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导语: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养孩子时,大多数家长都有这种心情,总怕孩子吃不饱,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爱孩子可以理解,但一定不要体现在这个方面,否则很容易造成过度喂养,本来是好心,结果伤害了孩子。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什么是过度喂养?是指进食量大于需求量,也就是吃多了。那么经常性地出现过度喂养,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是会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口臭、腹泻、食欲减退等,如果长期消化不良,会让孩子忍受煎熬不说,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各项发育都容易滞后,对孩子非常不利。

其次是会让孩子变得异常肥胖,这种情况出现后,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颜值,还会容易引发一些疾病的几率。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家长们要当心了,当孩子吃饱后一定不要喂了,关心孩子不需要这么做,可以从其它方面着手,比如孩子已经可以吃辅食了,可以多变换花样,让辅食变得有新意,营养全面,孩子看到喜欢吃,有助于长身体,这么做比让孩子使劲吃强多了。

怎么判断孩子已经吃饱了呢?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如果不及时停止,孩子就会吃多,变成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一、孩子很小只能吃奶的阶段,可以观察他吃奶后的状态,如果孩子吃完后不哭不闹,要么睡着了,要么和大人玩儿,这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不要再继续喂。

宝宝饿的时候,他吃奶时非常认真,什么事情都不能干扰到他,全身心的吃奶,等吃饱后,宝宝吃奶的速度会逐渐减慢,也有的宝宝直接不吃了。当宝宝吃饱后,他会很满足,轻轻哄一哄就睡着了,睡着后不容易醒来,或者稍微一逗就笑,情绪非常好,看到宝宝这样,家长不要再喂。

同时记住宝宝吃奶的时间,一般一次性吃饱后,至少两个小时不会饿,如果频繁地要吃奶,说明奶水不足,宝宝前一次没有吃饱,这样去判断就不会错了。万一发现奶水不足的话,宝妈要及时改变饮食习惯,看看奶水情况,实在不行可以混合喂养,让宝宝一顿吃饱,一次吃饱了,就不容易造成过度喂养,不然反复去喂,弄不清情况,最容易让宝宝吃多。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二、孩子的排便规律很正常,大便的状态也没有问题,这说明孩子消化很好,反之排便出现异常了,说明消化出了问题,那么多半是过度喂养。

照顾孩子时,要多观察他的排便情况,不能太大意了,从排便情况可以直观的看出孩子的消化好不好,如果发现消化有问题,就不要一喂再喂了。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三、孩子已经明确告知家长不想吃了,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喂了,如果强迫去吃,很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大一些的孩子吃饱后,他会告诉家长自己吃饱了,不过很多时候家长不相信孩子的话,总要根据自己的意思去命令孩子,结果很容易吃撑。其实不要怕孩子没吃饱,只要他说吃饱不想吃了,就可以把饭端走,即使判断有误也没关系,孩子饿了不要给零食,等到下一顿再给饭吃,饿一顿没什么。而且这么做不容易造成过度喂养。

而现实中经常有些家长关心则乱,要么强喂,明明真的吃饱了,却非要让孩子再吃点,要么不坚持自己的底线,孩子说不吃了,没一会儿就吃零食,这样的话很难判断出孩子一顿饭有没有真正吃饱。

过度喂养对孩子伤害大,当这些信号出现后,家长别再强喂了

照顾孩子时,避免过度喂养,针对只喝奶粉的宝宝,家长记住宝宝喝奶的规律和吃饱的状态,针对吃辅食的宝宝,家长记住先吃辅食再喝奶,同样观察宝宝吃饱后的状态,他会发出一些吃饱信号,针对吃饭的孩子,家长记住孩子说吃饱了就别强求了,也尽量让孩子自己吃,不要主动喂饭,这样做才不容易出现过度喂养。

吃得多并不等同于吃得好,你都做对了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