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地的閩南小吃,土筍凍的正确做法

作者:姐單身一樣有飯

土筍凍,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特色傳統風味小吃。土筍凍是一種由特有産品加工而成的凍品。相傳發明人是民族英雄鄭成功。 它含有膠質,主要原料是一種蠕蟲,屬于星蟲動物門,學名可口革囊星蟲(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長二、三寸。經過熬煮,蟲體所含膠質溶入水中,冷卻後即凝結成塊狀,其肉清,味美甘鮮。食用時配上好醬油、永春陳醋、蒜蓉。

土筍又名塗筍,據《閩小記》載:“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生于海濱,形似蚯蚓,即沙巽也。”曆史上最出名的要數晉江安海的土筍凍,味美甚鮮,在《閩雜記》也記載:“塗筍生于海灘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産。”今安海産量最多。土筍凍呈灰白色,晶瑩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彈性,和其它調料配食,風味尤佳,是福建泉州乃至泛閩南地區一帶冬春季節的時令佳肴。

道地的閩南小吃,土筍凍的正确做法

材料:(制20塊)新鮮海土筍500克,精鹽10克。

輔料:香醋4克,醬油6克,蒜泥10克,姜絲3克。

制法

1、用石槌不斷碾磨海土筍,滾出全部内髒雜物。把土筍放入清水中,将其體内的泥土漂洗幹淨,呈白亮時撈起。

2、鍋置火上,把750克的水和海土筍一起倒入鍋中,放入鹽,熬至沸熟,膠質深出後連湯舀起,分裝在小瓷碗中,靜放在露天過夜,自然冷卻凝成固體物(夏天要放入冰箱才會凝結)。

3、用竹簽挑出,配以陳香醋、醬油、蒜泥、姜絲等佐料,即可上席。

特點:晶瑩透明,鮮嫩脆滑,清熱補脾潤肺。

道地的閩南小吃,土筍凍的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