不便而不想參加,魏明帝于是下令,文武群臣跟着自己站立在宴席前恭候,華歆不來,誰都不得坐下。那麼,這位備受魏明帝敬重的華歆到底是何許人也?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一、有見識

1、料定王芬必敗

華歆、字子魚,東漢平原郡高唐縣人。在當時,華歆與陶丘洪都是高唐縣名士,但陶丘洪一直自認為比華歆更有見識。

中平五年,冀州刺史王芬圖謀廢除漢靈帝另立新君,暗中邀請華歆、陶丘洪一起參加。陶丘洪想參與,華歆制止說:“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連伊尹、霍光都感到困難。王芬性情粗疏沒有謀略,這事必定成功不了,(你若參與)不僅自己有殺身之禍,而且會禍及宗族。不能參與!”陶丘洪聽從華歆的勸告退了出來。

後來,王芬果然謀反失敗,陶丘洪這才佩服華歆的見識。

2、提倡儒家學說

曹丕代漢後,三府提議,選拔人才隻需以品德為标準,無需再以儒家經典為内容進行考試。對此,華歆明确表示反對。反對的理由有二:

其一、自喪亂以來,六經就少有人讀,道德亦随之淪喪。是以,如今的當務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學說,推崇王道。

其二、制定官吏的選任标準,決定着國家的盛衰。如果選拔人才不再進行六經考試,讀書之風恐怕就要從此衰亡了。

那麼,如果某些人有特殊才能卻不熟悉或不懂儒家經典,怎麼辦呢?對此,華歆也給出了自己的主張。他說,對于這類人,可以特事特辦,作為特殊加以任用,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是沒有這種特殊人才,而不是怕這種人才不被選上來。

在維護封建統治方面,儒家學說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曹魏三府官員未能看到這一點,或因為時勢需要,主張放棄儒家學說的考試,目光短淺;而華歆卻能看到儒家學說的重要性,說明華歆确實具有遠見卓識。

3、主張休兵養民

太和四年,魏明帝曹叡派曹真從子午道進軍征伐蜀漢。華歆認為此舉不可取,于是上疏勸谏魏明帝應該“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為後事”。

“治道”的根本是什麼呢?華歆認為,“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是以,華歆希望魏明帝休兵養民,想辦法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百姓的生活好了,消滅蜀漢和東吳自然就不在話下。應該說,華歆的這些觀點,也是很有見識的。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二、低調不喜張揚

華歆的家鄉高唐縣是舊齊國的著名都市,官吏們都喜歡遊走于大街抛頭露臉。華歆當時在縣衙為做吏,每當休假走出官府,就立刻回家,并緊閉大門。他議事論人平和客觀,從不曾诋毀傷害過他人。

另據《魏書》記載,華歆“性周密,舉動詳慎”,認為對帝王提勸谏或建議最好要合乎為臣之道,要盡量低調不張揚,不能大張旗鼓搞得路人皆知。是以,華歆對帝王的勸谏或建議往往是在暗地裡的,他人多不知情,他的事迹也是以多不見載于史冊。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三、清正廉潔

興平二年,華歆被朝廷任命為豫章太守。在擔任豫章太守期間,華歆為政清靜不擾民,是以很得官吏百姓的感激和擁戴。正因為此,揚州刺史劉繇去世後,揚州群眾一緻希望華歆能夠接替劉繇擔任刺史,甚至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幾個月。但因為沒有朝廷正式任命,是以華歆認為自己就這樣去擔任揚州刺史不合規矩,最終還是拒絕了。

建安五年,孫策去世,華歆應曹操征召去許都任職。臨行前,他的賓朋好友及昔日同僚千餘人趕來相送,并各自贈送巨額錢物,加起來有“數百金”之多。為了顧及各位賓朋好友及同僚的一片心意,華歆不好當面拒絕,于是便命人在贈金上分别作了标記,待到臨行之日,讓人把這些錢物一一歸還。

在曹魏,華歆雖然身居高位(曆任議郎、侍中、尚書令、禦史大夫、司徒、太尉等職),卻仍然保持着清廉的作風,祿米(工資)及皇帝的賞賜全都用來振濟親戚熟人,而他自己家中的存糧往往不足百斤。

此外,曹魏朝廷經常将罰沒為奴的青年女子賞賜給大臣,别的大臣都納為己用,唯有華歆從不收留,而是一轉手就把她們全都嫁出去了。

正因為此,曹丕曾感歎說:“現在的大官們都追求美味佳肴,隻有華司徒(華歆)仍然吃着粗茶淡飯,卻一點也不計較。華司徒是國家難得的長者,他的作為暗合天地之道,深得群眾之心啊。”于是特意命人拿着自己衣服賞賜給華歆,還給為華歆的妻子兒女及家人做衣服。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四、投降孫策離開孫權,備受非議

我們之前提到,華歆曾被東漢朝廷任命為豫章太守。建安四年,孫策準備進攻豫章,軍隊到達椒丘後,派虞翻去勸降華歆。華歆幾乎是沒有什麼猶豫,就答應了向孫策投降。

次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位,曹操征召華歆到許都任職。

孫權不想讓華歆離開,華歆于是對孫權說:“您因為能遵奉皇帝之命,才能與曹公結下友誼,但這份友誼還不牢固。讓我去那邊幫您加深這份友誼,豈不更好?如果您留我在這裡,相當于養一個無用廢物,這不是好辦法。”孫權聽了很高興,這才答應送華歆入京。

離開孫權時,華歆說要幫助孫權加深與曹操的友誼,但實際上,曹操後來征讨孫權,華歆就是軍師。換句話說,華歆并未兌現當初離開孫權時的諾言。

因為這件事,華歆備受非議。比如東晉史學家孫盛就認為,華歆既沒有伯夷與商山四皓那樣不慕榮利的高風亮節,又失去朝廷大臣盡忠忘私的操守,屈從于邪惡書生的遊說,結交孫策那樣的橫行之徒,官位被奪,氣節堕毀,有什麼過錯比這更大的呢!

三國名臣華歆為何先選擇投降孫策後又選擇離開孫權?

那麼,華歆為何毫不猶豫地選擇向孫策投降,後又以“诓騙”的手段選擇離開孫權呢?

有人說,華歆選擇向孫策投降,是因為孫策軍隊強大,他自認為不是孫策的對手,是以隻好投降。

但我以為,在戰争中,如果一看到對方比自己更強大就馬上選擇投降,那麼, 這世上就不會有抗戰的壯烈詩篇,更不會有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何況,一看到對手比自己強就立刻繳械投降,也不符合華歆一貫的高風亮節的品格。是以,孫策軍隊強大,不能成為華歆投降的理由。

有一個細節值得大家注意,孫策派虞翻勸降華歆時,華歆曾說:“我久在江南,常想北歸家鄉,孫将軍一到,我就離開。”(歆久在江表,常欲北歸;孫會稽來,吾便去也)

此話記載于胡沖的《吳曆》,後來司馬光編《資治通鑒》也采用了這句話,這說明此話是比較有可信度的。而分析此話,我們不難看出,華歆之是以十分爽快地答應向孫策投降,後又千方百計離開孫權, 真正的原因是,他在江南呆得太久,不想再呆下去了,一心一意想要回中原朝廷當官。

華歆後來位居三公,既實作了自我的人生價值,也為曹魏作出了巨大貢獻,受到包括曹操、曹丕、曹叡爺孫三代帝王在内的衆多人敬重的曆史證明,以華歆的秉性才德,确實更适合在朝廷當官,他當初的決定是非常正确的。而如果留在地方當地方官,華歆也許就不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華歆了,他也不太可能有所成就,得不到大家的敬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