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俏妈随笔】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文/李翠

随着疫情形式的发展,社会各界的疫情防控工作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精细,防控措施逐步升级——戴口罩、测体温、扫三码。

幼儿园里都是孩子和老师,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大门口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线,学校要求家长接送孩子不得入内,必要入园的家长必须出示“三码”。

大班、中班的孩子都没有问题,校门口手消、大厅测体温,自己走完流程进教室。宝宝班的部分孩子要求家长送进去,个别小班的家长也要求进去。于是我开始鼓励宝宝尝试自己进去。“宝宝长大了,可以自己进去了!给妈妈说再见吧!”

【俏妈随笔】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孩子一步三回头地自己进去了,家长站在门口踮着脚尖朝里面张望。还有的孩子“商量”不通,我就让大点的孩子牵着他们的小手走进去,居然也成功了!

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个宝宝班的小毛头到了校门口后,不用提示,聚拢了两只小胖手伸到我面前,我一边给他喷酒精消毒,一边夸他:“这个宝宝好聪明呀!今天宝宝自己进去找小朋友,好吗?”小毛头点点头,妈妈给他脖子上挂上小水壶,他向妈妈招了招小手慢慢地往里走,走了几步又回头望向妈妈,妈妈微笑着鼓励他:“宝宝快进去吧,你可以的!”孩子在妈妈的目光中顺利走进去了!这是孩子第一次自己走进幼儿园,他在妈妈的鼓励下迈出了可贵的这一步!

“宝宝,我们自己走进去可以吗?”我对一个宝宝班的孩子说。他看向了奶奶,奶奶很年轻,她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不行!她不行!上不了楼梯!”立即抱起孩子就往里走,我们也很无奈,只好查了她的“三码”放行。

【俏妈随笔】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还有个小班的孩子,妈妈硬要送孩子进去,怎么劝都不听,“我还是送孩子吧,他自己不行的!不送他会哭的!”我看了看孩子,孩子在妈妈“意念”的引导下眼睛里噙着泪水。他“成功”了,妈妈出示“三码”后牵着他的手进去了。

“你可以的!”“他不行的!”两句不同的话,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前者重在鼓励,敢于放手,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勇敢、越来越独立;后者重在保护,不敢松手,让孩子永远蜷缩在自己的“翅膀”下,缺乏锻炼、缺少尝试、失去自信,只会变得越来越依赖。

人生路漫漫,想让孩子成长,就要懂得早日放手!

俏妈简介:

【俏妈随笔】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李翠,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8月生于翼城县隆化镇,中小学一级教师,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1999年临汾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现任隆化中心幼儿园园长,多年被授予“优秀党员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县“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