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北京小吃曆史悠久、品種繁多、雅俗共賞。
有這樣的傳說:“自打有了北京城就有了北京小吃”
照這麼說最起碼也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
但真正具有北京地方特色小吃的,
還是要從公元1145年北京作為國都以後,
以清真風味小吃為主逐漸形成的小吃。
這大概也是北京小吃後來形成以回民清真小吃為主格局的曆史原因了。
卷果在北京是道地的清真小吃,也是京城茶食之一。
每到逢年過節時,回族朋友都會将炸卷果作為上等食品招待客人。
卷果分為甜、鹹兩種。今天主要說糖卷果。
糖卷果的主料是山藥和大棗,輔料是青梅、核桃仁等。
搬了新家之後住在常營回族區,隔壁鄰居就是回族朋友,
我們兩家相處的很融洽,這個糖卷果就是和她學的。
【材料】
山藥500克,紅棗100克,油豆皮核3張,桃仁20克,果脯30克,
瓜子仁20克,白糖2湯匙,紅糖2湯匙,桂花少許,
白芝麻少許,面粉适量。
【做法】
1、準備材料。
2、将油豆皮用冷水浸泡15分鐘。
3、紅棗清洗幹淨去核。
4、果脯、核桃仁、花生仁分别切碎備用。
5、山藥去皮清洗幹淨。
6、将山藥用刀拍碎。
7、将白糖、山藥、棗、果脯攪拌均勻。
8、加水、面粉,攪拌均。
9、将泡好的油豆皮鋪開。
10、在油豆皮的一端放上拌好的山藥餡。用油豆皮将山藥餡卷起來。
11、蒸鍋加水燒開,上蒸鍋蒸至30分鐘。
12、蒸熟取出,趁熱用幹淨的屜布包起來整理成三角形。
13、再晾涼後切成厚片,平底鍋加油,油熱下入卷果厚片。
煎至金黃色撈出。
14、平底鍋置火上加入紅糖、白糖、桂花。
15、小火将糖熬成粘稠的糖汁。
16、将煎好的卷果倒入,裹上糖汁,撒上熟芝麻即可裝盤。
【小愛叨叨】
1、據說正宗的做法不用油豆皮裹,就是用蕃薯粉拌好了蒸,很考驗技術。
我還是選了比較簡單的方法做的。
2、一般傳統做法是用油炸,我用了油煎的方法避免油太多。
3、油煎時要小火慢煎,不要煎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