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作者:糊塗的小塗塗

一日三餐,米飯雜糧,人這一天除了要用正餐來滿足自己那挑剔而又精緻的胃之外,還需要時不時的用些甜羹點心來慰藉下那品着酸甜苦辣的舌尖。糕餅一類的小食不能當作正餐,但是放在三時三飯之間打打牙祭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提起糕餅,腦海中想起來的是它那甜膩的味道,酥脆的口感,迷離的香氣。各類糕餅雖然花色各異,配比不同,但大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甜口在其中占了大頭,或是穿插着些椒鹽類的鹹口點心,糕餅一脈,大都如此。

但是在潮州一帶,卻活躍着一種獨特的餅食,看它的餡料估計就會吓退不少人,除了糕餅中所必需的面粉糖油之類,裡面還摻着一定量的南腐乳跟蒜頭。乍聞此味的食客怕是會吃了一驚:這東西能吃?但是嘗過之後怕是會發自肺腑的來一句:這東西咋這好吃?古怪的餡料配比已經經過了時光的考驗,一代代的食客們用自己的舌尖上的味蕾将各類美食來了個大浪淘沙。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小餅,但樸素的外表下卻是最奇絕不過的餡料配方,常人以為簡單易制的餅食背後是極其繁瑣的制作工藝,将錯就錯制巧點的美食奇談也在一代代潮州人的口頭上流傳着。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翻翻有關于潮州腐乳餅食譜的記載,咂摸下它的餡料:面粉糯米、花生芝麻、米酒糖粉、白肉丁并冬瓜條,還有壓軸的蒜蓉南乳。假如把這個配方的後兩味去掉,精工細料的做一道點心出來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在糕餅中加蒜頭跟腐乳,這位糕點師傅若不是一位天才,那必然是個瘋子,畢竟一個頭腦清醒的、技藝純良的糕點師傅是絕對不會琢磨出這麼個配方來。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這味腐乳餅能夠問世,是将錯就錯下的産物。

這故事要從清朝末年講起,潮州有一個姓丁的掌櫃,經營者一家糕點鋪子,不能說是日進鬥金但也是财源滾滾,但這丁老闆卻不是個好東家,為人苛刻,經常找個由頭拖欠勞工的工錢。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這又是一年新年至,這丁老闆的老毛病又犯了,遲遲不發工資。糕點鋪子裡的一位老師傅越想越氣,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把鋪子裡庫存的糕餅原料一股腦兒的燴到了一個大缸裡,嗬!這下缸裡可熱鬧了,花生、芝麻、白豬肉,面粉腐乳糖油酒來了個大團圓。這老師傅還貼心的幫老闆最後拌了拌這缸原料,收拾好行裝,憤然離去了。

等到第二天一早,這丁老闆老婆打開鋪子門的時候,突然聞到了一股異香,順着這股香味發現了老師傅留下來的那缸料。丁氏一家平日裡是個雁過拔毛的,更遑論這缸料還有如此異香,丁老闆老婆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錯就錯用這缸餡料制成糕餅來售賣,不出意外的,這糕餅一經上市便被主顧們搶購一空。腐乳餅中本應該被視為異端的兩種配料,成了其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腐乳餅制作起來的手續略有繁瑣,畢竟光是裡面的餡料就有十幾種,光是處理餡料就讓人頭疼。花生芝麻分次炒香,花生碾粒,白豬肉糖腌切丁,依次加入蒜蓉腐乳,還要調進去适量的米粉、糖粉、糕粉、豬油,拌勻之後才算是腐乳餅原始的餡料。

要想使一塊塊的腐乳餅在烘烤的過程中潤而不燥,除了烘烤者手上的功夫,對溫度的掌控之外,餅皮的制作也是不能掉以輕心。面粉加蘇打并食用堿後過密篩,加油跟糖油後用力揉搓,功夫全在面點師傅的手勁兒上,因為要保證在包餡兒的過程中皮兒薄但不裂,餡兒飽卻不露,餅皮的韌勁兒要上去。模具印花,再進焗爐,盤底刷油,餅上蛋漿,一道道工序繁而不亂,考驗着制作人的耐心和巧意。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出鍋後的腐乳餅小小巧巧的一隻,入口香甜,氣味芬芳,除了糕餅的固有香味,米酒大蒜跟腐乳的加入使餅中多了一種特殊的複合香氣。傳統的糕餅裡面不過是簡簡單單的糖油面之類的碳水化合物跟脂肪,但是腐乳餅中卻獨出心裁的加了腐乳進去,補充了糕餅中蛋白質的不足,也算是餅食界的翹楚。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還是那句老話,傳說終究是傳說,博君一笑而,不足為信。更何況在傳說中的那位丁老闆并不符合中國式傳說中善惡有報,遷惡向善的人物形象,為人悭吝最後卻顧客盈門的結局也是匪夷所思。更何況做吃食也是一門藝術,故事中那位丁氏夫婦為人如此,又離了那位老師傅,相必做糕餅時也不會用好料,用好心。關于腐乳餅的具體由來今人已不可考,或許腐乳餅真的是糕餅師傅跟東家鬥氣後被制作出來的,但是這份将錯就錯奇特的糕點配方被傳揚出來後,經過巧手的潮州人民不斷的改良創新,一次次的摸索之後才有了今天潮州腐乳餅的模樣。有時候将錯就錯也不失為一明智之舉,這一次的錯誤或許就是下一次的機遇。

今天的潮州腐乳餅餡料配比已經嚴苛到了腐乳塊要占百分之二點五,酒要在其中占百分之二,餡料的拌制也要講究個先後次序,如此種種才最後成就了舌尖上的那口美味,絕非是一次試驗的偶然之功。

潮州腐乳餅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将錯就錯成巧點一、 潮州腐乳餅的傳說二、 潮州腐乳餅的制作工藝三、腐乳餅的營養價值 結語

看似尋常最奇絕,成如容易卻艱辛。這兩句詩原本是王安石用來褒揚張籍之詞,如今将雅化俗,放在一味糕點上倒也無不可。腐乳餅從備餡兒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拾味之旅,制作糕餅的背後也有着手藝人不為人知的艱辛。糕餅如此,為人處事也如此,有人風光無限,居于無人之巅俯視萬千,但是人前的榮光卻是要用人後的吃苦隐忍來換。

參考文獻:

{1}《潮汕美食》 阮炳兆

{2{《腐乳的營養價值及功能性研究進展》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