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作者:見智财經

德國出口産品有汽車、機械産品、化學品、通訊技術、電力裝置等,是一個工業強國。目前,富豪榜呈現出的,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們看下:

富豪榜第五名喬治·舍弗勒,身價約880億元人民币,56歲。做啥的呢?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部件等。汽車行業的。第四名,雷諾德·福士家族,身價1070億元,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生意。還是做汽車的。第三名是寶馬公司的科萬特家族,身價1100億元。做汽車的。德國第二大富豪是海因茨·赫爾曼·蒂勒家族,身價達到1230億元。也是做汽車零部件的。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我們可以看到,從第五名到第二名,都是和汽車行業相關。可見,德國的汽車工業有多麼發達。但這都不是重點,我們今天的重點,是德國新首富。而他做的行業,和汽車是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他是做什麼的呢?今年81歲的迪特爾·施瓦茨,他的身價約為1810億元人民币。他是德國知名零售商LIDL的董事長。這個LIDL是幹啥的呢?它是歐洲著名的“窮人超市”。主要銷售食品、日用品、小家電等,門店集中在歐美,數量超過1萬家。

咱們先簡單介紹下這個超市。這個新首富施瓦茨是賣水果出身的。很早,他就意識到廉價這件事兒對老百姓的吸引力。于是,開始開廉價商店。這一下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LIDL店面不大,而且通常店裡隻有3500個品項。别看這個數量好像也不少,但其實比正常超市少10倍。75%是自有品牌,因為自産自銷再加生産的多,才把價格壓的那麼便宜。

LIDL的特點就是一個:便宜!因為沒有太多的選品,反而降低了挑選時間。大家去,就是奔着便宜去的。進入上世紀90年代,LIDL逐漸發展成為一家跨國零售巨頭。在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市場紛紛開店。一度把沃爾瑪搞得很狼狽。現在,這個店已經進軍美國市場了。截止目前在全球有着上萬家門店。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從這事兒其實能看出來,中國的電商還是領先歐洲的。可見,在歐洲,老百姓還是比較習慣逛超市,而相同價位的東西,中國人可能已經選擇手機的線上購物了。中國的移動支付,線上商城,還是比歐洲領先了一步。是以,很多人說,這位德國新首富,是賺窮人錢的首富。這事兒确實蠻意外的,因為如果你掌控着寶馬,你登頂首富榜了。人們會覺得:很正常。沒啥意外。畢竟那是寶馬。但今年德國富豪榜顯示,這些做汽車,做寶馬的,沒有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說到這裡,我想給大家再盤點一下,還有誰是靠“賺窮人錢”發家的富豪呢?

德國這個新晉首富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位中國企業家。這個人叫做嶽立華,堪稱湖南最大的隐形富豪。他是做什麼的呢?他做的事情和這位德國新首富一樣,也是開廉價超市的。這個廉價超市,叫做芙蓉興盛。芙蓉興盛在全國開了15000家門店。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這個連鎖便利店,主要是開設在邊遠地區或者城中村當中。可以說,就是服務窮人的。嶽立華小時候家窮,國小就知道幫助家裡了。那個時候,家裡有一個小賣部,嶽立華就與零售業結緣了。17歲嶽立華創業,做起批發生意。生意越來越好,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後,他也開始經營大型超市。當時,還不是這種廉價風格。随着時代發展,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超市巨頭進入了湖南市場。中國人開始習慣逛大型商超。并且,外來的和尚好念經,那時候,我們覺得老外的超市,裡面的貨品更加安全放心。

嶽立華立刻感到壓力,于是在2006年決定轉型。嶽立華關掉了100平方米以上的全部門店,開始專注于30平方米到80平方米的小店。那個時候,中國大陸還沒有便利店的概念,他就率先做起了便利店。同時,他也把自己的商業模式從直營變成了加盟。2萬塊,就可以加盟芙蓉興盛。不用擔心供貨問題了,嶽立華幫你搞定。這對開便利店的人來說,有巨大吸引力。由于定位成功,芙蓉興盛的發展非常快,到了2018年嶽立華的門店總計突破了12000家,其中100多家是直營,剩下的都是加盟店。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另一位走線上廉價模式的,自然是大名鼎鼎的黃铮了,拼多多創始人,中國80後首富。目前拼多多市值高達千億美元,黃铮在40歲身家高達454億美元。與嶽立華不同,黃铮是精英出身。浙大畢業,美國留學,任職谷歌。後來感受到了中國的網際網路風潮,從美國回國創業。當時,黃铮瞅準的,就是電商平台。起初,因為和淘寶撞車了,是以前景并不被看好。可是,憑借其接地氣的社交電子商務模式,讓拼多多很快就攢下了5.86億使用者,成為了我國第二大電子商務平台。

目前,拼多多市值高達1873.21億美元,王铮的身家也比劉強東高,超越了京東。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拼多多抓的,就是低消費群體。曹德旺就曾講過,中國雖然有14億人口,但是有消費能力的隻有2億人。剩下的,我們可以稱為低消費群體。而拼多多的廉價政策正好滿足了這些人。憑借着低價優勢,黃铮與馬雲、劉強東一起,成為了中國電商三巨頭。而他年輕很多,并且用的時間最短。

從德國新晉首富到中國的兩位富豪,給大家盤點了三位利用低價優勢,創業成功的故事。事實證明,買寶馬的,永遠沒有買超市廉價貨的多。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影響,中國影視業會一路高歌猛進。盤點中國電影業,我們也會發現,這些年很多電影的品質可能一般,但票房出奇的高。起碼,與品質是不成正比的。很多人奇怪于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其實很好解釋,就是電影院鋪設管道更下沉了。非一二線城市群體大量湧入電影院,這些人群,才是決定一個票房是否是爆款的關鍵。

中國太大了。現在,這種下沉市場,在各個領域,還遠沒有被挖掘盡。我相信,這些地方,都蘊含着巨大的商機。

随着商業發展,各種琳琅滿目的商業噱頭層出不窮。但其實,做生意這事兒,我覺得自古以來就是買進賣出,沒啥什麼神秘的。甭管現在一個個吹的多麼天花亂墜,老百姓吃的就是低價這一套。低價,就是意味着流量。沒啥神秘的。有了流量,就是有了變現的機會。生意的本質,是人氣。現在賺錢的管道那麼多,有了這個流量,可以帶貨,可以接廣告,可以做付費内容,總之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像我們上述提到的三個例子,甭管生意做的多牛,本質還是靠低價吸引客戶,最後把事兒辦成了。

德國新首富專門賺窮人的錢?做汽車寶馬的,都沒幹過做廉價超市的

德國新晉首富的登頂,給了中國商業全新的思考。我們現在要做的,應該是繼續深耕市場,細化市場,打入以前沒有進入過的陌生市場。這兩年,因為疫情,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影響。中國率先走出了陰霾,依靠自己市場容量夠大的特點,自己先把經濟動力給盤活了。就像一個人生病了,靠自己強大的免疫力,不借助任何藥物,自己給自己治愈了。這就是市場大的好處。作為經濟複蘇最好的經濟體,未來幾年,中國的發展機遇還有很多,主要從資本壟斷轉化為精耕細作。低價優勢,永遠好用。越是下沉的市場,這個政策越是有效。

是以,我對未來幾年,中國的經濟走勢非常看好。因為,當你成為唯一健康體的時候,自然會受到世界資本的青睐。之前,他們還會有選擇。比如看看印度咋樣,越南咋樣。現在,不會了。現在的中國,是他們别無選擇的選擇。而且,他們也願意選擇。這種市場選擇,是資本的力量,在和平的世界裡,美國很難動用國家力量去全面幹預。正如有人開玩笑所說的:如果有一天,美國那些華爾街資本發現,在白宮上空挂美國國旗已經無法滿足他們賺錢的需要時,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把美國國旗換掉。未來幾年,各國資本湧入中國看好中國,而我們把握機會,利用人家的錢,進行自己的精耕細作。相信,會趕上一波非常好的趨勢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