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作者:質躍

近來略略讀了黃宗羲部分著作,不由得不為其豎起大拇指呀。先聊聊對他著作讀後的一時的認識,我給總歸為是,黃宗羲的“三厲害”。hh

黃宗羲活了85歲,人生七十古來稀,在那個改朝換代的年代,如此高齡實屬難得。這不算厲害,要說厲害的是在他54歲時寫出《明夷待訪錄》。這是厲害的,要知,當時是清朝統治下,意味着啥?

不得不驚歎黃宗羲的膽量呀。處在大清朝的統治下,竟然,能史無前例的喊出,“君為天下大害”的思想主張。在曆朝曆代有國不可一日無君的社會形态下,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韪突破的狂呼出,“天下為主,君為客。”“君為天下大害”,這裡“天下”是指天下之民,君那就是皇帝的意思。這豈不是膽量上天了,吃了熊心豹子膽,在“君為臣綱”的君主專制制度下,在我大清朝的統治下竟然口出此言,此等言論若是被告上個欺君之罪,俨然是成立的,欺君之罪呀,掉腦袋則小,夷滅九族也古來常見的。可見黃宗羲的膽量之大。也難怪清初之後文字獄便漸漸盛行了,明朝遺老竟然出如此無“君君臣臣”的言論。有點好奇的是,據知,清朝是封禁了《明夷待訪錄》。既然清廷知道了《明夷待訪錄》如此破口而出的罵皇帝乃是天下獨夫民賊,奈何黃宗羲咋就沒有被治罪呢?這還真是個疑問呢?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抑或是,黃宗羲當時的著作隻是在少部分明朝遺老這樣的漢人内部流傳,隻到黃宗羲去世後黃宗羲的各類著作,比如《明夷待訪錄》才流傳到清廷統治者手裡,是以才封禁了此書。清廷當時真的沒有發現這樣的書籍、言論可能性更大。是以,黃宗羲在世時沒有被問罪,平安無事過完了下半生?當然,也不排除,或是,清廷真的寬宏大度,意在安撫招攬人心,存有招撫這些明朝大學士的可能?

不管怎樣說,足見黃宗羲的膽量。這種膽量從哪裡來?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我認為兩個方面,一是,與生俱來的秉性和幼時教育及其經曆造就了其膽量。黃宗羲17歲時,其父黃尊素,被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奸佞集團陷害。此時的黃宗羲深受東林黨人的影響,又在祖父、母親的激勵教導下,黃宗羲立志為父報仇,在此種深痛的打擊及衆多忠良賢臣的影響下的黃宗羲膽量已經非凡。

1628年正月,黃宗羲寫了為父親申冤的奏疏,赴京為父鳴冤,大有荊轲刺秦的氣魄,竟然,私自身藏鐵錐。當他到達北京時,好在,崇祯帝已鎮壓了閹黨集團,但閹黨餘孽尚存,黃宗羲餘恨未消。便上書皇帝,請求誅殺參與陷害其父的許顯純、崔應元等人。刑部宣判了許、崔兩人的死刑。黃宗羲當庭痛打崔應元,拔下其胡須祭祀先父亡靈。然後,他還親手打死了直接殺害父親的牢頭葉咨、顔文仲。清軍南下時,他親自組織世忠營抗擊清軍,度過劫難,大難不死。

以上這些種種經曆磨難,戰場裡走出來的死裡逃生的人,經過血雨腥風大劫難的黃宗羲還有什麼事是大不了嘛。這些足見,其年輕時就已經鍛煉出置生死于度外的膽略。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二是,更讓黃宗羲膽量超群的是他後來的思想,他的思想不止一點的超越突破了當時一般大學士們應該有的思想境界。可謂是超群脫俗,讓當時世人望塵莫及。他的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使他對很對事情看得很開很透。比如,據知黃宗羲最後是“裸身”進墓葬的。也就是死後,放到石頭棺材裡,披散頭發,一條被子蓋身上,别的沒有任何陪葬品,也無任何動衆吹拉彈唱之舉。

黃宗羲囑家人喪事從簡的原話,

“用棕棚擡至圹中,一被一褥不得增益”,遺體“安放石床,不用棺椁,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紙幡、紙錢、巫觋、銘旌、一概不用”。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這在當時封建王朝社會“追宗慎遠”、“好死善終”等的社會的意識形态下,提出“裸葬”自己簡直令他的家人及當時的世人匪夷所思。這種嚴重違背當時葬禮風俗的做法,沒有一定的思想見解和支撐,實是不可能的。黃宗羲的思想是超越的。他已經突破了當時的世俗的認識。這些從他的著作中能看出來的。有些人說黃宗羲認為自己的一生是失敗的,是以,要求裸葬,以求死後屍骨速朽爛。這是抹黑黃宗羲,瞎說的。實是黃宗羲的思想已經透出了封建禮教及封建君權文化的桎梏,已經看透生死。這點黃宗羲還留有筆墨為證的,

在黃宗羲臨終前四天曾給孫女婿萬承勳的信中寫道:

“年紀到此可死;自反平生雖無善狀,亦無惡狀,可死;于先人未了,亦稍稍無歉,可死;一生著述未必盡傳,自料亦不下古之名家,可死。如此四可死,死真無苦矣。”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足見,黃宗羲是看透生死的豁達之人。大有“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的氣度。說,黃宗羲是因為遺憾一生,是以求死後屍骨速速朽爛的純屬歪說。

再個從黃宗羲所著的《葬制或問》看,其思想雖還未完全擺脫傳統儒學的某些局限,但整體上還是較接近近代科學的,尤其展現在與巫術迷信劃清了界限。比如其中他談到魂魄,說“他何曾有魂在天地間,其魂即在子孫思慕之中。”還說到,一謝當身,即同木石,枯骸活骨,不相幹涉。說人死就是,氣離血肉,不能周流。還引用贊同了範缜的話,“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從這些足可見他的豁達的生死觀。

又比如黃宗羲就對“海市蜃樓”作出了這樣的解釋,說是氣“附麗水面,以呈谲詭”所緻,認為不過是“窮奇極變”的大氣運動而已。這是他從氣一進制論的唯物哲學角度得出的認識。在黃宗羲那時代這些認識無疑是極大進步的。這才是他敢一反當時常态要求“裸葬”的内在原因。說黃宗羲是愧對一生,速求屍骨朽爛才裸葬是嚴重歪曲黃宗羲的。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從以上,可見思想深邃也是黃宗羲膽量大的内在原因。能展現在思想深邃上,那才是真厲害,黃宗羲既是如此一例。黃宗羲在明末清初那時代就能深刻洞窺,君主是一沖突體,是天下大害,這實為難能可貴。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直到幾百年後清末民國時的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譚嗣同、孫中山等都受其思想影響。清末民國時期,戊戌變法、君主立憲制等改良派的思想很多都是受到了黃宗羲思想影響的。梁啟超在接觸到西學後,甚至把黃宗羲比作是“中國的盧梭”,亦有稱其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可見其思想超拔,其“天下為主,君為客”,“國可滅,史不可滅”,“破邪求實”,“學貴自得”,“真情為美”,“一本萬殊”等的思想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還是先進的中用的。

聊聊黃宗羲,說說他的“三厲害”一厲害,厲害在膽量大:二厲害,厲害在思想深邃:三厲害,厲害在博學廣聞:綜之以上“三厲害”,我覺得從黃宗羲的時代背景看,黃宗羲這個人的人格、思想及其一生的作為是夠得上偉大的稱謂滴呀。不愧是有“中國啟蒙思想之父”的名号稱謂。

黃宗羲經史百家及天文、樂律、史學、經學、地理、律曆、數學、詩文雜著以及釋、道無不研究。其著作之豐,《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孟子師說》、《宋元學案》、《葬制或問》、《思舊錄》、《明文海》、《破邪論》、《大統曆推法》、《今水經》、《易學象數論》、《四明山志》、《行朝錄》等,多至50餘種,300多卷。可見其多博學。當然俺隻是淺涉獵一二,多數内容不詳,在此不多介紹論述。

不但博學而且研究态度還認真。舉一例吧,黃宗羲從賦稅史中研究發現的“積累莫返之害”,也是後人稱為的“黃宗羲定律”。這種定律都能發現可見其思維之敏銳。也可見其研究史學的态度之認真。這是史無前例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