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前言:

評測對比索尼發燒産品是本人最沒有壓力的,同時也是最有負擔的,原因就在于作為我一個徹頭徹尾的索粉對索尼實在太了解了,既擁有過索尼西裝套和周年紀念款,又最近對索尼Walkman和MD情懷複燃,現如今帶着這股所謂“最熟悉的陌生人“般自相沖突的特殊感情來評測2023年度最新發行的一款頭戴大耳,據官方宣稱:2023年4月18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面向專業音頻領域人士以及追求沉浸式空間感的廣大音樂愛好者,經曆很長一段時間推出的一款新品力作——“為創作者而聲”的索尼首款專業開放式監聽耳機MDR-MV1,忠實還原創作者意圖,再現原汁原味好聲音”。就這點而言,我們可以在這款耳機的外包裝正面一行小字可以看到“聲音監測耳機”就可以判斷出這是一款嶄新的不同定位的頭戴耳機。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評測裝置:

①索尼聲音監測耳機SONY MDR-MV1(參考價格:2298元,驅動單元:40mm,靈敏度:100dB/mW,頻響範圍:5Hz-80000Hz,阻抗:24歐姆,功率處理容量:1500mW,重量:223克)

②索尼動圈監聽耳機SONY MDR-Z7M2(參考價格:3249元,驅動單元:70mm,靈敏度:98dB/mW,頻率響應:4Hz-100000Hz,阻抗:56歐姆,功率處理容量:2000mW,品質:340克)

③乂度XD05 PRO解碼耳放一體機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外觀和佩戴:

1. 大家都知道索尼生産耳機可謂功力深厚曆史悠久,自1991年釋出MDR-7506以來,該款耳機一直是封閉式耳機的行業标杆,30年來,它們仍然可以在全球無數的錄音工作室中找到其身影,但對于使用封閉式耳機進行混音的音頻工程師來說,基本上都會覺得開放式耳機是理想的裝置,這就是索尼MDR-MV1問世的主要原因,高解析開放式的設計,旨在為工作室混音和監聽提供友善。最初這款頭戴耳機是作為超寬頻率響應高解析無修飾的參考級監聽耳機,并針對索尼影視音頻混音裝置與索尼沉浸式360度vme軟體一起配套使用的,MDR-MV1擁有從5Hz一直延伸到至80kHz的頻率響應,具有均衡且精準的聲音,旨在複制基于揚聲器的典型開放研發技術,由于開放式耳機通常在低音頻段表現欠缺,而索尼工程師已經在MV1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是以MV1的低頻較為完整,并且頻段之間的音頻過渡非常平滑。為了使其成為可能,這款耳機采用了新開發的驅動單元,振膜中具有獨特的彎曲波紋形狀,采用三重結構可提供緊緻的控制能力和優秀的瞬态響應,這顆單元的阻尼僅為24歐姆,這意味着這款耳機可以由幾乎任何音源輕松驅動,包括手機和平闆電腦。為進一步減少共振,MV1耳機本體采用了精心調校的一體式高強度鋁制外殼,表面工藝有兩種類型的開孔:頂部的圓孔和側面的狹縫孔,這些孔使整個區域保持通風,也有助于為了減輕整體重量,同時保持強度。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2. 另一個不錯的獨特設計是單根可更換線材,可鎖定螺紋設計的插頭,一條不易纏繞的直線條狀紋理的線纜非常具有經典索尼風格,無論是連接配接耳機部分的3.5插頭還是線材尾部的6.35大耳插頭部位的密紋工藝精緻美觀又友善把持,說到線材我不得不要提到的是這條2.5米線纜對于我這個便攜聽衆來說實在太長了(索尼的大耳原配的線材基本都很長,除了索尼金寶更新線以外),當然針對類似音頻工作室之類的用途這種長度還是比較适合的,盡管這跟原配線采用的是6.35大耳插頭,索尼官方還是貼心地配備了一根6.25母頭轉3.5公頭的轉接線,以迎合不同消費者的聽音場景,我想這在多場景使用前提下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當然索尼官方還為這款MV1配備了一根索尼原裝1.2米金寶更新線MUC-S12SB1可供另行購買,這樣MV1可以友善地更新到4.4平衡模式,這條更新線與索尼金寶一貫的更新線風格有所不同,并非采用粗壯的線纜,而是相對比較纖細而一體的能夠屏蔽外部幹擾減少内部導體聲波失真和降低底噪的8線編制結構材質,此線同樣可以适用索尼MDR-1A、MDR-100A或者MDR-100AAP耳機。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3. MV1耳罩柔軟而富有彈性,當然這次配套的耳罩并非像索尼同門旗下的Z7或者Z7 M2那樣的小羊皮材質,外表高品質合成仿麂皮微絨面革材料加上内部稍微有些記憶海綿手感富有彈性,類似于高端跑車裝飾所用的材料,而且令我點贊的是也可以自行更換,相對較深的耳墊,MV1耳罩橢圓形的内部空間并不是特别大和寬敞,但是并不會造成佩戴壓耳的情況發生,不過MV1的耳墊估計是考慮到成本因素而并未采用像Z7系列那樣的符合耳廓人體工學設計的打樣造型,當然這并沒有影響到長期佩戴的舒适度。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4. 舒适性是一個重要的評測因素,整體耳機很多部件采用了塑膠材質,初看稍帶廉價感,這點同全身金屬加真皮打造的索尼次旗艦Z7M2有着完全不同的做工,隻有223克的重量輕得有點離譜,柔軟的耳墊加上輕質的鋁制結構使得MV1毫無争議地成為了長時間聆聽無壓力并且佩戴最為舒适的頭戴式耳機之一,就其佩戴的優秀舒适度完全可以和出自同門的次旗艦Z7M2或者旗艦M1R相媲美。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5. 拿到這款耳機外包裝的時候我明顯有趣地感覺非常小,這個同友商的頭戴大耳通常都為超大盒裝的設計有點大不相同,打開包裝盒後熟悉的經典索尼大耳的外觀,如果您熟悉諸如索尼MDR V6類似的那種在世界各地錄音室中使用的外觀,那你會明白MV1的設計美學理念,但是它有一種回到80年代的半未來的現代感。另外讓我們眼熟的是經典索尼款的頭帶設計,它有着作為一個索粉來說相當熟悉的與Z7系列大耳相同的超軟皮墊頭梁,頭梁尾端貼有紅色R左聲道與藍色L左聲道的辨別與專業Professional的藍色貼紙标簽。MV1并沒有像索尼同門監聽耳機那樣的折疊收納設計,唯一可以折疊的部分就是左右耳機本體在某個角度可以旋轉平放。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器材搭配與音質對比:

1. 盡管我手頭沒有索尼經典老款監聽耳機,然而我可以斷言,這款MV1監聽頭戴大耳是一款與其它耳機聽感不太像的裝置,你會明顯分辨出MV1并沒有7501那樣有着令人難以置信的明亮調音,這對于像人聲這樣的監聽素材來說未必是一種糟糕的音色,但對于平時欣賞音樂來說,過于監聽的整體表現聆聽音樂就可能不是那麼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值得我們慶幸的是MV1并不會發生上述所說的那種調音,對于一款開放式的大耳來說,尤其是其呈現V形調音的低頻表現,因為多數開放式耳機不是以低音為特征的,事實上我真的無法想象有一款頭戴耳機具有如此多的低音,任何開放式耳機基本無法做到這一點,這裡我所說的強勁的低音主要集中在超低頻段,但它也并不缺乏低音中頻部分,是一種非常全頻覆寫的低音,是中低頻不匮乏的聲音飽滿而溫暖的低音,然而它的低頻并不是勢如破竹的壓倒性的低音,是一種同其它頻段比較均衡配合的低音,但整體表現出鮮明的V字形聲音特征,如果你要問像我這樣一個低音控的燒友,是否喜歡這款耳機的話,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對于這款能夠保證清晰度的低頻優質的大耳來說,MV1的表現讓我出乎意料!老實說,對于這款耳機的低音量來說,它的清晰度實際上出人意料地強,聽感精準,人聲沒有任何尴尬之處,定位感清晰,通常情況下一款強調低音的耳機會擠掉整體的清晰度以及樂器之間幹淨的分離度,但是這款MV1你是根本不會感受到渾濁亂成一團的問題。如果你注意到這款耳機的頻率響應,高頻會很突出,但是實際聽下來沒有感覺到不健康的高音且沒有明顯的尖銳或者不舒服的聽感,通俗地講,MV1的高頻比較平滑的、輕松的,并且具有令人驚訝的清晰度,沒有煩人而誇張的齒音。另外MV1在細節和紋理的名額并不特别高,這就意味着如果您想尋找一款有着最好人聲表現的大耳,那麼MV1并非首選,因為它的人聲确實稍許有點空洞,缺乏一些我通常在其它耳機中能夠感受到的豐富度。事實上這款耳機的技術性能已經足夠紮實,但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因為MV1的成像以及它的聲場非常平均,也就是說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當然索尼MV1非常非常容易驅動,換句話說,MV1讓你入燒的門檻變得很低,你可以友善地接駁手機或者直連筆記本、平闆和小型遊戲掌上電腦等入門級的音源裝置就能驅動,當然這邊我也要順帶一句,這副MV1并不适合在機關人多的辦公室和群居安靜空間聆聽,開放式的設計漏音還是在所難免。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2. 不吹牛的話我應該是最能直覺對比索尼大耳的燒友之一,因為我自個兒一直就收藏并時不時在使用索尼自家的次旗艦Z7M2,那肯定重點就來對比下這兩款不同定位的頭戴耳機有何具體差别,另外目前為止這兩款裝置的價格已經幾乎接近。SONY Z7M2對比SONY MV1,都插用索尼金寶4.4平衡更新線,搭配乂度XD05 PRO解碼耳放一體機(TUR模式),選聽2024年最新釋出二戰美劇的《兄弟連》、《血戰太平洋》的第三部曲《Masters of the Air空戰群英》電影原聲大碟,既然索尼MV1的另一個重點特色功能是讓音樂工程師制作多聲道的環繞音樂,索尼為此在官網也力推360 Reality Audio,那正好用1加8pro安卓手機apple music軟體app播放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認證無損音源,通過對比:在同等音量級别的前提下,MV1明顯聲壓更大,由此可見明顯Z7M2更吃推力些;整體聲音特質MV1聲場更寬更具3D空間感和清晰度更明亮些,尤其在表現第一首和最後一首小号大号等表現戰争場面的軍樂聲的高頻部分更具渲染力,三頻調音的監聽還原度更為保真,并沒有刻意地讓聽者朝着較為舒适較為平緩的走向去調整,而Z7M2整體就沒有MV1那麼刺激、那麼華麗,MV1三頻過渡更為自然順暢,Z7M2在保證相當量感低頻的前提下對于氛圍的烘托實乃優質可贊,我個人認為Z7M2不屬于那種會輕易帶給聽者令人疲倦或尖銳煩人聽感的大耳,可能多數燒友初聽MV1會覺得它具有某種并不能稱為真正中性調音的特别聲音特質而脫穎而出,畢竟它具備了一定素質的良好的成像感,良好的頭部舞台感,聲音的包圍感,清晰的高音和豐滿的低音有着良好的分離,特别是聆聽第14首《An Impossible Ask》那種帶給耳罩和振膜實體震動感的震撼低頻使得整個聽感無比緊張激動而心潮澎湃,但是從聲音的透明度和聲音紋理質地而言,兩款大耳都沒有像别的偏向聲音密度和解析的像森海或者HIFIMAN等耳機那樣出色,畢竟索尼自家的調音還是有一定量經典家族式的相似度。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一款能工作的音樂耳機 索尼傳奇大耳MV1能否取代同門次旗艦Z7M2?

總結:

索尼MV1将會是一個傳奇耳機嗎,我想時間會證明一切,但我确實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副即時經典大耳,同其它頭戴耳機相比,它的做工與性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與任何其它開放式耳機不同,它真的傳承了索尼自家的優質的低音表現和宏偉的聲場,我認為它在市場上有着自己的定位。換言之,我預測索尼在未來的日子裡肯定會對其頭戴大耳市場有所動作,因為旗下的Z1R和Z7M2霸占旗艦和次旗艦這兩個位置的日子實在太久,也該更新換代推陳出新了,而這款MV1估計應該算得上索尼試水探路的一款佳作。“不懂得休閑的人,就不懂得工作”,那索尼MV1就是如此一款讓你在工作之餘同時也可以欣賞音樂的能夠使你體會生活真谛的最佳伴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