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庭教育怎么做?华附校长支招:家长要“秀恩爱”更要做榜样

家庭教育怎么做?华附校长支招:家长要“秀恩爱”更要做榜样

南都讯 记者叶斯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在即,“家校社”共育成为焦点,“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第一期“校长来了——给孩子成长支招”热烈开播,日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作客网络直播间,和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一起畅谈素质教育、家庭教育、高质量亲子陪伴等当下教育热点话题,为家长们支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成长。据悉,该活动由广东省妇女联合会主办,广东省青少年网络协会、广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承办。

家庭教育怎么做?华附校长支招:家长要“秀恩爱”更要做榜样

何为“教育的本质”?

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姚训琪将华附比喻为一个“大森林”,孩子们在“大森林”里探索不同的路径迈向出口,“有人是走的、有人是跑的、有人是飞的”,华附希望给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更多的机会。姚训琪说,华附除了强调学习外,也很愿意让孩子花时间去锤炼意志品质,去发展体育、艺术及其他爱好特长,本学期已开了超过180门选修课。杜兰认为,只有具备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孩子的智力因素才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推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姚训琪认为,是要帮助孩子发现并成为最好的自己。杜兰认为,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非常重要,教育最重要的是去唤醒和加强年轻人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心理力量。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要“秀恩爱”更要“做榜样”

姚训琪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家庭和睦和谐,父母之间关系要融洽,甚至可以在孩子面前“秀恩爱”。二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姚训琪提到,所有家长都关注的“手机管理”问题中家长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就是家长一定要管好自己使用手机,你千万不要说让孩子不玩手机,你自己在那玩手机,(如果这样)你所有的道理、要求在孩子心目中那是不可接受的”。

以身作则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姚训琪说,儿童成长不同阶段都有“重要的他人”,最开始是父母、小学阶段是老师、后来是同伴,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的他人”角色中,排序不断下降,榜样的力量当然是越早树立越好。

杜兰提到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那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她认为,应该从家庭本身开始营造非常好的氛围。杜兰举例说,身边有很多朋友,把客厅电视拆了,改成书架,家里随处都能阅读,在父母的榜样引领下,孩子自然慢慢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家庭教育怎么做?华附校长支招:家长要“秀恩爱”更要做榜样

如何高质量陪伴?

“黄金时间“凝固美好记忆

姚训琪认为,家庭教育中,“高质量陪伴”不只是体现在陪孩子做作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在人格、身心健康方面的发展。他提了三个建议:第一,能够回家的时候,别磨蹭。第二,珍惜和孩子的晚餐时间,晚餐后留出固定时间聊最近进展。第三,在孩子生日等重要人生时刻,要准备小礼物为他带来惊喜。

杜兰认为,要创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黄金时间”,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做她喜欢的事情,通过这样的“黄金时间”营造出一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能够让孩子记一辈子。她谈到对女儿的教育理念,在“战术上”不可能陪伴上每一节课;但在“战略上”,会和女儿约定要看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标准,“我希望能给她打开更多的窗,让她在童年的时候见识更多,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杜兰说。

如何应对“叛逆期”?

青春期家长做好四件事

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姚训琪认为家长要做好四件事:

第一,睁开眼,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并且夸出来,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和表扬。

第二,打开耳,学会倾听,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成年人来看待,孩子可以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管住嘴,如果10分钟时间,妈妈说的话占了60%,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如果超过90%,可能家长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了。

第四,迈开腿,当孩子面临的困惑得不到帮助时,孩子征求家长意见,家长要提供“脚手架”帮助他。

对“脚手架原则”,杜兰深有同感,她说,给孩子的任务难度是在孩子可以够得着的范围内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能力、有进步的动力,通过“脚手架原则”不断从正向激励中获得这种感受。

如何缓解教育焦虑?

“把儿子当女婿培养”

“许多家长会有焦虑感,从根源上来说,是他们没有弄清楚自己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姚训琪提出了换位思考来缓解焦虑,“我经常跟家长讲,把儿子当成女婿来培养,把女儿当成儿媳来培养。不要老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焦虑的家长要多关心一下自己,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去丰富自己的‘世界’,当你自己有了朋友,有了其他关注点,孩子也会轻松一些”,杜兰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辈子,“你不需要成为我,也不需要接近我,你按你的方式和世界取得自洽”。

如何“家校社”共育?

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边界

“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面对让大多数家长都头疼的难题,姚训琪支招家长,首先要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

姚训琪认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应该是学校来承担主要责任,家庭发挥配合辅助的作用。“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要交给学校来做;家庭氛围的营造、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交给家长来。只有分清楚,才能减少对孩子的压力”。与此同时,姚训琪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对学习保持兴趣,能够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杜兰表示,她深切感受到“得家庭者得教育,家长是资源、是盟军”,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应当共同努力,调动起一切积极力量,促进孩子全面成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