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孩子简直比上一代、再上一代的人们幸福多了。不愁吃穿、不知人间疾苦,在温室中长大。可是,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惊人的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为24.6%。现代孩子的心灵生病了,表现出来的或是自残或是伤人,不能成才,长大成人后不但不能给父母带来宽慰,反而给社会带来危害。我们的孩子怎么了?究根结底,很多时候,不可否认的是来自原生家庭带来的阴影。
拼尽全力爱孩子,是我们许多做父母的常态做法。这或许是上天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使人能够不断繁衍,享受生命的美好。不过很可惜的是,不少父母的爱,越用力,给儿女带来的伤害、人生阴影却越大。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时代中,在家庭中如何关爱自己的儿女--家庭教育,是国家、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界等所关注的重点之一。究竟我们该如何拼尽全力爱自己的儿女呢?兹与你共探讨、学习,期盼我们的儿女皆在爱的滋润中成长。
01 对儿女定位准确
首先,要厘清我们父母对自己儿女的观念。接下来才能有正确的态度、方法、方式来爱儿女。
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论到孩子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能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护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护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我非常赞同纪伯伦的观点。尽管是父母生了儿女,但儿女的生命并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他自己、属于生命、属于社会。尽管是父母给予儿女关爱、养育儿女成长,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的;他们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亦是任何人无法代替行走的。也就是说:其一,儿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不是物品,他是一个生命;其二,儿女长大后将有自己的人生,并非父母的复制品。
02 尽力爱儿女不错,但请精准用力
当我们对自己、对儿女定位好之后,接下来才可以做到精准用力爱我们的孩子,使他们身心灵得到健康成长,以致将来可以独立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如何精准用力爱我们的孩子呢?我想提两点:
其一,给予高质量的陪伴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近年来有关家庭教育一直呼吁的课题,认为在孩子尚未独立需要照顾之时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的陪伴。的确,爱孩子不是只顾拼命赚钱,而是要花时间陪伴孩子。其实,儿女的健康成长,不只是需要金钱。在父母眼中,可能一百元钱很有价值,是必需品,但在孩子眼中,却不如在公园中你与他共赏的一束玫瑰花更让他觉得宝贵、有价值。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对着视频喊爸爸妈妈的孩子也未必就能从中感受到食物所带给他的快乐。反而是,虽然粗衣淡食,但有忙碌的父母在身旁,他也会有内心的满足感和安心。
然而,为什么在陪伴中成长的孩子,还会出现如代沟、青春的暴风雨期等诸多问题?从客观来说,更多的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忽略了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是用心的照顾。有的孩子虽然有父母的陪伴,但父母却常常被3C产品缠住,无心顾娃。爱孩子不只是顾好吃饱穿暖,更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等待他的成长、成熟。
高质量的陪伴是品格修养的培育、生活技能的传授。爱孩子不是父母一味付出、全部包办;如此陪伴出来的孩子必是不懂得感恩父母、体谅父母的辛劳,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爱孩子是要让孩子参与家务、学会付出,一方面能够培养孩子勤劳的美德,从小不断掌握日常生活技能,另一方面对父母更有健康的爱的认识,不将父母所付出、牺牲的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高质量的陪伴是密切地看着孩子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爱孩子不是控制、苛责他,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包容的态度使他感受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不要因为孩子的行动、抉择与我们做父母的想法不同,就遏制、极力反对。尊重孩子,就是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越早知道他的兴趣所在,他就能享受快乐,更快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并不空费时间。如果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没有热爱的事情,他的人生就很难获得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就更容易迷失自己。这是多么的悲惨啊!
其二,努力做好自己,让孩子参与父母的生活
在网络上流传着很火的几对为生活奔命的父母亲,我列举几项:
因河南新一波疫情来袭,11月5日,郑州通报5名新增感染者的行动轨迹。其中一个7岁小男孩,在16天里有12天都是下午四点放学后就去父母的小吃摊,到晚上10点才回家。其余4天,也就是两个周末,他也是下午2点就跟随父母出摊。于是评论区很多人留言讨论,孩子不容易,父母为了孩子,也都在拼命努力。虽然父母疲于奔波,但没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火遍全网的外卖员爸爸,他带着年幼的女儿一起送外卖,偶然拍下女儿坐在外卖箱里甜美的瞬间,没想到突然火了。妻子上午在菜市场经营猪肉铺,最忙。于是他就上午带女儿送外卖,下午再把女儿交给妈妈。夫妻俩相互帮衬,一手是生活,一手是孩子。后来几年过后后续报道,女儿依然跟着爸爸一起送外卖,对顾客、对来往长辈都非常有礼打招呼。
一部纪录片《宝妈的服装厂》,里面的妈妈都在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这些妈妈很多都不是当地人,因为工厂上班时间灵活,还允许她们带孩子上班,这两点,满足了她们最大的需求。每逢生产旺季时,厂里就会有很多小孩,跑来跑去,妈妈们则在一边干活。
菜市场的一个卤菜摊下,藏着一张学习桌。7岁的小女孩在案板下的狭小空间里,用一台旧电脑认真地学习。卖卤菜的间隙,妈妈会蹲下来辅导女儿的学习。
……
无论是带孩子一起摆摊,还是一起送外卖,还是在工厂做工……这些平凡的父母,或许没有多少文化,没有读过多少书;或许没有多少金钱为孩子铺就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我相信,这些看似平凡的父母却是最有智慧的人,是孩子最值得敬佩的伟人!因为孩子们看着他们辛苦劳作,体会他们的工作不易;虽然不懂得辅导孩子功课,那又怎么样呢?父母的努力是他们的榜样,父母的辛苦是他们发奋读书的力量,父母一直在付出在流汗在慢慢变老,他们也都会感同身受体会到父母的爱,而生发的感恩、孝敬之心。
《人生由我》的作者梅耶.马斯克经历家暴的先生,离婚后一人一边带着三个孩子,一边又读书进修、不断寻找更合适的工作,努力工作。她的三个孩子长大后也都非常的优秀(其中的一个儿子埃隆.马斯克可以说是世界首富),很大的因素是因他们在生活中看到、感受到母亲梅耶.马克斯的努力做好自己,努力工作的态度。他们虽然对母亲因工作的繁重而对他们用心上有所疏忽,但更多的是从她的“做好自己”得到弥补、启发、学习。
在教养孩子的道路上,为父母者任重而道远,我们都在边走边学习,只愿精准用力,使我们的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热爱生活。足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