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沒碰球的前乒乓球運動員新垣結衣,拉上前拳擊運動員瑛太,打算組個混合雙打,拿到全國冠軍。
在中餐廳裡扮演中國小妹的蒼井優,告訴他們,要實作這個目标,必須經受得住辛苦的考驗。
但他們對“辛苦”一詞似乎有點誤解。
中國人講究苦,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而他們,選擇在中餐廳裡吃了一年的麻婆豆腐,越吃越辣,以表對“辛”的忠誠。
怪不得最後還是打不到第一名哦。
但[戀愛回旋]看到最後,輸赢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被一個吻傷透了心,還被安利了麻婆豆腐。
辣裡有奮鬥精神
gakki第一次去那家中餐館,是以一個戀愛失敗者的身份去的。

▲垂頭喪氣,灰心喪志
優醬甩給她一道挫兮兮的菜,“麻婆豆腐!”(日語裡的“麻婆豆腐”和中文讀音相近)
無精打采的gakki吃了一口,直呼“辣辣辣辣!”
與此同時,電影院裡響起了一片不懷好意又寵溺的笑。
作為道地四川菜,麻婆豆腐風靡日本百餘年,幾近家常菜。
在日本,無論是繁華的歌舞伎町還是安靜的鄉村小道,甚至是便利商店裡,總能看到麻婆豆腐的身影。
▲日本便利包裝的麻婆豆腐
各種動漫影視裡也不乏麻婆豆腐的身影。
▲《中華小當家》裡小當家的拿手好菜就是“魔幻麻婆豆腐”
日本人對麻婆豆腐的喜愛,并不亞于中國直男直女們對新垣結衣的熱情。
但麻婆豆腐和晨間劇女神之間的聯系,還得扯一扯奮鬥精神。
麻婆豆腐最早起源于“陳興盛飯鋪”,這家飯店老闆娘的臉上有微小麻子,是以大家叫她陳麻婆。
陳麻婆早年和丈夫從大家族中獨立出來,用分得的三間房屋做着基本營生。
但沒有多久丈夫死于船難,她與嫂子為了生計便開了這家小飯店。
并将原本隻是做來贈與街坊的燒豆腐發展為“陳興盛飯鋪”的主打菜。
很多在這條街上來往的人念及過去陳老闆的厚道熱情,都去給陳麻婆捧場,還給她帶去一些接濟的食糧。
這些街坊情誼鼓舞着陳麻婆,将豆腐燒得越來越精,慢慢的麻婆豆腐傳遍了四鄉八裡。
而後來漂洋過海在日本發迹的麻婆豆腐,則有着相似的奮鬥史。
▲一個叫陳建民的廚師,和友人一同在日本創辦了“四川飯店”
與日本人的口味結合,陳建民改良的麻婆豆腐少了點辣,多了點甜。
加上和丼飯的做法一樣友善,麻婆豆腐很快便成為了日本人最喜愛的中華料理之一。
如今很多日本師傅又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開創更多花樣麻婆豆腐料理。
我們新垣結衣和瑛太在拍[戀愛回旋]前後,就在各種綜藝節目裡嘗了各種富有創意精神(奇葩)的麻婆豆腐。
▲和酸奶結合的麻婆豆腐
▲和香蕉結合的麻婆豆腐
▲火鍋麻婆豆腐……
▲作為晨間劇女主角,gakki内心:還是優醬的麻婆豆腐最好!
畢竟,麻婆豆腐和晨間劇一樣,都需要向人展示氣勢恢宏的力量。
辣裡有戀愛哲學
說回來,麻婆豆腐做得再甜,它的核心還是辣,這裡面多的是戀愛哲學。
[喜歡你]裡小徐和小孟吃着火鍋,調着情。
▲所謂辣鍋,是調情高手
“它和情人間的某種親密行為實在太像。”
“兩個人不斷要交換口水,還會面紅耳赤,心跳加速,唇幹舌燥,沒醉也醉。“
小時候很多家長會說,男子漢要學會吃辣,不然以後娶不了老婆。
雖是玩笑,但長大後你會發現,多這一項技能不差。
▲[請别相信她]裡的小夥子,狂吃辣椒,就赢得了金荷娜的擁抱
當辣椒素附着在味覺器官上的時候,會有強烈的灼熱感,喝水也難以緩解。
這個時候往往能激發出一個人的忍耐力。
是以也不難了解gakki和瑛太一行人訓練時期天天吃麻婆豆腐了。
不過,吃辣也忌諱逞強。
陳奕迅曾在[沖鋒陷陣]裡狂吃辣椒,逞強不喝水,還喝了二鍋頭,簡直作死。
▲結果吃到汗水直冒,滿臉通紅
辣椒吃太多會導緻胃痛、腹瀉、頭昏、便血等症狀,對身體有極大的刺激。
要緩解辣感,科學的辦法是用醋中合,或者用脫脂牛奶環節。
小編平時的解決辦法則是狂嚼白米飯,親測有效。
當然,在解辣這種問題上各人有各人的辦法。
▲張志明有張志明的辦法([春嬌與志明])
是以說回談戀愛這事,真不在于逞強。
看人家gakki和瑛太練了一年多的乒乓球,吃了一年多的麻婆豆腐,關鍵時刻還是為了對方的幸福放棄。
這個時候,任優醬和老張在麻婆豆腐裡加多少辣都沒有用了。
吃辣不吃辣,最終還是看你有沒有這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