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纪实: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堂哥,最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文:凤在梧桐

图:大俗摄影

在我们村,堂叔家以前是个殷实的人家,和婶子结婚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为孙义。那段时间里他们全家都很高兴,爷爷奶奶更是把孙子宠上了天。

有一天,堂奶奶听说隔壁村子里的老蔡头给人算八字很准,于是好奇心让她也很想知道自个孙子以后的运势会如何,所以找了个空闲时间拉上孙子就直奔人家里去了。

乡村纪实: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堂哥,最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等到了那边,堂奶奶就急切地把孙子的生辰八字报给了老蔡头,而孙义则在门口,看到邻居家孩子手里拿着的玩具枪很炫酷,就立马上手抢。人家孩子不乐意了,于是双方就干上架了,胖乎乎的堂哥孙义干不过,就拿出了杀手锏,直接往地上一躺开始撒泼打滚闹腾。

他的哭声,让本来就把大孙子当成眼珠子的堂奶奶炸了,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揪着那孩子的耳朵,冲到隔壁家里就是一顿臭骂。

老蔡头看到这架势直摇头,最后只给了这样一句批语:“少来富贵有余,老来贫困自苦”,就把他们祖孙俩给打发走了。

回到家,所有人都对老蔡头的这句话不以为然,堂叔更是对孙义说:“宝贝儿子不怕!爸爸妈妈给你攒多多的钱,不会让你以后没饭吃的。”毕竟他们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可以一直努力为家里的心肝宝贝攒钱攒家业,这样就不怕他以后的生活会穷苦了。

于是,堂哥从小到大过的是顺风又顺水。不想读书了,父母就让他待家里天天玩游戏,时间久了更不想出去工作,于是继续在家里被当宝一样供着。

乡村纪实: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堂哥,最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附近的人家都知道堂哥好吃懒做的性子,谁家都不愿意让闺女嫁给他。于是作为父母的堂叔堂婶又安慰他,不是他的问题,是那些姑娘没眼光。

就这么过了几年,堂哥都三十好几了,孙家爷奶也已相继过世了,临走时为不能见到大孙子成家表示很遗憾。堂叔堂婶想着早点能抱上孙子也开始着急了,最后不得不放低条件,帮儿子定下了一位外地姑娘,可是堂哥不满意,因为那姑娘没有他想象中的漂亮,但最终还是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

刚开始,新婚生活过的还不错,俩人转年就生了个女儿,因为不是孙子,堂叔堂婶很不高兴,总是话里话外地挤兑儿媳,在孩子满一岁后更是各种催生二胎。

堂嫂觉得很委屈,感觉自己在孙家就是个生育机器,而且相处的时间越久,她越发现孙义整个就是个“妈宝男”、“巨婴”、“生活自理低能儿”,这让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于是在一个所有人都不经意的早上,堂嫂卷了家里的存款,带着孩子跑了。

堂叔堂婶为此气得差点卧床,而堂哥则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整日和一帮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没钱了就找父母要,不给就砸东西,对父母更是稍有不顺就一通谩骂。

对于儿子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孙家父母把问题归结到了落跑的儿媳身上,觉得就是因为她的出逃才使自己儿子受了刺激,不然自己儿子还是那个听话乖顺的孩子。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堂叔堂婶也年迈了。一天,孙父在横穿村头大马路时被一辆满载货物的大货车给撞了,当场气绝身亡,事故处理结果是堂哥家获得了几十万的赔偿。

乡村纪实: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堂哥,最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这一笔天降巨款,冲淡了堂哥对父亲离世的少许悲伤,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顾母亲的反对,执意在市里买了一套小型商品房和一辆车子。然后又跟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厮混在了一起,并带她们正式入住了新房。

这一举动把堂婶给气得追随堂叔而去了,至此以后,堂哥的生活过的更加肆意了,他用还剩下的钱做了点小生意,刚开始那几年还真让他积累了一些财富。

而他新搭上的寡妇,用了各种借口表明不再继续要孩子了,堂哥也觉得多个孩子牵绊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对寡妇的两个孩子好,以后他们也会孝顺他的。所以他很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状态。

只是若干年以后,堂哥他就为自己当初的这个想法,而悔恨交加了。

有一天,相伴多年的那个寡妇告诉她,她要去帮嫁去外地的女儿带孩子,让他自己好好待在家里,等她回来。堂哥也想一起去,但是被寡妇借口女儿家里住房太小,人多不便给挡了回来。

过了几天,正当堂哥在家无所事事的时候,突然有几个人找上门来,其中一位声称那间房子是他的,要求他两天内搬走,不然就强制性搬离。同时出示了房屋买卖合同和房产证。

堂哥懵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前段时间,已经定居别处的寡妇,她儿子回来了几次,偷偷把他的身份证和房产证及相关资料拿去,把房产偷偷地过户到了他的名下,然后又通过中介把房子卖出去了,现在是人家买家上门赶人来了。

了解了真相的堂哥,马上打电话给寡妇的儿子,想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人家已经把他拉黑了,再打寡妇和寡妇的女儿电话,同样都是没有任何反应。堂哥顿时崩溃了,他千算万算,自己用心对待的女人和养子养女,居然这样回报他。

最后,堂哥只能一身黯然地回到了老家,住进了父母遗留下来的旧房子里,从此孤苦无依,过着低保户的生活,正好应验了当初老蔡头的话。

其实,我想也不是老蔡头当年算的有多准,只是他善于观察而已。他从堂奶奶对堂哥无底线的娇惯,到他的整体衣着和形象,来判断出堂哥在家里时的生活情况,从而预判了孩子以后可能会经历的人生挫折,只能说这是过来人的一种经验之谈吧。

老话常讲:惯子如杀子!如果家里人对孩子一味的宠溺,就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形成懒惰思维,从而造就了“巨婴”及“啃老”的社会现象。

乡村纪实:帮别人养大孩子的堂哥,最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父母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原则性和能力的意识和培养,因为如果今天的你,舍不得孩子吃苦,那么以后就会有别的人让他们吃更多的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