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見鐘情,母親河幸福河——總書記"治河"政策

來源:人民日報

九曲黃河,海浪,從世界屋脊,流經中國9個省區,日夜奔入大海。

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保護黃河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可持續發展的偉大規劃。在兩年多前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不是一天之力。

全長5000多公裡,百萬年曆史,勾勒出一條大河的時空軌道;

這條母河沉重地壓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裡。

一見鐘情,母親河幸福河——總書記"治河"政策

繪畫——"又忙了,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仔細研究"

黃河,中華民族的根。幾千年來,養活和滋養着燕黃的後代,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

黃河,中華民族的苦惱。曾幾何時,狂野的河流給沿海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黃河甯,世界是平的。從古至今,黃河的管理是安民興邦的一件大事。

"再忙一次,黃河問題還是要安排時間認真研究,黨中央十分重視這個問題。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的生态保護與開發,足迹備受關注,為黃河流域的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指明了道路。

回首往事,深邃的目光穿透了曆史的烏雲——"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也是一部治理曆史。"

2019年9月,在河南鄭州黃河博物館,習近平總書記凝視着黃河改道地圖。一串數字将長期黃躍的曆史寫在紙上,講述了古黃河新生活的故事: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2500多年,黃河下遊溢流1500多次,改道26次;

從成立黃河河流管理委員會,到開展四大規模堤防建設,到明确"節水優先、空間平衡、系統治理、雙手努力"的水處理思路......"實踐證明,隻有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才能真正實作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曆史轉變,從根本上改變黃河三年來的雙向悲劇局面。"

放眼當下,深刻的思想蘊含着辯證法——"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要看到黃河流域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

症結所在是什麼?總書記習近平曾梳理過:洪水風險仍然是流域面臨的最大威脅,流域生态環境脆弱,水資源安全形勢嚴峻,發展品質有待提高。"這些問題,正如它們出現在黃河中一樣,根植于盆地。

問題的症結所在是什麼?"僅僅成為一個全球性的人是不夠的。

放眼未來,長遠思考指明了前進方向——"黃河沿線發展必須有大局觀,站在民族、全局的眼光下,牢固樹立'一場比賽'的思想。"

2019年9月,随着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座談會的召開,區域協調發展棋盤被歸入一個關鍵類别,"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與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國家戰略的重要戰略,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開發。"

大河的新文章是從那一刻開始的。

一見鐘情,母親河幸福河——總書記"治河"政策

理念——"堅持發展保護,在保護發展"

"我以前說過,長江病了,他病得不算太重。今天我想說,黃河一直體弱多病,洪水頻發。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通路甘肅期間領略了黃河的脈搏。

黃河病是對人與自然、經濟發展與生态保護關系的深刻警示。

人與自然的沖突是如何調和的?如何突破經濟發展瓶頸?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目中,有一種"财富觀":生态是一種資源,财富是我們的财富。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發展中,離不開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更别提反對。

由于疾病,黃河的管理不僅要改變景觀,還要改變觀念。

"決定亵渎也是因為水作為老師。習近平總書記以大冢水為例,告誡人們,黃河流域的生态保護和高品質開發要尊重法律,摒棄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沖動。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綱要》,是指導黃河流域目前和未來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良藥。

堅持正确的生态觀、發展觀——"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幹預、過度利用向自然恢複、休養轉變""確定黃河長遠穩定為重中之重""綜合治理水土流失,紮實提升節水能力,促進水資源集約化高效利用"......大計劃,擔心心髒。在多次通路黃河流域時,習近平總書記為保持中華民族母河的活力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長期努力,算好經濟社會"總體賬目"——于總書記說:"治理黃河功利好壞,要百年計劃,不能緊迫,不能草率。"

一見鐘情,母親河幸福河——總書記"治河"政策

目标——"讓黃河造福人民"

中華民族的母河,幾千年來留下了無數共鳴的詩句。"君不見黃河水從天而降"壯觀,"黃河遠升白雲"的浩瀚,"日複一日由群山而來,黃河入海流"的磅祀,至今仍在代代相傳。人與河流,在漫長的共存歲月中。

"搞好生态文明建設,不僅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也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福祉和青年的健康成長,這是人民群衆的共識和聲音。

2014年3月,在河南省蘭考研究指導下,習近平總書記專程通路了黃河東壩一段,了解了海邊居民的生産生活狀況;在河流的統治下,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始終注視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2030年,"流域人民生活得更好,幸福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35年,"人民生活水準将顯著提高"......《黃河流域生态保護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标,多次提到人民群衆。管理黃河關乎人們的幸福。

"要保持曆史的耐心和戰略決心,要取得成功,不一定是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必須有我的曆史責任,既要有長遠的規劃,又要做到在當下,一個藍圖畫盡頭,一個接一個,讓黃河造福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有一個很長的講話。

此次舉辦的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深度推進座談會,"以人為本"深情貫注:"咬目标,腳踏實地,艱苦奮鬥,長期努力,確定黃河流域'十四五'期間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鬥。

規劃:獨山澤

撰稿:林曉曦、徐海滄

圖檔來源:新華社(照片:李雪人,王偉;統籌:畢曉陽、于東升)

繼續閱讀