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作者: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同學經常因為孩子的事情而感到苦惱,因為孩子總是莫名其妙的無視他,這讓他感覺到非常的難辦。有一天同學家裡來了一個朋友,同學便想要找自己的孩子出來打招呼。

可是喊了好幾次孩子都像是沒聽見一樣,最後還是同學強行的給孩子抓了出來。雖然孩子也向客人打招呼了,但是明顯可以看見客人的臉上有了一些不愉悅的表情。

很顯然,客人一定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禮貌。事後同學也問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可孩子卻并不知情。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不搭理父母并不是孩子沒有教養,這更有可能是“非注意性盲視”。所謂非注意性盲視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你的态度,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大部分孩子都存在非注意性盲視,隻是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而已。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1. 看書時

當孩子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看書上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想要讓孩子去做其它的事情,這就跟有可能讓孩子忽略父母的想法。

因為他們并沒有感受到父母的召喚,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看書上,進而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忽略。

2. 學習時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許是出于緊張的原因,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理會一下自己,通常孩子都不會注意到的。

有的時候父母會覺得這是孩子沒有禮貌,并非如此,隻是他們真的沒有意識到父母的呼喚而已。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3. 玩遊戲時

在孩子執迷于玩遊戲的時候,父母的呼喚同樣也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正在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在遊戲上,父母就算是走到了他們的面前,他們依然可以做到視而不見。是以有的時候非注意性盲視就是這麼可怕,這也不是孩子一個人的錯。

非注意性盲視其實就是孩子發育時,一種精神上的波動,簡而言之就是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除了這件事以外的所有事情他們都是漠不關心的。

即便你好心提點他們無數次,他們依然可以做到視而不見。很多父母并沒有察覺到孩子是否有非注意性盲視,不過我們更應該去了解還為什麼會出現非注意性盲視。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1. 本能的不想專心

有很多孩子之是以非注意性盲視,就是因為他們本能的不想專心。就好比我們在給孩子系鞋帶的時候,他們并沒有把所有精力放到我們的身上,而是玩玩這個玩玩那個。

這就是典型的非注意性盲視,畢竟他們對系鞋帶這件事情是不感興趣的,是以也沒有必要專心。

2. 過于探索其它事物

當孩子過于探索其它事物的時候,他們也會表現出非注意性盲視的狀态。這個時候父母不論怎麼去召喚他們,他們也是當做沒有聽見一樣,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聽見。

孩子在某一件事情花費的精力太多了,也就會産生對其它事物不感興趣的一面,這也很正常。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3. 因好奇而忽略身邊的一切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太過于好奇一件事情,是以對于這件事情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本能的産生了忽略。

就好比他們特别喜歡一個玩具,那麼就可以做到愛不釋手,他們會忽略時間,也會忽略自己到底有沒有吃飯。父母之是以叫不動孩子,完全是因為孩子沉浸在了好奇當中。

非注意性盲視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孩子因為專注于一件事情而忽略了其它事情後,很明顯會讓孩子的本質發生改變。

不僅僅會被人誤會成不禮貌,過分的專注一件事情也會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1.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出現非注意性盲視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我們的身上。就好比孩子一直在玩手裡的玩具,而我們想要讓孩子孩子吃飯。

我們可以抓住孩子的手,輕輕地拍一拍他們的手,告訴他們:“寶貝,現在是吃飯時間,吃飯了以後再玩。”我們通過肢體動作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要比口頭傳達更容易讓他們接收到我們的訊息。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2. 了解孩子的興趣

我們同樣需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我們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興趣的話,就不能改變孩子非注意性盲視這一點。就好比孩子如果喜歡玩玩具,那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

但是在尊重想法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孩子自主的完成一些有益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的引導了。我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孩子,隻要在不發生危險的前提下大可以不必理會。等到他們玩膩了的時候,就不會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了。

3. 有耐心的教育孩子

我們在教育這類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我們需要把我們說的話重複好幾次,才能夠讓這些孩子注意到。

是以我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發脾氣,如果總是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的話,非注意性盲視非但不能夠根治,還可能因為孩子太過于專注一件事情而沒有察覺到你的發怒,最後吓到了孩子。

是以說非注意性盲視是需要良好的教育才能夠改變的,千萬不要覺得這種精神問題是一件小問題。如果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今後注定會成為一個大麻煩的。我們需要時刻關心着孩子的心态以及情緒,這樣才能對孩子更好的愛護。

怎麼叫都沒回應,不是孩子不想理你,可能陷入“非注意性盲視”一、非注意性盲視的幾種表現二、非注意性盲視是怎麼形成的?三、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

今日話題互動: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反應慢半拍,或者總是無視你的回答,你通常會怎麼做呢?是選擇直接告誡他們,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教育呢?如果說你也有針對非注意性盲視的辦法,歡迎跟我們讨論一下。畢竟有很多父母都是以而受到困擾。

-----------------------

我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進階育嬰師,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賬号,我們共同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寶寶們可以健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