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千年悬案:六祖慧能衣钵最后去了哪里?

作者:智慧老禅

关于六祖慧能的祖传衣钵,不少人认为是后人编造的,可能根本不存在。但禅宗文献多有记载。这里,笔者不想对祖传衣钵到底有还是没有作考证,只是根据文献记载,理出一条线索,看看这一衣钵最后去了何处。

1、六祖慧能在世时,武则天诏请衣钵入宫供养,后转赐给智诜禅师而流入四川?

这一问题,我在前段时间发表的《六祖慧能的祖传袈裟有否流入四川?》一文已作了辨析,认为这是《历代法宝记》一家之言,不可信,在此不赘。

2、六祖慧能圆寂后,祖传衣钵留在曹溪宝林寺,即今南华寺。

唐先天二年八月三日,六祖慧能于国恩寺圆寂,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其真身神龛迁回曹溪宝林寺,次年七月出龛入塔,塔内有慧能常用之物品。契嵩本《坛经》载:“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景德传灯录》云:“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中宗赐摩衲宝钵,方辩塑真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不少文献还记述了祖传袈裟制作原料及颜色。

六祖真身及祖传袈裟入塔供养期间,于开元年间发生了张静满盗取六祖真身首级事,为保护真身及祖传袈裟,弟子们建信具楼(后改为祖师殿),迁真身及信衣等入楼内,“众请上足弟子行滔(《坛经》记为令韬)守所传衣”。《曹溪通志》“旧祖殿”条云:“即信具楼,衣钵所藏也。师入塔后,因孝子取首事觉,乃迁于楼,以便居守,今改为殿”。

据上可知,六祖慧能圆寂后,祖传袈裟留置曹溪宝林四十余年。

3、唐肃宗诏请袈裟入内供养。

上元元年(760年),广州节度使韦利见表奏,要求迎请袈裟及守护僧行滔(令韬)入内供养,肃宗孝感皇帝允奏并下勅书:

勅,曹溪山六祖传法袈裟及僧行滔,并俗弟子五人,利见令水陆给公乘。随中使刘楚江赴上都。

次年正月,行滔以老疾表辞,另改派上足弟子惠象及家人永和随中使送袈裟赴上都,行滔是月入灭。惠象等人于四月八日抵上都,袈裟正式入内供养。

关于肃宗诏请祖传袈裟入内供养事,除了《曹溪大师传》,其他早期禅宗文献记载不多且较略,各版《坛经》中,惟契嵩本在文末附守塔僧令韬之录中有记:“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所记相同。

祖传袈裟在宫内供养的时间,如按令韬之说是上元元年至永泰元年,即公元760—765年,约5—6年,《曹溪大师传》说“袈裟在京总持寺安置,经七年”。而赞宁的慧能传则谓袈裟进呈后即归还:“肃宗下诏能弟子令韬,韬称疾不赴,遣明象传法法衣钵进呈,毕给还。”

4、唐代宗皇帝遣使送袈裟回归曹溪。

代宗皇帝梦中见六祖慧能向其索还衣钵,于是派使者将衣钵送还曹溪南华寺。此事禅宗早期文献也鲜有记载,较早提及此事的是守塔僧令韬和《曹溪大师传》,令韬所录中曰:

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缄云:“朕梦感能禅师请传衣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在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严加守护,勿令遗坠。”

然令韬所录似为后人所编造,因肃宗诏其送衣钵进宫,他以老疾而改由弟子惠象呈送,于次年(约761年)就圆寂,何以知道死后几年(永泰元年,即765年)的事,不可信。

《曹溪大师传》则录有代宗送传法袈裟归曹溪的勅书:

勅,杨鉴卿久在炎方,得好在否?朕感梦,送能禅师传法袈裟归曹溪。寻遣中使镇国大将军杨崇景,顶戴而送。传法袈裟是国之宝,卿可于能大师本寺,如法安置。专遣众僧亲承宗旨者,守护勿令坠失。朕自存问。

永泰元年五月七日下

《曹溪通志》所收历代勅书及所记事迹,是否实有很难断定。有人就认为是后人在这些敕书的基础上精加工而成的。

5、袈裟数次被人偷走,但都被追回,仍放曹溪南华寺。

代宗皇帝把传法袈裟送归曹溪后,数次被人盗走,但每次均被寻获追回:“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也就是说,袈裟还在曹溪。

6、宋明期间,先后有迎祖传袈裟入宫供养和瞻礼。

宋真宗天禧四年,帝同庄献皇太后遣使曹溪,迎至信衣禁闱瞻礼,仍赐号普遂为“智度禅师”,兼赐藏经供器。

宋仁宗皇帝天圣十年,具安舆迎师真身及衣钵入大内供养,后遣使敕送曹溪。

……

明代成化乙酉,迎师衣钵入内供养,仍命列刹掌教迎供,及各官士民各赴瞻礼。

7、明清时期,也有一些官员见过祖传袈裟。

明代布政使孙朝肃,他在《曹溪谒祖》诗中附言说:“谒六祖于宝林,且得见西来衣钵。”而其后人孙鲁,清代进士,他在《曹溪谒祖》诗的附言中,也言得见衣钵:“岁丙午,余量移高凉,舟过韶郡,因念先人记闻,斋沐趋谒,得见衣钵诸宝。”

清初平南王尚可喜新建祖师殿,库内藏有法宝文物多种,其中有“传法信衣一袭”。

如果上述记载属实,则至清代,祖传袈裟还在南华寺。

8、至于钵盂,有两则记载:(1)六祖钵盂被南汉刘主夫人损坏,经修补也难复原。明嘉靖《韶州府志》云:“伪汉(当是南汉)主夫人悮触钵,损漆寸许,葺竟不完,因施田赎钵”。(2)六祖钵盂被魏校掷碎。魏校也只是捐坏了一点,我在前段时间发表的《魏校有没有砸烂六祖慧能的衣钵》一文中已有谈及。

从文献看,至清代以后,就再没有看到关于祖传衣钵的记载了。现今南华寺所藏唐代文物中,只有千佛袈裟,显然,这一千佛袈裟肯定不是祖传袈裟,那祖传袈裟去了什么地方?笔者以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南华寺六祖庙塔在宋明期间曾遭两次大的毁坏。“宋太祖皇帝开宝初,王师平南海,刘氏残兵作梗。祖之塔庙鞠为煨烬,而真身为守塔僧保护,一无所损”。户部侍郎李嗣在《重建大鉴禅师信具楼记》曰:“宝殿后旧有衣钵之楼,洪武间毁于兵燹。”也就是说,藏袈裟之塔楼都被付之一炬,袈裟焉存?当然,这是个人的臆测,真实如何,有赖其他文证和物证。总之,祖传袈裟的最后归宿,似是个悬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