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评测对比索尼发烧产品是本人最没有压力的,同时也是最有负担的,原因就在于作为我一个彻头彻尾的索粉对索尼实在太了解了,既拥有过索尼西装套和周年纪念款,又最近对索尼Walkman和MD情怀复燃,现如今带着这股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般自相矛盾的特殊感情来评测2023年度最新发行的一款头戴大耳,据官方宣称:2023年4月18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面向专业音频领域人士以及追求沉浸式空间感的广大音乐爱好者,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推出的一款新品力作——“为创作者而声”的索尼首款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MDR-MV1,忠实还原创作者意图,再现原汁原味好声音”。就这点而言,我们可以在这款耳机的外包装正面一行小字可以看到“声音监测耳机”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款崭新的不同定位的头戴耳机。
评测设备:
①索尼声音监测耳机SONY MDR-MV1(参考价格:2298元,驱动单元:40mm,灵敏度:100dB/mW,频响范围:5Hz-80000Hz,阻抗:24欧姆,功率处理容量:1500mW,重量:223克)
②索尼动圈监听耳机SONY MDR-Z7M2(参考价格:3249元,驱动单元:70mm,灵敏度:98dB/mW,频率响应:4Hz-100000Hz,阻抗:56欧姆,功率处理容量:2000mW,质量:340克)
③乂度XD05 PRO解码耳放一体机
外观和佩戴:
1. 大家都知道索尼生产耳机可谓功力深厚历史悠久,自1991年发布MDR-7506以来,该款耳机一直是封闭式耳机的行业标杆,30年来,它们仍然可以在全球无数的录音工作室中找到其身影,但对于使用封闭式耳机进行混音的音频工程师来说,基本上都会觉得开放式耳机是理想的设备,这就是索尼MDR-MV1问世的主要原因,高解析开放式的设计,旨在为工作室混音和监听提供方便。最初这款头戴耳机是作为超宽频率响应高解析无修饰的参考级监听耳机,并针对索尼影视音频混音设备与索尼沉浸式360度vme软件一起配套使用的,MDR-MV1拥有从5Hz一直延伸到至80kHz的频率响应,具有均衡且精准的声音,旨在复制基于扬声器的典型开放研发技术,由于开放式耳机通常在低音频段表现欠缺,而索尼工程师已经在MV1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MV1的低频较为完整,并且频段之间的音频过渡非常平滑。为了使其成为可能,这款耳机采用了新开发的驱动单元,振膜中具有独特的弯曲波纹形状,采用三重结构可提供紧致的控制能力和优秀的瞬态响应,这颗单元的阻尼仅为24欧姆,这意味着这款耳机可以由几乎任何音源轻松驱动,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为进一步减少共振,MV1耳机本体采用了精心调校的一体式高强度铝制外壳,表面工艺有两种类型的开孔:顶部的圆孔和侧面的狭缝孔,这些孔使整个区域保持通风,也有助于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同时保持强度。
2. 另一个不错的独特设计是单根可更换线材,可锁定螺纹设计的插头,一条不易缠绕的直线条状纹理的线缆非常具有经典索尼风格,无论是连接耳机部分的3.5插头还是线材尾部的6.35大耳插头部位的密纹工艺精致美观又方便把持,说到线材我不得不要提到的是这条2.5米线缆对于我这个便携听众来说实在太长了(索尼的大耳原配的线材基本都很长,除了索尼金宝升级线以外),当然针对类似音频工作室之类的用途这种长度还是比较适合的,尽管这跟原配线采用的是6.35大耳插头,索尼官方还是贴心地配备了一根6.25母头转3.5公头的转接线,以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听音场景,我想这在多场景使用前提下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当然索尼官方还为这款MV1配备了一根索尼原装1.2米金宝升级线MUC-S12SB1可供另行购买,这样MV1可以方便地升级到4.4平衡模式,这条升级线与索尼金宝一贯的升级线风格有所不同,并非采用粗壮的线缆,而是相对比较纤细而一体的能够屏蔽外部干扰减少内部导体声波失真和降低底噪的8线编制结构材质,此线同样可以适用索尼MDR-1A、MDR-100A或者MDR-100AAP耳机。
3. MV1耳罩柔软而富有弹性,当然这次配套的耳罩并非像索尼同门旗下的Z7或者Z7 M2那样的小羊皮材质,外表高品质合成仿麂皮微绒面革材料加上内部稍微有些记忆海绵手感富有弹性,类似于高端跑车装饰所用的材料,而且令我点赞的是也可以自行更换,相对较深的耳垫,MV1耳罩椭圆形的内部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和宽敞,但是并不会造成佩戴压耳的情况发生,不过MV1的耳垫估计是考虑到成本因素而并未采用像Z7系列那样的符合耳廓人体工学设计的打样造型,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长期佩戴的舒适度。
4. 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评测因素,整体耳机很多部件采用了塑料材质,初看稍带廉价感,这点同全身金属加真皮打造的索尼次旗舰Z7M2有着完全不同的做工,只有223克的重量轻得有点离谱,柔软的耳垫加上轻质的铝制结构使得MV1毫无争议地成为了长时间聆听无压力并且佩戴最为舒适的头戴式耳机之一,就其佩戴的优秀舒适度完全可以和出自同门的次旗舰Z7M2或者旗舰M1R相媲美。
5. 拿到这款耳机外包装的时候我明显有趣地感觉非常小,这个同友商的头戴大耳通常都为超大盒装的设计有点大不相同,打开包装盒后熟悉的经典索尼大耳的外观,如果您熟悉诸如索尼MDR V6类似的那种在世界各地录音室中使用的外观,那你会明白MV1的设计美学理念,但是它有一种回到80年代的半未来的现代感。另外让我们眼熟的是经典索尼款的头带设计,它有着作为一个索粉来说相当熟悉的与Z7系列大耳相同的超软皮垫头梁,头梁尾端贴有红色R左声道与蓝色L左声道的标识与专业Professional的蓝色贴纸标签。MV1并没有像索尼同门监听耳机那样的折叠收纳设计,唯一可以折叠的部分就是左右耳机本体在某个角度可以旋转平放。
器材搭配与音质对比:
1. 尽管我手头没有索尼经典老款监听耳机,然而我可以断言,这款MV1监听头戴大耳是一款与其它耳机听感不太像的设备,你会明显分辨出MV1并没有7501那样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亮调音,这对于像人声这样的监听素材来说未必是一种糟糕的音色,但对于平时欣赏音乐来说,过于监听的整体表现聆听音乐就可能不是那么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值得我们庆幸的是MV1并不会发生上述所说的那种调音,对于一款开放式的大耳来说,尤其是其呈现V形调音的低频表现,因为多数开放式耳机不是以低音为特征的,事实上我真的无法想象有一款头戴耳机具有如此多的低音,任何开放式耳机基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里我所说的强劲的低音主要集中在超低频段,但它也并不缺乏低音中频部分,是一种非常全频覆盖的低音,是中低频不匮乏的声音饱满而温暖的低音,然而它的低频并不是势如破竹的压倒性的低音,是一种同其它频段比较均衡配合的低音,但整体表现出鲜明的V字形声音特征,如果你要问像我这样一个低音控的烧友,是否喜欢这款耳机的话,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对于这款能够保证清晰度的低频优质的大耳来说,MV1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老实说,对于这款耳机的低音量来说,它的清晰度实际上出人意料地强,听感精准,人声没有任何尴尬之处,定位感清晰,通常情况下一款强调低音的耳机会挤掉整体的清晰度以及乐器之间干净的分离度,但是这款MV1你是根本不会感受到浑浊乱成一团的问题。如果你注意到这款耳机的频率响应,高频会很突出,但是实际听下来没有感觉到不健康的高音且没有明显的尖锐或者不舒服的听感,通俗地讲,MV1的高频比较平滑的、轻松的,并且具有令人惊讶的清晰度,没有烦人而夸张的齿音。另外MV1在细节和纹理的指标并不特别高,这就意味着如果您想寻找一款有着最好人声表现的大耳,那么MV1并非首选,因为它的人声确实稍许有点空洞,缺乏一些我通常在其它耳机中能够感受到的丰富度。事实上这款耳机的技术性能已经足够扎实,但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因为MV1的成像以及它的声场非常平均,也就是说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当然索尼MV1非常非常容易驱动,换句话说,MV1让你入烧的门槛变得很低,你可以方便地接驳手机或者直连笔记本、平板和小型游戏掌上电脑等入门级的音源设备就能驱动,当然这边我也要顺带一句,这副MV1并不适合在单位人多的办公室和群居安静空间聆听,开放式的设计漏音还是在所难免。
2. 不吹牛的话我应该是最能直观对比索尼大耳的烧友之一,因为我自个儿一直就收藏并时不时在使用索尼自家的次旗舰Z7M2,那肯定重点就来对比下这两款不同定位的头戴耳机有何具体差别,另外目前为止这两款设备的价格已经几乎接近。SONY Z7M2对比SONY MV1,都插用索尼金宝4.4平衡升级线,搭配乂度XD05 PRO解码耳放一体机(TUR模式),选听2024年最新发布二战美剧的《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的第三部曲《Masters of the Air空战群英》电影原声大碟,既然索尼MV1的另一个重点特色功能是让音乐工程师制作多声道的环绕音乐,索尼为此在官网也力推360 Reality Audio,那正好用1加8pro安卓手机apple music软件app播放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认证无损音源,通过对比:在同等音量级别的前提下,MV1明显声压更大,由此可见明显Z7M2更吃推力些;整体声音特质MV1声场更宽更具3D空间感和清晰度更明亮些,尤其在表现第一首和最后一首小号大号等表现战争场面的军乐声的高频部分更具渲染力,三频调音的监听还原度更为保真,并没有刻意地让听者朝着较为舒适较为平缓的走向去调整,而Z7M2整体就没有MV1那么刺激、那么华丽,MV1三频过渡更为自然顺畅,Z7M2在保证相当量感低频的前提下对于氛围的烘托实乃优质可赞,我个人认为Z7M2不属于那种会轻易带给听者令人疲倦或尖锐烦人听感的大耳,可能多数烧友初听MV1会觉得它具有某种并不能称为真正中性调音的特别声音特质而脱颖而出,毕竟它具备了一定素质的良好的成像感,良好的头部舞台感,声音的包围感,清晰的高音和丰满的低音有着良好的分离,特别是聆听第14首《An Impossible Ask》那种带给耳罩和振膜物理震动感的震撼低频使得整个听感无比紧张激动而心潮澎湃,但是从声音的透明度和声音纹理质地而言,两款大耳都没有像别的偏向声音密度和解析的像森海或者HIFIMAN等耳机那样出色,毕竟索尼自家的调音还是有一定量经典家族式的相似度。
总结:
索尼MV1将会是一个传奇耳机吗,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但我确实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副即时经典大耳,同其它头戴耳机相比,它的做工与性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与任何其它开放式耳机不同,它真的传承了索尼自家的优质的低音表现和宏伟的声场,我认为它在市场上有着自己的定位。换言之,我预测索尼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对其头戴大耳市场有所动作,因为旗下的Z1R和Z7M2霸占旗舰和次旗舰这两个位置的日子实在太久,也该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了,而这款MV1估计应该算得上索尼试水探路的一款佳作。“不懂得休闲的人,就不懂得工作”,那索尼MV1就是如此一款让你在工作之余同时也可以欣赏音乐的能够使你体会生活真谛的最佳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