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文字獄有多恐怖呢,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生命危險

清朝文字獄有多恐怖呢,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生命危險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出自北宋大文豪蘇轼的水調歌頭作品之中,如果在盛行文字獄的清朝說出,有可能被咔嚓,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也有可能安然無恙,壓根一點事沒有。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還要看你在清朝那個時期說的,看你有沒有身份地位咯。如果在順治到乾隆年間說的,又是一個有影響力有身份之人,那麼你就危險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宋安之來大概說說。

首先清朝的文字獄開始于順治年間,在康乾盛世尤其是乾隆年間達到高潮。到了清仁宗嘉慶年間被廢除。

也就是說從順治年間到乾隆年間的文字獄時間段之内,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種期待明月(意指明朝),還要借酒問青天(意指清朝)的被統治階級視為大逆不道的話來,你是真的很危險的。

下面宋安之以這幾朝的危險程度來說說。

如果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話是在順治年間,其實是沒有什麼事情的,因為順治朝的文字獄主要針對的是各地反清記載的書籍,這裡面涉及明清正統問題,是以自然是大力打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話并不涉及史書記載這個問題,加上到了順治十八年清庭才大緻統一大陸,期間算是戰亂時間了,沒有人會因為這句名句而跟你上綱上線的。

總結來說順治朝的危險幾率基本上是0。

清朝文字獄有多恐怖呢,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生命危險

如果是在康熙朝,那麼就不一定了,雖然康熙朝繼續延續了順治朝這個史書記載明清正統之分的嚴肅政治問題,但處理明史案之後開了以“逆書”為由索賂的惡劣先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會借着挑别人書文中的纰漏,來牽強附會斷章取義,指為“逆書”,以此來漫天敲詐或者排除異己。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文人,朗讀宋朝大文豪蘇轼的水調歌頭時自然的說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沒什麼問題的。

如果你是一個有身份的人,在一些特殊場合或者自己的詩集作品中說出或寫到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以此借詞抒情托物言志的話,那麼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給你牽強附會斷章取義的,到時候不是敲詐你就是趁機報複你了,那麼你還是很危險的。

總結來說康熙朝的危險幾率基本上是30%,随着身份越高危險幾率是呈幾何數的增長。

如果是在雍正朝,文字獄又是另一個特色了,雍正帝處理過的文字獄除了影響大的湖南曾靜案。(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其他大多都是因為九子奪嫡殘酷政治鬥争的延續,雍正繼位後借機打擊黨附諸王還有不服從自己統治權威的勢力。

而湖南曾靜的處理很特别,雍正有意立一個知錯就改的順民形象,是以并沒有殺曾靜,并且将其供詞還有忏悔錄,編成《大義覺迷錄》一書,令其到江浙一帶等地言傳身教的宣講。

如果你是屬于黨附諸王或者不服從雍正統治權威的有身份之人,你要是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話,那麼你就是死定了。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文人,說出這句話沒什麼事的。但要是像曾靜作死滿世界宣傳,并且鼓搗邊關大将造反的話,那麼也有可能被殺死,畢竟雍正隻需要樹立曾靜一個典型就好,再有的話肯定是咔嚓了。

像雍正朝的翰林院庶吉士徐駿,是明末遺老顧炎武的甥孫,政治成分不太好。加上平常寫字不太認真,給雍正帝的奏章裡竟然把“陛下”的“陛”字給寫成了“狴”字,雍正帝見了很不高興,馬上将徐駿革職。

畢竟是暴脾氣的雍正帝,一旦生氣了後果很嚴重的。雍正帝之後派人去查徐駿,結果在他的詩集裡發現詩句“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于是徐駿被咔嚓了。

這就是因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而身死的曆史出處。

總結來說雍正朝的危險幾率是50%,主要取決于你個人問題,如果政治立場有錯誤并且有一定身份,那麼危險幾率肯定近乎于是百分之百了。

清朝文字獄有多恐怖呢,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生命危險

如果是在乾隆朝,那麼你是危險至極,因為乾隆朝的文字獄特點就是牽強附會、斷章取義、捕風捉影,這種見風就是雨的扣高帽子是有如脫缰野馬一發不可收拾。主要是針對反清思想還有華夷之論。

乾隆朝是清朝乃至曆朝曆代文字獄的巅峰高潮所在,文字獄共發生了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極刑。

當然這也分一個小的時間段,乾隆帝繼位初期,因為父親雍正的苛刻治國,是以乾隆帝為了鞏固統治是以寬仁治國,文字獄也一度名存實亡。

到了乾隆十三年,随着乾隆帝的結發妻子富察氏皇後的病逝,加上乾隆帝對于百官的失望。乾隆帝性情大變,是以開始苛刻治國。

到了乾隆十六年文字獄開始再度爆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總結來說乾隆朝的危險幾率是80%。主要看是什麼時間段,如果乾隆十三年之前,基本上沒什麼事。如果是乾隆十三年以後,還是那句老話,如果你的身份越高,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話,那麼越危險。如果你是普通文人,但是被人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的話,那麼是同樣的很危險。

當然經曆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高壓文字獄風險以後,到了嘉慶帝親政以後,開始改變了乾隆朝的文字獄高壓政策,平反了不少文字獄,此後算是廢除了文字獄。

是以說如果在清朝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話,看時間段的話,順治到乾隆四朝有着大小不一的各種風險,甚至有可能掉腦袋。如果到了嘉慶及其以後,你就是說一千遍或者一萬遍,那怕寫入自己詩集都沒人當回事的,一點生命危險都沒有的。

别小看了文字獄的殘酷性,這玩意在清朝說白了就是皇帝為了集權而大力發展的畸形産物,可怕的不是這個事物的本身,而是利用這個事物借題發揮的幕後最高統治者。

清朝文字獄有多恐怖呢,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生命危險

謝謝觀看,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