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雪岩家世與李唐傳說

胡光墉(1823-1885 )字雪岩,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徽商代表人物。生于徽州績溪胡裡村,13歲前往杭州當學徒。後來結識浙江巡撫王有齡,代辦理糧運。經商緻富後,捐赀成為道台。左宗棠西征時,胡雪岩全力協助左宗棠籌備軍費、物資糧草,因後勤之功被左宗棠舉薦而受賜黃馬褂成為紅頂商人。其創辦的阜康錢莊在各省多有分号;其首創的“胡慶餘堂”,成為與“同仁堂”并稱的南北藥業兩巨子。

一,發現胡雪岩祖父母墓地

2009年,在杭州龍井山上發現一座已經被人盜過的清代古墓,墓碑上尚可見“光镛”題字,經初步考察,古墓很可能就是胡雪岩的祖父母墓地。于是,相關考古研究人員找到了杭州刑偵司法鑒定實驗室,請他們對墓中遺骸進行dna鑒定。

杭州司法鑒定dna實驗室接受了園林文物局的委托,對墓内屍骨做了dna檢測,同時尋訪胡雪岩的後人,通過墓地遺骸dna與胡雪岩後人的比對,來确認古墓内屍骨的身份。

祖先的dna測出來了,要找到胡氏子孫後代也并不容易。“許多人自稱名人後代,其實真正的名人後代往往很低調。”原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王其煌說。

胡雪岩後代有近百人,分布在國内外多地,留在國内的大多在 上海、台灣、浙江、江蘇居住。

經過多方找尋,從業人員終于找到胡雪岩親弟弟的曾孫——胡雪岩曾侄孫胡上治,胡上治是胡雪岩弟弟胡月喬的第4代孫。

通過一個煙蒂 讓墓主和胡雪岩曾侄孫的dna比對成功

恰巧王其煌是胡上治的舊相識,王其煌詢問警察局要拿什麼來驗dna,他們說頭發、唾液都可以。于是便尋到上海胡家,直接說清楚了情況,提出向胡上治讨個香煙嘴。”胡上治熄滅手中香煙,爽快地給了王其煌。

于是這枚沾有胡上治唾液的煙蒂被小心地包好,順利帶回了杭州市司法鑒定dna專業實驗室,由技術專家運用dna鑒定等科技手段,進行dna提取和檢測。

很快,鑒定中心就傳來消息——煙嘴上的dna,和墓主人骨骼的dna資料一緻、比對成功!胡雪岩研究會依據dna檢驗結果,結合史料墓碑等資料,認為這正是胡雪岩祖父母之墓,如今,這塊墓碑就放在元寶街的胡雪岩故居。算起來,胡上治是墓主胡國梁的第六代孫。

胡雪岩家世與李唐傳說

二、明經胡與李唐的淵源

胡雪岩出生在績溪湖裡村,據《明經胡氏族譜》載:“始祖昌冀公,本李唐昭宗太子…誕生數月,為避朱溫之篡,匿居民間,賴義祖胡三公養為子,因改胡姓。”後唐時,昌翼公以明經科獲進士,是以又稱“明經胡”。其二世祖胡延政曾任績溪縣令,後遷居績溪,成為績溪“明經胡”的始祖。

文獻記載,“明經胡氏”的始祖名昌翼,生于唐朝天祐元年(904年),卒于北宋真宗鹹平二年(999)。 據清代胡陸秀等纂修的《考川明經胡氏宗譜》載,其始祖昌翼系唐昭宗李晔幼子,為何皇後所生。因唐末朱溫篡唐,昌翼避禍隐匿皖南婺源考川,遂冒用義父胡三公姓。五代後唐同光年間,胡昌翼以《易》登明經進士第,其後裔是以被稱為“明經胡氏”,以别于“安定胡氏”。胡昌翼子孫繁衍,其後裔散居婺源、績溪、歙縣等諸邑,甚而遠至貴州、雲南。《考川明經胡氏宗譜》記載“明經胡氏”的胡氏源流内容,與胡昌翼第十四世裔孫胡次焱(1229-1306年)的著述大緻相同。

南宋中葉,“明經胡氏”第十四世裔孫胡次焱,徽州人,南宋鹹淳四年(1268年)戊辰進士湖口縣主簿。在胡次焱《梅岩文集》中,所叙“明經胡氏”的由來,基本與上述胡氏族譜相同。其《論姓氏》篇載:“焱謹按:明經為大唐裔,安定三公載之以歸,遂冒胡姓。五代時中明經科世,因以明經表其族。”其《明經書堂記》篇亦:“先生(胡昌翼)本大唐昭宗子,天祐年間,朱全忠(朱溫)構禍,逃難齊民,依安定三公蔔宅于婺源之考水,因用胡姓。”

“明經胡氏”遷居績溪的時間,約為北宋初年。又據清代胡祥木等纂修的績溪《上川明經胡氏宗譜》記載:昌翼子胡延政,宋代自婺源遷居績溪胡裡。胡延政在北宋開寶八年(976年)任職績溪縣令,賜居績溪胡裡(今績溪縣湖裡村)。胡延政子孫繁衍綿延。據《上川明經胡氏宗譜》記載:胡氏上莊的始遷祖七二,系胡延政第十九世孫(胡昌冀第20世孫);胡适出自該族。績溪“明經胡氏”名賢輩出,代不乏人,如富商胡天柱、胡雪岩、文化名人胡适等。

三、dna在認祖尋根上的應用

1、對于一些沒有足夠證據,比如,沒有年代較近的可靠家譜或者有懷疑争議的尋根認祖問題,大多是可以通過dna鑒定等技術來幫助解決的。

2、明經胡與李唐的曆史淵源,也可以利用基因技術來幫助尋根,目前已知胡雪岩家族的y染單倍群類型為n-m1819。但因為李唐古墓未測,而且也沒有可以明确身份的李唐現代後裔,是以無法進行兩兩對比,暫時還不能說胡雪岩就是李唐後裔或者明經胡傳說屬實。

因為年代久遠,名人崇拜,攀認名門,同鄉同姓誤認聯宗,收養過繼入贅等等因素,年代越久遠,家譜所記内容越要理性看待。

胡雪岩家世與李唐傳說

3、以明經胡為例,胡雪岩家譜也記載其為明經胡、李唐後人,胡适家族也記載其為明經胡、李唐後人。但胡雪岩家的父系y單倍型初步檢測為n-m1819,而胡适家族也有後人測過父系基因,結果為o系。

不知是哪方出了問題。從唐末宋初至今不過千餘年,可家譜記憶已經出現了問題。或者兩家中有一家是,或者兩家都不是,或者明經胡傳說本來就有誤,或者明經胡傳說屬實,但後人中的一支或幾支,因過繼入贅等因素而變了y…

總之,尋根認祖并不容易,不是揣一本家譜就可以輕松搞定的,現代人想基因溯源,要多支後裔測試對比一緻,共祖年代符合,才能成功尋根。最好是李唐古墓實測(但國内目前較難開展),才能得出最确實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