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堰」贊!從十堰竹溪走出來的軍旅作家:沈凱

作者:十堰生活

電影《草原槍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紅遍大江南北,鮮為人知的是,它的編劇是從竹溪龍壩鎮走出來的軍旅作家沈凱。近日,記者帶你走進竹溪龍壩,了解這位竹溪漢子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

「十堰」贊!從十堰竹溪走出來的軍旅作家:沈凱

李先念部隊曾駐紮戴家大院

龍壩鎮位于竹溪西北部,是竹溪河的水源涵養區。這裡人文資源豐富,明清古墓群、太子墳、魯班橋、千歲夫妻銀杏樹、鐵桶寨等景點與關垭子楚長城連成一條旅遊串珠。

沈凱,本名戴書訓,又名戴維賢,滿族,生于1932年,竹溪縣龍壩鎮塘坊村(現叫肖家邊村)人。戴家富裕,沈凱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戴家大院曲廊回環,據說有24個天井,雨天不沾一腳泥,樓牌上書“耕讀傳家”4個大字。李先念部隊駐紮龍壩時,沈凱的父親戴溪主動讓出一處房子作為部隊作戰指揮部。如今,那棟房子門頭上還保留着紅色五角星标志。

「十堰」贊!從十堰竹溪走出來的軍旅作家:沈凱

受朋友影響,他走上革命道路

沈凱14歲時,到竹溪黉學館(現竹溪一中)讀書。竹溪知名人士柳漢瑜與戴溪是故交,抗戰時期,柳漢瑜曾掩護中共黨員聶之俊在竹溪開展地下工作。在柳漢瑜的影響下,沈凱與革命結緣。1949年,沈凱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沈凱曾在西南軍區王震所在部隊任宣傳員、第一進階步兵學校文工團任創作員。1952年9月,在北京電影學院編導系學習,1954年畢業後在北京電影劇本創作所任見習編輯。在革命工作中,他結識湖南姑娘況運魁,建立深厚的革命友誼,結為伉俪。

《草原槍聲》一炮打響

1955年,沈凱懷着一腔熱情,主動要求支援邊疆建設。在新疆,他先任兵團農七師宣傳科文藝助理員,1975年又在奎屯師範學校任教員,1979年6月調到天山電影制片廠任編劇、文學部主任。

沈凱為什麼主動要求到條件艱苦的新疆呢?在文章裡,他這樣寫道:“畢業後,我被配置設定到北京電影劇本創作所任編輯,但我一心想按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去做,堅決要求長期無條件地到祖國邊疆去生活、去工作、去幹一番事業……”《草原槍聲》是沈凱在新疆工作期間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1980年由孟慶鵬執導搬上銀幕,播出後備受好評。在當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匮乏的環境下,電影《草原槍聲》無異于給全國人民送上了一道精神大餐。說它是新時期承前啟後、具有裡程牌意義的電影作品,一點都不為過。

「十堰」贊!從十堰竹溪走出來的軍旅作家:沈凱

1988年2月16日,沈凱在烏魯木齊因病逝世,享年56歲。沈凱,是從竹溪走出去的軍旅作家,他的影視作品感動和教育了幾代人,文學作品也為廣大讀者所喜愛。

(見習記者 葉小竹)

來源:當當旅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