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六祖慧能在广州光孝寺“论辩风幡”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作者:智慧老禅
六祖慧能在广州光孝寺“论辩风幡”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光孝寺风幡 堂图

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六祖慧能离开了隐藏十五六年之久的怀集、四会,来到了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遇上印宗法师演讲《涅槃经》和风吹佛幡飘动,于是人们争论不休,有说是“风动”,有说是“幡动”,见此情况,六祖慧能便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人们的心在动”。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论辩风幡”的公案故事。

关于六祖慧能在光孝寺“论辩风幡”一事,文献多有记述,但从记载来看,似乎有几种情形:

一、六祖慧能来到法性寺,遇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并有僧众对“风幡动”争论不休,于是六祖慧能站出来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当时众人一听,都愕然。如曹溪原本和宗宝本《坛经》所记载:“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议论不已。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二、六祖慧能来到法性寺,遇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六祖慧能住在僧房里,傍晚时有风吹动佛幡,有两位僧人争论不休,于是六祖慧能便对他们说,能否让我这位俗人说说我的见解,便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人的心在动”。印宗法师听到慧能之说,非常惊讶,第二天便请慧能到房里,询问风幡的道理,六祖慧能如实告之。如《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所记载:“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涅槃经》,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扬刹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师曰:‘可容俗流辄预高论否?直以风幡非动,动自心耳。’印宗窃聆此语,竦然异之。翊日邀师入室,征风幡之义,师具以理告。”

三、印宗法师得知慧能到来时,便出门迎接,并周致安排。有一日,印宗法师讲《涅槃经》遇风吹幡动,印宗问众人是风动还是幡动,众人争论不休,最后请印宗法师来判断,而印宗法师也不能判断,于是请教慧能,慧能就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人的心动”。如《祖堂集》所记载:至仪凤元年正月八日,南海县制旨寺遇印宗。印宗出寺迎接,归寺里安下。……有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见其幡动,法师问众:“风动也?幡动也?”一个云风动,一个云幡动,各自相争,就讲主证明。讲主断不得,却请行者断。行者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讲主云:“是什么物动?”行者云:“仁者自心动。”

四、印宗法师经常要门人讨论佛法义理。时值正月十五元宵节,因而悬挂佛幡(其他日子可能却不一定悬挂),众人夜间议论风幡之义(属集体讨论),印宗法师则在走廊上听他们议论。先后有四人发表了意见,争论不休,慧能则大声地说,是人者心动。印宗法师听到慧能的话,第二天讲经将结束时,则问众人,昨晚在房间议论风幡之义,最后一位发言者是谁,此人一定是得到了大师的教诲。有人说,是新州行者卢慧能,印宗法师就请慧能到房里。如《曹溪大师传》的记载:(印宗)法师每劝门人商量论义。时嘱正月十五日悬幡。诸人夜论幡义。法师廊下隔壁而听。初论幡者:“幡是无情,因风而动”。第二人难言:“风幡俱是无情,如何得动?”第三人:“因缘和合故动。”第四人言:“幡不动,风自动耳”。众人争论,喧喧不止。能大师高声止诸人曰:“幡无如余种动,所言动者,人者心自动耳”。印宗法师闻已,至明日讲次,欲毕,问大众曰:“昨夜某房论义,在后者是谁?此人必禀承好师匠”。中有同房人云:“是新州卢行者”。法师云:“请行者过房”。能遂过房。

以上就是各种文献记载关于六祖慧能在光孝寺论辩风幡的过程,今光孝寺有风幡堂,就是为纪念六祖慧能“论辩风幡”而设,由唐印宗法师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