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在龍洞步行街偶遇了
一家以「粵西名小吃」為招牌的新店
作為土生土長的茂名人
我怎麼會錯過?馬上去探一探!
• 正宗粵西味 •
這家店是化州老闆開的
種類不多,卻都是正宗粵西味的代表
撈粉皮 丨 籺丨 簸箕炊
涼粉草 丨 化州香油雞 丨 雞屎藤
×××
01
part
- 化州老闆開的「年例食堂」-
本期我探的這家店是這一兩個月才開的,在某點評上的評論不多,位置就在廣工對面的龍洞牌坊進去,很容易找。
我看到招牌上「年例食堂」四個大字,就有預感老闆是茂名人,然後進去的時候就用家鄉話交流了一番,果然是熟悉的口音。
菜單上的選擇并不多,但是基本都是粵西多個城市的特色美食,比如籺、撈粉皮、簸箕炊、豬腸碌、香油雞、鴨仔飯...我所知的,其中就包括茂名、陽江、湛江三個地方。
如果以家鄉的消費水準來評價的話,這裡的成本效益不是很高,畢竟在我大高州一份撈粉皮+白粥任喝才4塊錢!
但在廣州也還好吧,我們點了8個滿滿一桌,以下全部一共花費85.5塊,三個人吃撐了也沒吃完。
02
- 不想踩雷跟我點單-
撈粉皮、豬腸碌、簸箕炊、香油雞、糖籺、涼粉草、雞屎藤,我們點的都是比較有粵西名吃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到底哪些值得吃?看下去!
招牌撈粉皮:8元
我真的太愛撈粉了,每次回老家都會約朋友到街上吃,一份撈粉+一碗白粥,簡單樸實的快樂。
是以我不用思考就下單了撈粉,這裡的撈粉有兩種:招牌撈粉皮、茂名撈粉條,我點的是粉皮。
茂名粉皮不同于廣式的腸粉,它皮薄爽滑有彈性,比較幹身不輕易坨,吃的時候把份和醬汁、芝麻攪拌均勻,這熟悉的味道,好吃si了!
豬腸碌:10元
名如其貌的豬腸碌是陽江的招牌小吃,層層卷起來的河粉,中間包裹着由滿滿的豆芽、炒河粉,一節一節的吃起來也很友善。
上桌前撒上白芝麻,淋些秘制的醬油汁,味道鹹中帶香,和爽脆的豆芽一起吃不會膩,我一個人就可以吃完一份。
原味簸箕炊:8元
簸箕炊粵西人都很熟悉啦,把米漿分層蒸熟,撒上香油醬油、芝麻與蒜蓉就搞掂了,但它家做的這個真心不咋滴。
好的簸箕炊應該是比較有彈性,吃起來會很軟滑不黏牙的,我們點的這個,就有點偏硬,咬下去還有粉粉的感覺,就覺得在啃一塊做失敗的年糕,萬能的醬汁都拯救不了它。
香油雞:35元/斤
香油雞是我們粵西擺酒做年例,都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沒吃過香油雞的朋友,一定要點它!!!
這也是我們探店當天,在座的肇慶人和清遠人都認可好吃的一道菜。
老闆不愧是化州人,把這道化州香油雞做得就像親生的一樣,看着這重手“鹽西”和香油姜蒜,感覺就回到老家飲喜酒。
它家雞也不錯,肉嫩皮滑、肥瘦适中,在吸收了出場率高達90%的經典醬汁後,成功征服外地人的味蕾!隻想說:“老闆,白飯來三碗”。
糖籺:原味3.5元、田艾4元
圓滾滾的籺有兩種口味,每一個都有小孩子的拳頭那麼大,又甜又膩(就是它原本的樣子),即使是我們茂名人也是逢年過節才會吃上一次。
外層的粉團很有韌性,中間的餡料塞得滿滿的,都是花生、白糖、椰子絲等,一口就熱量爆棚,嘴饞的時候點一個嘗嘗就可以了。
涼粉草:8元
我已經很久沒喝綠涼粉了,在廣州這麼炎熱能吃上這樣的一份冰涼爽滑又解暑的糖水,還是不錯了。
不過8塊錢一碗,也太貴了吧,一大半碗還是水,涼粉都沒多少,這成本效益不行。
雞屎藤:9元
雞屎藤對比涼粉草更加不值,至少涼粉草是好吃的,雞屎藤9塊錢一份也就算了,裡面的“藤條”還特别的硬,完全沒有味道。
懶得看文中的大篇文字
一張圖告訴你
到
底
什
麼
值
得
吃
探店心得
總的來說,這家店還是值得一去
也希望更多人喜歡我們大粵西的美食
///
剩下最多的雞屎藤、簸箕炊可以不點
特别能吃甜的可以點糖籺試試
用料和分量很實誠,三四塊一個不貴
其它的個人覺得都可以!
nian li shi tang
· 年例食堂 ·
- 位址 -
龍洞步行街29号年例食堂
- 營業時間 -
11:00-20:00
- 交通 -
6号線植物園站d口570m
- end -
原創圖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