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腦這個東西,你愛吃甜的還是鹹的?若愛吃鹹的話,是愛吃加鹵子的呢,還是愛吃加香菜蔥花香醋醬油的呢?

最近真是熱得非同尋常啊。先頭還冷得很,還抱怨冬天怎麼這麼長呢,忽然一下子,一頭子之間,它就暴熱起來了,求熱得熱的人倒也不太好意思抱怨了。眉頭一皺,往好處想,啊,可以提前放開吃夏天的小吃了!地裡的西瓜呢且讓它再長長吧,先來雲吃一下豆腐腦。

不,豆腐花。

還是叫它豆腐花吧,豆腐腦給人一種鹵子很稠、熱乎滾燙的感覺,早上吃那是相當舒服,冬天夏天都舒服。但要是在夏天大晌午吃的話,我還是選豆腐花,而且還得是甜豆花。

不用加雜七雜八的料,蜜豆糖汁兒一類一概不用,就撒點白砂糖上去就好了,放進冰箱冷藏一下,美滴很!一顆顆砂糖還化不完,就這麼顆顆粒粒摻着豆花用勺舀着吃,水汪汪,甜汪汪,涼津津,一下子就撤去暑氣,真是太舒服了!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吃到碗底子如果還剩下沒化的糖粒,就再兌一小勺豆花來吃,豆花要是就隻有一碗的量的話,吃的時候就要下意識最後留一口在碗底,全部攪化,把剩下的糖全部攪成糖水水,一口幹,膩是膩了點,但膩到舒服的這種情況也是少有的。

這麼吃是舒服啊,但腸胃不佳易瀉肚的人,平常連稍凉點的水都不敢喝,這麼吃就有點奢望了,但奢望還是想望,沒辦法。夏天怎麼着都想吃一碗水豆花啊。

現在不知道有沒有那種水豆腐攤子了:扁擔一邊是挑着個錫桶或是鋁桶,反正是銀白色的桶,重量還得輕,擔着不那麼費勁。另一邊是一個分層木架,各層裝着作料各種。或是一個簡單鋁盆,裡頭放着瓶瓶罐罐各種調味料,也一應俱全。

你要吃鹹的,就給你放蔥花香菜、放炒過的花生米、芝麻粉,放鹽巴味精,最後澆一注醬油辣子油,拌和拌和就吃吧。吃甜的呢,或者就來一勺白糖,或者來一勺糖水,再給你撒一把沒炒過的芝麻。你要吃得豐富點,蜜豆啊紅綠絲啊,熬到粘稠拉絲的糖汁啊,桂花糖啊,反正你盡管提要求,變戲法似的都能給疊出滿當當的一碗來。

有時候人家還備着一個自制的小冰桶,裡頭裝些碎冰,嫌不夠涼的就給你加一勺子,咔擦咔擦嚼冰吃,又能多吃一陣子。

那水豆花呀,抿都不用抿,入口直接就下到肚子裡頭了,好吃過瘾是過瘾,就是不劃算,吃一大碗連個水飽也混不到,走起路來肚子裡晃蕩晃蕩的有聲兒,就是化成了一碗甜水而已,但誰管它劃算不劃算呢,又不貴,一兩塊錢就能甜到了心頭,這種好事去哪兒找啊。

舀豆花的工具是一把特制的平鏟鏟,一鏟下去,剛好夠一碗,滿滿一碗,讓人看着非常滿意。

那豆腐桶,除了用蓋子蓋着之外,蓋蓋之前還要蒙一層紗布,紗布要随時撒着水保持濕潤。而且要幹幹淨淨清清秀秀,就算從白紗布用到了黃紗布,那也得是清清秀秀,這是幾乎是門面擔當的标志。黃紗布看起還更要親切些,仿佛意味着這不是剛起家的攤子了,有些年頭,是老擔子了,肯定好吃!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這就是水樣的、最最最最嫩的水豆花,夏日的絕好吃法啦!

另外還有那種比它稍微老一點的水豆花,那種就絕對要鹹吃了,而且,必須要尋一碗冷飯配着吃,吃到吸呼嘴,吸呼有味,夏天市井巷裡味道的加餐。那就是下次的話題了:晌午的豆花飯。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先問一句,豆腐花這個東西,你愛吃甜還是鹹?

(圖檔整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