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1973年,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一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2021年全年,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507亿部。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这是一个去医院生孩子前要手机扫码、为孩子买日用品可以网上支付、孩子一出生就伴随着手机的时代,将手机和孩子彻底“分离”,让孩子和手机彻底“决裂”,基本是不可能也是极不可取的。

作为家长,我们很好奇,孩子的世界为什么不能没有手机?我们的时代没有手机,似乎人人都心理健康,现在的孩子脆弱、敏感,一定是手机出了问题...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1

他说我很优秀

我值得被爱

一个14岁女孩,坐在咨询室的椅子上悠悠地说着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女孩成绩优秀,乖巧懂事,父母满意,亲子关系简单而和谐。有一段时间,妈妈突然发现孩子喜欢上了玩手机,几次劝阻都不见成效,成绩也逐渐下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好言相劝或是呵斥威胁似乎都没有办法“激起”孩子的重视,引导孩子的“自觉”,不得已爸爸参与进来,使用强硬手段抢夺手机、严格控制,可效果依然微乎其微。

相互的揪扯中,亲子关系随之崩塌,沟通变得剑拔弩张。

孩子说“太难了,我对自己不满意,我完不成他们的期待,我也不喜欢我自己”。

1943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们需要激励和指引自己生活和行为的力量,这些力量来自生理需要(食物和衣服)、追求安全(稳定、安全、受到保护)、社交需要(结交朋友,追求爱情),情感的尊重(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自己有能力或者潜能完成自己的目标或梦想)。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由于年代的不同、国家实力的突飞猛进,相比之下,孩子们有更高的情感需求。

女孩说,“爸爸妈妈只会在生活细节和学习成绩上和我对话,而那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有时候,我把我的困惑和痛苦说出来,他们只会觉得我是‘吃饱了撑的’,‘小小年纪,哪那么多烦恼’。

手机是我的情感出口。在那里,我能看到很治愈的文案、暖心的故事、直击人心的图片...

有位博主发帖说‘你也许不够完美,也许还在努力挣扎却得不到肯定,但,你就是你,无论是何模样,都值得被爱’,看到这些的那一刻,我仿佛被人拥抱,瞬间有了继续努力下去的勇气。”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2

我戴上面具

再也摘不下来了

“爱了一个少年1574天,其中闹了27天,等了825天,现在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

“没吃晚饭,加班到一点,到家整个人都是晕的,好希望有个人可以看穿我的内心,明白我的感受,不离不弃的陪伴我。”

“我戴上面具,然后再也摘不下来了。这就是我初中的磕磕绊绊。”

“我经常连哭几个小时,哭到手脚发麻,又有时候像没事人一样,我真的好累我不想上课不想见室友,我害怕学校,我好想休学。”

初读这些文字,家长会不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自寻烦恼的样子?

会不会觉得孩子把本该放在学习上的心思用在了没有用的地方?

会不会认为这孩子要是不谈恋爱就不会有这些负面情绪?

我们不得不承认,家长不是圣贤、不是医生,甚至都不是全能的家长,我们有自己认知的局限,有可能存在的疏忽,所以当这些文字或语言出现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精确回应,手机就可能提供多一个平台,一个孩子发出“求救”信号的工具。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除了孩子多了一个表达情绪感受的媒介,手机上还有大量积极正面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心理健康测试官网、国内的心理健康互助网站、心理咨询免费热线、中国抑郁症救助协会等等。

3

我相信

我可以

“你看,我都到80关了,这个游戏真的很好玩”,被家里人百般嫌弃的男孩,满眼期待的看着我。

第一次来咨询室的男孩,全程都没有放下手机,他看起来形容枯槁、弱不禁风。爸爸妈妈说这个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没有一个学期可以完整的上下来,现在抱着手机不放,只要家长态度强硬,孩子就要死要活。

男孩的妈妈是在怀了男孩时不得已嫁给了孩子的爸爸,婚礼办的草率不说,双方家庭的不适应、夫妻关系的磨合、角色的突然转变让本就不稳定的环境变得风雨飘摇。

无论胎内环境还是出生之后,男孩都在家人的争吵中度过。

自记事起,孩子就成了所有大人宣泄不满的出口。体弱多病,奶奶说是像妈妈,太娇气;成绩不好,姥姥说是遗传了爸爸没出息的基因;生活上,妈妈会说孩子像爸爸一样笨、懒惰...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无论是基因遗传还是身体状态,似乎都不是孩子能决定的,无论他怎么努力,当一切都不会变好的时候,无助便蔓延开来。

孩子说,“我在游戏里可以带领其他人取得成绩,我还有用,对吗?”,“游戏这一场败了,我还可以立刻开始下一场,没有人觉得我是个累赘,对吗?”,“我有很多机会,我相信,我可以”。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曾有人比喻,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像一个房子,里面有很多柱子支撑,手机可能是一根“烂掉”的柱子,可如果这个“房子”就靠这一根柱子撑起,柱子倒了,房子也就塌了。

手机在某一个必要的时刻,它会撑起孩子的自信、自尊,让孩子在某一个瞬间觉得我可以。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其实父母阻止孩子玩手机,主要是存在着很多担心,比如担心孩子的视力、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担心孩子陷入某些网络陷阱......要让手机成为孩子的工具和学习利器,您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改变:

1、父母以身作则

如果不想让孩子看手机,先从源头上抓起,父母带头不看手机,让孩子没有接触的机会,另外,可以告诉孩子使用手机的危害,让孩子学会理性判断,知道父母对待手机的态度。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2、控制时间

家长不仅需要注意孩子使用数字媒体的量,还应当注意使用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对于2到5岁的儿童来说,使用数字媒体的时间每天不应超过1个小时,而且是应当观看高质量的节目,或者某些家长孩子可以一起参与的节目。

国家卫健委规定:入学后,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应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合理控制手机使用时间,变堵为疏,父母起到监督作用,或者和孩子一起看手机,帮孩子挑选合适的内容,共同学习成长。

3、多陪伴孩子

年龄小的孩子看手机大都是父母没时间陪伴,给孩子一部手机,孩子不哭不闹,自得其乐,如果有父母陪,孩子未必就喜欢看手机。相信只要父母愿意放下手机,潜心陪伴孩子,孩子不会迷恋手机。

手机里你不知道的世界正吸引着孩子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它不过就是生活中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生活用品、工具而已。它像所有物品一样,有它的有用之处,有它的未知风险,一分为二的看待它就变得很重要。家长在管控孩子的手机之前,先看到手机的全貌。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讳疾忌医,蒙起双眼,走不出色彩斑斓的人生。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