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水果罐頭,就自己而言,感覺各種水果罐頭的味道都差不多,尤其是裡面的糖水,都是甜膩膩的口感,隻有吃到不同的果肉時,才有些許差别。
蔬菜罐頭在口感、味道、香氣等方面,比水果罐頭相對好一些:口感差别明顯、味道各有千秋、用途更加廣泛。

1、蔬菜罐頭的起源。
從19世紀初罐頭誕生起,水果罐頭、蔬菜罐頭、肉類罐頭,是罐頭的三大主要内容,涵蓋了人類日常(或者緊急)時候所需要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必需的營養成分。
2、蔬菜罐頭的種類。
(1)清漬類蔬菜罐頭:選用新鮮蔬菜和适于罐藏的脫水蔬菜為原料制成,常見的有蓮子、蠶豆和豌豆等,這是蔬菜罐頭中最多的産品。其特點是能基本保持各種蔬菜應有的形态、色澤和風味,如清水筍、清水荸荠、清水花椰菜、菜豆、蘑菇和原汁整番茄等。
(2)醋漬類蔬菜罐頭:選用鮮嫩或鹽腌的蔬菜制成,并按産品标準的要求裝入适量茴香、月桂葉、辣椒、胡椒和蒜頭等香辛配料,再加入醋酸和食鹽的混合液。有些醋漬蔬菜罐頭,裝罐時不裝入茴香、辣椒和月桂葉等香辛配料,而是在醋鹽混合液中加入由砂糖、丁香、桂皮、胡椒和月桂葉等制成的香料水。
這類罐頭一般要醋酸含量和食鹽含量達到相關要求,大多采用玻璃罐。也有采用抗酸塗料的馬口鐵罐為容器,比如軍用品。由于其含酸量較高,故裝罐密封後,一般采用沸水或巴氏即可。适合生産醋漬類罐頭的蔬菜有蒜頭、甜椒、小黃瓜、薤頭、莴筍、蔥頭、花椰菜和胡蘿蔔等。
(3)調味類蔬菜罐頭:選用新鮮蔬菜和其他調味用配料裝罐制成,如油焖筍、八寶齋、菜餡菜葉卷和番茄汁黃豆等。此外,還有将番茄經清洗、破碎、預熱、打漿和濃縮後,裝罐制成的番茄醬以及鹽清或醬漬類蔬菜罐頭,如香菜心和四色醬菜等。這種調味類蔬菜罐頭,既可以作為輔材或調料,也可以單獨食用。
3、蔬菜罐頭的聯想。
每次買點蔬菜罐頭,我都想起家裡自己腌制的各種酸菜和泡菜。我的感覺是:蔬菜罐頭隻不過是把各家自制的腌菜、泡菜等進行了規模化生産,種類更大、生産更容易了而已。
4、我們國家的罐頭生産與消費。
我們國家既是全球最大的罐頭生産國,也是全球最大的罐頭出口國,近些年每年的平均出口總量在500萬噸左右,品種達到了70多種。其中出口量最大的蘆筍罐頭和橘子罐頭分别占到了全世界罐頭銷售的70%和80%。
我們國家雖然是全球最大的罐頭生産和出口國,但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對罐頭的消費卻是世界倒數。美國及歐洲各主要發達國家,人均每年消費的各類罐頭約50-70公斤,而我們國家大約是人均1公斤左右。
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國家的飲食文化綿延幾千年,講究“民以食為天、食以鮮為先”,各位小夥伴在吃喝方面,大多數還是首先想着新鮮、當季和滋味各有不同。有的小夥伴調侃說:你看,越是工業發達的國家,越是喜歡吃罐頭。我看越是“懶“的國家,越是越喜歡吃罐頭:下班回家,各類罐頭拼一下,微波爐一轉,就是一頓晚餐。飲食文化的厚度和對吃喝的講究,舍我們其誰?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costco(樂購)超市推出了一款"末日求生罐頭",最大那份足夠4個人吃一整年,這款主題罐頭一共包括:600多個罐頭、20多個桶裝食物以及牛奶、大米、燕麥和其他凍幹食品,總共36000份食物,保存期限長達25-30年,售價6000美元,折合約4萬人民币。該套餐也被海外媒體形象地稱為"doomsday food kits"(末日食品套餐)。
5、各位家裡一直在做各類腌泡菜,其實也是“罐頭”。
從小到大,我們家裡每年都會做些腌菜和泡菜,比如大頭菜、辣白菜、酸黃瓜、雪裡蕻、長豇豆、糖蒜、大醬等等,口感和味道差別很大,香味也有明顯差别。比起口感大同小異的水果罐頭,各種蔬菜罐頭(包括腌制、泡制等)那才是有明顯差別的。我想得是,就算有興趣自制水果罐頭,我也不會去自制蔬菜類罐頭,那還不如家裡的各種老壇和醬缸,做出來的腌菜、泡菜和酸菜,比有些罐頭可好吃得多,而且同樣不容易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