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人名言及其背後故事,作文瞬間提升格調!

01

不将沉重累墜的銀元裝在懷中,來自讨無謂的苦吃。

——魯迅

【背後的故事】

魯迅在雜文 《燈下漫筆》裡寫到,在北京的幾個國家銀行鈔票信用日見其好,因為既便當又可靠,人們也就樂得把現銀換作鈔票,“不将沉重累墜的銀元裝在懷中,來自讨無謂的苦吃”。

誰料在袁世凱想做皇帝的那一年鈔票無法兌現,行市上更是不願接收,什麼都買不了。終于可以打折換現銀的時候,“全去換了現銀,沉墊墊地墜在懷中,似乎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兩。”“但我當一包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喜歡的時候,卻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适用主題】

淡泊名利;金錢觀

02

我并非追求成功,我所追求的是忠誠而已。

——特蕾莎修女

【背後的故事】

特蕾莎修女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隻為受苦受難的人活着。

曾經有美議員問她:“在印度這個困難重重的地方,你的努力到底會不會成功呢?”特蕾莎答:“議員先生,我并非追求成功,我所追求的是忠誠而已。”

特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份來到印度的時候,正值各傳染病如霍亂和麻風病等流行,街頭就像是人間地獄。她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錢買些肥皂和藥品,來到街頭,給病人擦洗、敷藥、喂飯;然後又把街頭的孩子集中到露天學校上課,然後又求助市委會的人得到一處房屋,讓瀕死的人在這裡平安離去。漸漸地,有人來與她一起,有人給她們捐贈錢物。特蕾莎修女來印度開始她的救助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到她逝世的時候,她給這個世界留下了4000 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者。

【适用主題】

奉獻;無私

03

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魯迅

【背後的故事】

1902年,魯迅東渡日本,在東京習日語。1904年到1906年在日本仙台學習醫學。課上,老師放了當時的時事影片,畫面是一個任人宰割的中國人,以及四周麻木不仁、樂于看熱鬧的中國人。

魯迅先生心痛不已:“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看來,醫學并非一件緊要的事情,如果中國人思想不能覺醒,即使體格如何強壯,還不是被帝國主義者抓去殺頭?還不是隻能 成為示衆的材料和麻木的看客?

沒過多久,魯迅離開仙台,回到東京,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籌辦文藝雜志,開始文學創作。

沒有那一次的放棄,就沒有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就沒有中華文化的新生命。

【适用主題】

取舍;選擇;放棄

04

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程普

【背後的故事】

《三國志·吳書·程普傳》 老将程普嘗雲:“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

與周瑜交往,如同品飲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覺地就被感染陶醉了。成語“如飲醇醪”形容一個人心胸寬廣氣量宏大,很值得交往。

程普是東吳老将,等到孫權接位的時候,他已經是三朝老臣了。周瑜資曆在他之下,卻深得人心,尤其是孫權的母親臨死的時候,還特意地要求孫權以後以兄禮事周瑜。程普越發地心有不甘,是以每次見到周瑜就故意地羞辱他,但是周瑜不怪不怒,以禮回應,時間長了程普終于意識到自己如此行為确實不妥,也認識到了周瑜的個人魅力,是以他就和身邊人說:“與周瑜交往,就好比喝一杯美酒,不知不覺之中,就會醉了。”從此與周瑜交好。

【适用主題】

寬容;求同存異

05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韓愈

【背後的故事】

韓愈治學、為人都很優秀,然而四次進士試方才及第,三次于吏部求官不得,“三為博士(閑官),冗不見治(閑散沒有可為之機)”,也曾做過縣令、監察禦史等有可為的官職,或陷于诽謗,或因事牽連,或貶職或罷免,十分不順。“公不見信于人,私不見助于友”,家裡邊“冬暖而兒号寒,年豐而妻啼饑”,自己又早衰,三十五歲“頭童齒豁(發秃齒落)”。

一生博學,卻終不被用,情景凄涼,但韓愈卻抱有樂觀的心态,不是局限于對自己行為處境的樂觀,而是對國家大環境的公理、正道抱有樂觀之心,仍然鼓勵自己的學生: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譯文:略微有點兒優點的人都會被錄用,以一種技藝見稱的人都不會被抛棄。搜羅人才,加以甄别、教育、培養,對他們刮去污垢,磨煉得閃閃發光。隻有德行和才能不夠而僥幸被選拔上來的人,哪裡會有德行和才能突出卻沒有被發現起用的人呢?諸生隻須在“業”和“行”兩方面刻苦努力,便不愁不被錄用,無需擔憂用人部門的不明不公。“業”指學業,讀書、作文都屬于“業”。“行”指為人行事。

【适用主題】

豁達;樂觀

06

隻要你認真努力地把每件小事情做好,總會有人發現你的。

——王寶強

【背後的故事】

王寶強出生于河北農村,6歲開始練習國術,8歲至14歲在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冬季早上5點起床(夏季早上4點)就要起床練習。2000年他來到北京,主要做群衆演員,每天早早地去等派活,什麼髒累差的群演都接,還常因個子小而被壓低報酬,雖然委屈心酸也隻能默默忍受。就這樣努力還是除了吃住沒有任何積蓄,第一年來北京的春節他放棄了回老家過年,因為沒有錢買車票。

在受訪時主持人問:“你當初在劇組裡當群衆演員時有沒有想過,就這樣跑龍套、打雜如果得不到機會成不了明星怎麼辦?”他回答“隻要你認真努力地把每件小事情做好,總會有人發現你的。”

【适用主題】

準備;腳踏實地

07

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故事。你覺得很多人都在改變世界,然而他們并沒有,而你會。

——紮克伯格

【背後的故事】

2017年紮克伯格在哈佛畢業典禮上回憶自己當年在小宿舍中創造Facebook的那晚,他說自己很開心能把哈佛的社群連接配接起來。

他說自己也想到了有一天會有人把整個世界都連接配接起來。但是他不覺得那個連接配接世界的是他自己,因為當時他還隻是大學生,對此還并不了解。而很多大型技術公司在這方面都有優勢資源,一定是其中的某個大公司會做到這一點。

他說:“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故事。你覺得很多人都在改變世界,然而他們并沒有,而你會。”

【适用主題】

夢想;相信自己

08

吾生平之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

——曾國藩

【背後的故事】

曾國藩九弟曾國荃因得罪寵臣被慈禧多次斥責,壓力很大,甚至萌生退意,為了開導弟弟,曾國藩細數自己人生四塹(四次較為嚴重的坎坷受挫之事,或因當時才學尚淺,或因戰敗,事發時曾國藩失意狼狽自不必提,甚至遭人冷眼、鄙夷,“被人指摘稱快”)。

并且在信中勸弟弟“從此反求諸己,切實做去,安知大塹之後無大伸之日耶?”

“諺雲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厲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苶(疲倦)然自餒也。”

【适用主題】

挫折;逆境

09

專心笃學,三年不窺園。

——蘇曼殊《焚劍記》

【背後的故事】

一代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

自幼天資聰穎,少年時酷愛學習,讀起書來常常廢寝忘食。其父董太公擔心他讀書太過沉溺,特意差人修築一個後花園準備讓他來休閑之用。

第一年花園開始動工,裡面陽光明媚,姐姐多次邀請董仲舒到園中玩。他手捧竹簡,隻是搖頭,繼續看竹簡,學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詩經。

第二年,小花園建起了假山。鄰居、親戚的孩子紛紛爬到假山上玩。小夥伴們叫他,他動也不動低着頭,在竹簡上刻寫詩文,頭都顧不上擡一擡。

第三年,後花園建成了。親戚朋友攜兒帶女前來觀看,都誇董家花園建得精緻。父母叫仲舒去玩,他隻是點點頭,仍埋頭學習。中秋節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園中邊吃月餅邊賞月,可就是不見董仲舒的蹤影。原來董仲舒趁家人在賞月之機,又找先生研讨詩文去了。

【适用主題】

讀書;專注

内容來自:聯考國文

圖檔:阿靖

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